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精彩专题 > 抗联专题 > 抗联精神 正文

回想起七十多年前狼宅沟的那一阵枪声

http://yichun.dbw.cn   2015年08月29日 11:12:37

  老白山抗联营房遗址。

 

  老白山抗联第六军军部遗址纪念碑。

 

  七十八年前,在伊春市金山屯区老白山抗日根据地附近的大荒沟,一次著名的狼宅沟歼敌战发生在这里。

  1938年黑龙江的初春,寒意未退、冰雪还尚未融化。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指战员在戴鸿滨、李兆麟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一连串军事上的胜利,壮大了军威,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鼓舞了各阶层的爱国人士抗日救国的决心。

  抗联六军的活动,吓得伪三江省日本占领军心惊肉跳,终日惶恐不安。伪三江省日军长官尼丸三太郎恼羞成怒,与伪省长共同下达讨伐命令,当即,纠集汤原县山林警察队,伊兰县日伪军、铁力县、庆安县日伪军山林警察队500多人,鹤岗、鹤立、萝北等地日军300多人,组成了一支联合纵队,由佳木斯守备司长狼宅大佐任总指挥,兵分多路,向岔巴气(当时金山屯的地名)包围过来,妄图一举摧毁白山抗联密营基地江北指挥中心——下江总部。

  听到日军将有如此大的举动,一位被日军抓到金矿做工的胡姓淘金工,不顾自身安危,逃离日军看守的金矿,第一时间向抗日联军通报了这个重要的军事情报。

  当时任抗联六军军长的戴鸿滨,政治部主任李兆麟接到情报后,迅速召开师、团干部紧急会议,做了反讨伐的战斗部署。命令第一支队长李松江,第二支队长郑延丰各率领100多名抗联战士分头向桃山、浩浪河进发,阻击铁力、庆安和汤原的各路敌人。

  六军军长戴鸿滨与支队长宫带领123人的抗联队伍,埋伏在大荒沟的一处山谷中,截击松鹤铁路路基方向的敌人。当天下午2时许,日军指挥官狼宅大佐骑马挎刀,带领第三路日伪军经由松鹤铁路耀武扬威地翻山越岭而来,当敌军逐渐的被抗日联军诱入伏击圈时,军长戴鸿滨看准时机,一声令下,“打、狠狠地打!”一声指令,激发出了全体战士心中对日本军的仇恨,战士们奋力的扣动扳机,一百多支枪一齐开火,子弹伴随着战士们对日本侵华的愤恨,穿透了小鬼子的身体,只见一个又一个的小鬼子应声倒在雪地中,山中的白雪瞬间被血迹然后,枪炮声,呐喊声,嘶吼声响彻山谷。顿时,日伪军乱作一团,盲目地开枪还击。六军战士凭借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瞄准射击,猛投手榴弹。敌人的重机枪、轻机枪已失去了作用,小炮胡乱发射,炮弹落到山后去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日伪军人仰马翻。此时一个日军指挥官狼狈得躲在了马屁股后面的雪地里,在岭上的军长和富强队长看得十分清楚,调动机枪手于青才,向卧在马屁股后面的军官射击。于青才双眼充满着愤怒得将枪瞄准了那名军官,只听于青才呐喊着,小鬼子拿命来,只见那日本军官伴随着两声枪响后,连马带人伸了伸腿,就送命了。这个被打死的日军指挥官就是日军总指挥狼宅大佐。这时,戴军长发出冲锋口令,全体指战员冲下山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战士们杀声震天,将尖锐的刺刀刺向敌人,刺刀被敌人的血液染红。

  在这场激战中,抗日联军消灭了日伪前沿总指挥狼宅大佐以及日伪军230多人,并缴获敌人大部分的军用物资,随后,第一支队、第二支队击溃敌人,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的好消息也随之传来。(黑龙江林业报记者  范凌志)

作者:    来源: 伊春新闻网     编辑: 李春红
伊春夜景
    

  伊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林,号称为“天然氧吧”。

热点推荐
打破职务消费的“筐”
    职务消费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搞个学历……
民生调查:“临时工”究竟是什么工?
    “临时工”,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耳熟能详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