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拂面,万物勃发,小兴安岭又迎来了草木葱茏的好时节。可却有少数人为一己私利,随意践踏草坪、攀折树枝,只为采摘山野菜和松花粉,与身边的美景大相径庭,与文明城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5月20日,记者在市中心区比罗比詹广场看到,有两位大妈拿着小刀、小铲子等工具在广场的草坪、绿地上挖野菜。面对来往的行人,她们我行我素,蒲公英、荠菜、鸭嘴菜等野菜都“难逃一劫”,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无形中对园区草坪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市民在绿地上采挖野菜。
本报记者 孟大春郭强 摄
进入春季以来,经常可以在广场、堤坝,或者临街的绿地上,看到一些人拿着小刀、小铲等工具,在刚刚返青的绿地上翻找着,看到能食用的山野菜,就用工具连根挖起,抖落抖落根上连带的土,装进随身携带的塑料袋或布兜中。
他们中有老人,也有中年人,若是赶上双休,还可以看到夫妻齐上阵、全家挖野菜的景象。所到之处,嫩绿的小草被踩得东倒西歪,草地上也留下了一个个被挖过的小坑,以及一些生活垃圾。还有人相中了路边绿化树上的松花粉,也不顾及是否会影响树木正常生长,也不考虑未经科学加工就食用是否对人体有副作用,看到松树上有,就迫不及待地去摘,够不到的就拽树折枝,更有甚者竟然爬到树上去摘,其行为让人侧目。
市民在绿化树上采摘松花粉。
本报记者 孟大春 郭强 摄
对此,很多市民表示反感,发出谴责。市民李先生说,绿地、绿化树木都是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与我们每位居民息息相关。既然是公共基础设施,那我们就应该保护它,爱惜它,而不应该为满足自己的那点口腹之欲,肆意地去破坏它。
“这归根结底就是人的素质问题,对自然环境没有爱护和敬畏之心。有的绿地‘禁止踩踏’‘禁止折枝’的警示牌赫然醒目,这些人却视而不见,应该对这种行为给予处罚。”市民郑女士说。
伊春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平安城市,这是全市人民的自豪和骄傲,每个人都应惜之如金,全力维护。目前,我们正面临全国文明城市复审迎检工作,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更加需要大家增强生态文明理念,提高文明素质,让文明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齐心协力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好,把我们的生态保护好。
(本报记者 王玉梅)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