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我家从林业局搬到市区,住在秀水小区的一栋楼的三楼。
楼下不远处,有个绿色垃圾箱。每天早晨,我从阳台上往下看,经常能看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穿着蓝色的旧衣服,挺土气的样子,提着玻璃丝袋子,拿个炉钩子,翘着脚低头在扒垃圾箱。
我挺好奇,女孩子和我年龄差不多,怎么不去上学?城里还有这么困难的孩子吗?
开学的时候,我转入到新的学校。看同学们的穿戴,大都不错。唯独一个女同学穿得不咋好。扎两个小辫,一点也不跟兴,好像在哪儿见过。
想了半天,她的蓝衣服牵动了我的思路:她不就是经常在楼下拣垃圾的小女孩吗?
想跟她搭话确认一下,但我没敢。我怕认错人给人难堪。再说了,拣垃圾也不是什么值得张扬的事呀。
没过多久,便证实了我的猜测,她果然是那个拣垃圾的小女孩。
我从同学口中得知,她叫王小琴,五岁时爹妈都死了,以后便一直靠奶奶拣破烂生活。在我们班,她是唯一的贫困生,经常得到同学们的资助。
同学们都说,王小琴性格有些古怪。给她新东西和钱,她一概不要,只收一些旧衣物什么的。有时同学看她使用过的旧本子,就给她买新本子,她却不要。同学只好把新本子弄成旧本子的样子,才能骗她收下。
中午,同学们大多到食堂吃饭。王小琴总是带饭,去食堂吃的时候很少。偶尔到食堂吃一回,只买馒头不买菜。而且每次去的都很晚,也不知为什么。
有一天中午,我特意晚去食堂注意了她一下。只见她四下瞅瞅,挨桌看看,见桌上有半拉馒头便拣起来。有时当时就吃,有时装在塑料袋里,拎回教室。这,我才知道她晚去的原因。
我见她生活太艰难,想帮帮她。有一回,我特意从妈妈那儿多要了点钱,买了十元钱的饭票给她。她推了半天,说啥也没要,把我也气够呛,心想:这人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这人心软,见着弱者总有同情之心。再说,我爹妈都是做买卖的,家里生活条件不错,我总想帮助她。
我知道她总去楼下垃圾箱里拣垃圾,便有了主意。我把家里一些纸壳子、易拉罐等废品,事先扔到垃圾箱跟前,等着她去拣。
她不知道是我扔的。当我每次看到她拣到我扔的废品笑呵呵走的时候,心里便甜滋滋的。
可是,我家的废品必竟有限,我便动员起班级同学,共同攒废品往垃圾箱跟前搁,好让她去拣。我事先跟同学们说好,必须保密,不能让她本人知道,要不,一切都会前功尽弃。大伙都很支持我。
那一个多月,是王小琴收获最大,也是她最高兴的日子。她每天都收获颇丰,脸上终日挂着笑,比以往欢实多了。看着她幸福的样子,同学们心里也都像揣了蜜罐,甜甜的。
日久天长,全班同学家里的废品都处理干净了,再咋帮她呀?我犯难了,好几宿没睡好觉。
这天,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妙计”。我为自己的“妙计”乐了多半宿。
第二天清早,我把一堆精心准备的“废品”又放到垃圾箱前,回楼站在阳台,等着王小琴来拣。不一会,她果然来了,乐呵呵地把那“废品”装进袋子。
我像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十分高兴。暗想,这样下去,同学们再想帮助她,就不会因为没有废品而发愁了。
第二天上学,我格外关注王小琴的神情。我想,她一定会比平时还要高兴。因为,她这次的收获比每次的都要大。
上头一节课时,只见她的眉头紧锁着,好像有什么心事。
下课后,她默不做声地去了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我纳闷:难道她家里有事了?
上课铃声又响了,班主任老师在讲课之前,突然向大家宣布了这样一个消息:
“同学们,刚才,王小琴同学来过我办公室,同学们知道她是来干什么吗?她是把今天早晨捡的一百元钱交公了。大家知道,王小琴同学的家境特别困难,但她还能拾金不昧。你们说,这种高贵的品质值不值得大家好好学习呀?”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值——得!”
这时,我偷偷地看了看王小琴同学,只见她羞涩地低着头,脸蛋红红的,双手扯着红领巾角直往手指上缠。
我突然觉得,我的脸热乎乎的。我估摸,要是有面镜子照照,我的脸肯定也是通红通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