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政府考察团到我市考察
本报讯(记者郭盛起)8月4日至5日,丹东市市长石坚率考察团来到我市,就两市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进行深入考察。两市政府共同签署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未来的合作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4日晚,在林都宾馆,市长李坤亲切会见了丹东市考察团一行,并就合作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时,李坤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丹东考察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丹东市作为海港城市,是开放的前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这次石坚市长带队到伊春考察,将为我市的转型发展带来一个重要的推动和新的合作机会。2011年,伊春与丹东结成友好城市,几年来,两地之间沟通频繁、合作紧密,主要领导也进行过多次互访,在友好城市的框架下互相支持、帮助,在蓝莓产业、旅游产业和木材加工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实质性进展。2003年,国务院出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若干意见后,丹东市率先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提出了东北地区东部城市合作发展的战略构想,并于2009年牵头组织东北东部(12+2)区域合作圆桌会议,实现了真正的抱团取暖,共享战略机会,共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李坤说,当前,伊春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市委要求,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根据林区实际,在国家政策的框架内,谋划出了四大发展板块,这也是伊春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全域性森林生态旅游业。伊春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门类齐全,全市遍布100多个景区景点,凭借这些优势,我们致力于打造集康体养生、休闲度假、医养结合等众多产品于一体的全域性旅游产业。二是森林食品业。广袤的森林孕育着众多的森林食品,它们出自于森林、源自于林下,都是健康的、绿色的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为此,我们精心地打造了红松、蓝莓、山野菜、食用菌、森林猪、非转基因大豆六条产业链,现在有的已经成果显著,市场销售前景广阔。三是北药产业。林地中没有农药飘移,没有化肥残留,是药材生长最优质的环境,未来我们将采取单品种规模化的方式,将伊春打造成北药种植加工基地。四是绿色矿业。伊春境内有亚洲单体储量最大的钼矿,现在中铁集团已经进入,年处理矿石量达到1500万吨,钼金属的下游链条也正在延伸。现在,伊春与丹东在很多领域都有了合作,希望今后,两地之间能够进一步加强交流,继续深化合作,实现多角度、全方位、互利性的合作共赢。
丹东市市长石坚说,丹东与伊春自缔结为友好城市以来,双方在党政交流、企业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保持了良好态势,携手共赢的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伊春在城市规划建设、林区产业发展、特色资源利用、产业链条拉长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为丹东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思路。作为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丹东是一座以工业、商贸、港口、物流、旅游为主的城市,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域内丹沈、丹大、丹通、丹海4条高速公路对外连接,丹东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深圳、哈尔滨、青岛、杭州等城市航班。丹东的港口近年来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亿吨大港和东北东部地区的出海大通道,并位列辽宁省第三大港,对东北东部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丹东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当前及未来,丹东将下大气力做好旅游资源开发、特色食品加工、临港产业发展、优势工业培育的“文章”。这些领域和项目均与伊春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两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同时,丹东市政府也将全力为两市企业间的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共赢,使两市的合作开出更多的花、结出更多的果,成为东北东部城市合作的典范。
副市长李龙吉、市政府秘书长王德惠会见时在座。
随后,市政府秘书长王德惠与丹东市政府副秘书长栾广成签署了《伊春市人民政府与丹东市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乌马河林业局与辽宁日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丹东港集团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