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旅游 正文

打造时尚夜游 期待点亮林都夜经济

http://yichun.dbw.cn   2015年10月19日 16:52:43

 

  夜幕下,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内流光溢彩,树影婆娑;月色下的氧吧长廊、水岸仙境宛如一条玉带在林中蜿蜒……经过夜景灯光提升改造后的林海奇石景区越发显得靓丽动人,令无数市民和外地游客沉醉。

  自夜场开放以来,汤旺河“梦幻石林”游人如织、好评如潮,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接踵而至,特别是夏日夜场游览人数更是达到了最高峰。这不由得让人激起一个疑问——夜游,能否点亮林都“夜经济”?在打造国际森林生态旅游名城的今天,林都夜游有哪些优势,还有多少拓展空间?

  现状:“夜旅游”的民间诉求

  时隔五年之后,当云南籍游客黄东华再次来到林都伊春旅游时,他发现这里的夜晚较2010年初来之时已有了很大变化。

  “晚上出来玩的人比那时多很多,特别是水上公园、桥北沿河大坝那一带,店铺灯火通明、人群川流不息,给我的感觉这里像极了大都市的夜晚。”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不仅爱上了林都伊春的清新空气,生态美景,亦倾心于林都迷人的夜色。而这座蓬勃发展中的森林之城也正用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小城的时尚活力,吸引着游人融入无边夜色之中。

  “只要是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城市,夜间旅游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如世界著名的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夜间的大型巡游把一天的游园活动推向高潮;深圳民俗文化村的‘泼水狂欢夜’,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大型漓江灯光歌舞晚会等,都是当地的旅游名牌,不仅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延长了游人的停留时间,而且塑造了城市的魅力,令人领略到城市的另一种风情,但是我市在这方面与上述城市相比还有差距,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市欢乐假日旅行社的廉经理说。

  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夜间旅游时间集中于傍晚到深夜约5小时的时间段内,规模虽比白天小,但是人们在夜间旅游时,消费意愿和消费冲动比白天更为强烈。夜间旅游收入往往能占到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而利润率比白天要高。从市场需求来看,近年来,外地来我市旅游人数成倍增长,白天玩转森林公园、汤旺河畔,夜晚则以休闲为主,约三五好友品茗小酌,或在市中心区商业圈内休闲购物,夜游的市场潜力和需求在不断增加。

  问题:林都夜旅游何以难解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尽管开发夜游产品是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业界人士的共同心愿,但林都夜旅游似乎只是个“神话”,推广尚有难度。

  “取消演绎活动,主要是担心客流量,怕成本高,入不敷出。”我市某商务酒店大堂经理向记者透露,为迎接今夏旅游旺季,提高酒店客流量,该酒店自入夏以来,举办了多场歌舞演绎活动。活动期间,激情的歌舞、诱人的美食令市民和外地游客乐而忘返。然而,进入秋季后,由于客源减少、运营成本高,演绎活动难以为继,酒店的经营也不得不重新定位。

  “白天看景,晚上睡觉”的旅游常态虽说已是过去时,但我市的夜间旅游尚存在旅游项目偏少,硬件设施缺乏,夜间文化旅游的氛围不浓等现象。

  从“游”上看,我市缺少适合大众活动和独具区域特色的夜生活场所,适合普通市民和游客文化娱乐和餐饮的夜公园、大排档等低价消费场所较少,尤其是缺少一个综合性的表演场所,难以吸引外地游客,甚至本地居民夜间活动也较少,较难形成浓厚的夜间文化旅游的氛围。

  从“购”上看,我市的大型商场、超市夜间打烊时间较早,大部分营业额是在白天实现的,只有部分商场在夏季延长了营业时间,外地游客夜间选择旅游产品的地方少;而作为城市商业有效补充的——夜市,不仅容不下林都伊春的“土特产”,且商品档次低,难以真正发挥作为旅游功能的购物效应。

