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助残奔小康
花源镇长乐村曾是典型的贫困村,路不通、水不净,基础设施差。全村1156户、2851人,其中在106户家庭中有残疾人106个,有31户贫困户。
“我们两年前来到这里时,看到的景象是要多惨有多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财政局长史忠伟说。
两年多时间说长不长,可在这近千个日夜,新津县财政局全体干部帮助长乐村、串头村修建通村公路,建设集中供水点,配建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如今,一栋栋富有特色的新居掩映在绿水青山中,蜿蜒的水泥路进村连户……连片扶贫开发,让这里的农村完全变了样。
新津县地处成都市三圈层,部分镇乡村底子薄、幅员大、人口多,按照扶贫新标准,到2013年底贫困户有3003户。
史忠伟说,贫困村硬件变样了,软件更新最关键。尽管每户家庭各有各的致贫诱因,但有着共同的致贫关键——缺乏致富产业和技能。
于是,新津县财政局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发扬自身优势,投入到连片扶贫助残、计生帮扶工作中一展才智。机关干部进院户了解贫困户致贫因素,有针对性地扶贫攻坚,送项目、送技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缺啥补啥,能干啥就引导干啥,客观环境可办啥就办啥”。
财政局机关出资为贫困村签订蓝莓、西瓜、花卉苗木、核桃、优质蔬菜、药材种植,养鱼帮扶协议,还邀请了技术员手把手传授种植技能知识,支持他们靠科技种养业快速脱贫致富。为了将工作落到实处,财政局常年派驻两个干部驻村帮扶,以项目为抓手,尽快提升民生质量。
2014年以来,新津县财政局紧紧围绕精准扶贫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兜底责任,助力全县扶贫攻坚:
统筹资金18352万元,用于全县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五保供养、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及养老保险、临时救助、残疾人帮扶等。
统筹资金8025万元,用于全县公共租赁住房购买、修建和危房改造,为125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有力保障。
统筹资金399万元,用于推动该县3个市级相对贫困村的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文化体育、基层卫生服务、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设,产业扶持等工作。
统筹资金1790万余元,用于产业帮扶,突出抓好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建成粮食规模化经营、西瓜、优质蔬菜、优质葡萄、核桃、雷竹等基地,帮助全县相对贫困户115户、345人脱贫增收。
新津县财政局机关干部一直活跃在“扶贫助残、计生帮扶、精准滴灌”的第一线,让一户又一户的残疾朋友和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过上甜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