我有个同事平时比较吝啬,很少请别人吃饭,别人请吃饭时自然也不愿意招呼他同行,一来二去,他与大家的关系似乎疏远了,饭局里缺少他也就习以为常了,有他没他都成席。
忽然有一天,我正在家中干活,接到了同事打来的电话,说中午请我吃饭。我很纳闷,怎么今天日头从西边出来了,平时爱财如命的他今天怎么竟如此大方起来,里面会不会另有文章,我觉得很是蹊跷。我在电话中试探着问他:“今天是星期天,你怎么这么有情趣,闲来无事请我吃饭呢?在家陪陪媳妇多好。”他说:“跟你好长时间没聚了,挺想你的,今天找几个哥们儿聚聚,乐呵乐呵。”他订好了饭店和时间,我答应他准时赴宴。我赶紧把手头的活干完,看看表快到点了,我就直奔那家饭店而去。
到了饭店,同事已先于我早到了,寒暄几句,开始上菜,他请的几个哥们儿也陆续到齐了,上菜、倒酒、喝酒,大家在酒桌上唠得比较欢。你举杯我提议,酒一个劲儿地往肚里下,不一会儿大家酒兴高涨,场面异常热烈。酒过三巡,我的那个同事开始说话了:“大哥,今天请你来有件事想求你,我家有个亲戚想发表篇论文,你帮帮忙,给写写。”我一时没了酒兴,像是有种被侮辱的感觉,请我吃顿饭竟让我给写篇论文,这是等价交换,还是劳务输出,有点弄不明白。无利不起早,还是俗语说得好,没有免费的午餐。我有点不耐烦地说:“喝酒归喝酒,其它事桌下再说,别扫了酒兴。”大家也齐声说:“对,酒桌不谈私事,喝酒。”大家一同举杯,喝了一大口,顿觉酒劲比刚才辣,喝到肚里很不是滋味。
正喝着,外面进来一伙人,原来是我们单位一个领导的家人,她们举行家宴,打过招呼后,她们一家人向里面的房间走去。酒都喝得差不多了,我的那个同事对我身边的小张说:“你到隔壁的超市给我去取4条玉溪烟,我这有张条子,不用付现金。”不一会儿,小张就捧回4条玉溪烟,我的那个同事非常大方,“小张,给你一条拿回去抽。服务员结账,顺便把刚才那桌的账也给算了。”我们都觉得奇怪、惊讶,那个同事今天怎么这么大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那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第二天周一上班,我的那位同事急不可耐地找到小张:“老弟,我昨天喝多了,你把我给你的那条玉溪烟还给我吧,那是我准备送礼用的。”小张不好意思了,红着脸,好像做错了什么事似的,把那条玉溪烟还给了他。事后大家调侃地说:“你们单位的那个领导得回是女的,要是男的说不定替算的饭款都得要回来,那一宿真不知他是怎么过的?”王铁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