  而从娱乐方面看,同质化较为严重,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节日活动品牌。全市夜间休闲娱乐场所中有地方特色,有视觉冲击力,能让游客乐而忘返的娱乐场所和娱乐项目较少,客观上缩短了游客在我市的逗留时间。

  夜间消费不兴旺,除了受气候因素制约外,还与市民消费理念、商家积极性以及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否提供有力的支撑、创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息息相关。

  前景:让夜旅游点亮夜经济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的发展战略,以“3+X”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市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扩大,游客成倍增长。旅游接待人数相继突破了500万、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跃上了50亿元新台阶。而决定这座森林之城的韵味和魅力指数的夜游产品却略显不足。

  破瓶颈,再升温,如何让夜旅游“火”起来?

  “发展城市夜间旅游需要政府部门的合作与支持,共同营造城市夜间旅游的良好空间。”采访中,市招商国旅负责人向记者坦言。

  铁力林业局副局长杨贵强建议说,我市的夜旅游需要文化点缀。打造夜游产品,我们不缺乏资源和素材,但缺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缺乏旅游文化的精品意识。可以把独具地方特色的东北秧歌、兴安岭森林号子、鄂伦春族斗熊舞等资源整合在一起,打造出一台精湛的文化展示,像北京每晚有“杂技艺术表演”;西安每晚有盛大豪华的“唐城歌舞晚会”一样,不仅能丰富夜旅游产品,繁荣地方的夜经济,更能让四海游客体验到森林之城的魅力与活力。

  “夜间旅游市场潜力巨大,而且能直接拉动住宿、娱乐等需求。要让夜游‘火’起来,为林区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就需要市民转变观念,相关部门加大建设力度,改善出行条件,搞好引导宣传等。”桃山森林资源管理分局局长田晓华表示。

  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夜经济聚集区初现雏形。今年夏季,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推出了“夜游石林”产品,让五湖四海的游客领略到“夜林都”的独特魅力;铁力局水伊方水上乐园,日月峡滑雪场等多个景区美化亮化环境,延长营业时间,开办季节性美食文化广场,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参与到夜间消费中来;市中心区举办了“2015第四届黑龙江伊春‘华润雪花’森林啤酒节”;桃山局举办了“端午露营帐篷节”、“七夕”悬羊峰第二季帐篷节等活动。

  为搅热“夜经济”,市旅游局还抓住旅游黄金季节,积极开发夜晚旅游精品线路,创建林都夜旅游品牌,以“夜赏”“夜游”为主要内容,联合伊春区对中心城区内的夜间休闲娱乐场所、夜间旅游项目进行调查盘点和梳理,对经营篝火、烧烤、啤酒广场、西餐咖啡、演艺等场所、项目进行分类,筛选出可面向游客的进行广泛推广,制作夜间旅游攻略向游客发放,提供夜间产品信息。无论是夜间消费还是啤酒节、美食节及温泉游、采摘游,对消费的拉动都再创历史新高,消费潜能得以进一步释放。据了解,今年1至9月份,我市共接待游客约560余万人,旅游收入约40亿元,同期比呈增长态势。

  “夜行山步鼓冬冬,小市优场炬火红”可以想象,随着这些夜游项目的开发与推进,“美丽林都”之夜将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愈夜愈美丽。本报记者曲宏梅

作者:    来源: 伊春日报     编辑: 李春红
记者眼中的记者们
    ——2015年首届伊春国际森林马拉松赛事剪影
“森林之城”户外青旅“高调”参赛
    迷你马拉松比赛报名刚开始时,40多人的森林之城户外青年旅舍早早的报上了“大名”。
中央数字摄影频道展播我市摄影作品(一)
    9月14日至15日,中央数字摄影频道展播我市作者的风光作品。
热点推荐
打破职务消费的“筐”
    职务消费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搞个学历……
民生调查:“临时工”究竟是什么工?
    “临时工”,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耳熟能详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