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出大森林的歌声

万山红。(资料片)
熟悉万山红,是从她的歌声开始。《苦菜花,开在三月》、《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国妈妈》、《金秋大地》等一串串民歌,她唱得有血有肉,充满激情。
万山红出生在林都伊春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母亲王雅茹是一位歌唱演员,父亲是一位戏剧作家。或许是基因的遗传,再加上音乐之家的熏陶,天生一副好嗓子的万山红从小爱唱爱跳,母亲王雅茹给了自己心爱的女儿最初的声乐启蒙教育。
林都伊春浩瀚的林海,培养了万山红热情爽朗、坚韧执著的性格,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已经珍藏着一个美丽的梦想:长大了要做一名歌手,站在宽阔的舞台上为许许多多的人演唱。
17岁那年,万山红考入伊春师范学习音乐,从此与音乐结下难解之缘。那时,伊春师范的校址在上甘岭,万山红刻苦学习,经常到宿舍后的山坡上练声,而她每天练声经过的小路,被她的同学称为“万山红小道”。
18岁,万山红考进了中国歌剧舞剧院,走进了她梦魂萦绕的歌剧艺术殿堂,从师于表演艺术家李波。1980年跟随中央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王福增学习声乐。也就是从那时起,万山红这位从伊春走出去的大森林的女儿,把她的歌声唱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许多人知道万山红,都是因为听过她演唱的中国民歌。在著名音乐家翁若梅教授的指导下,专攻民族唱法的万山红,熟谙了美声唱法,掌握了西方科学的发声方法。这不仅使她在中国民歌、中国歌剧的行腔、用嗓、吐字等方面更趋完美,而且还能演唱咏叹调,听来别有韵味。
在歌剧舞台上,万山红一样光彩照人。从《古兰丹姆》、《芳草心》到《白毛女》、《洪湖赤卫队》,万山红在一系列歌剧中塑造了古兰丹姆、芳芳、喜儿、韩英等形象,使她声名鹊起,也是她探索中西艺术结合道路上的成功尝试。
万山红在中国歌剧舞台上刮起了一股劲风。在根据曹禺名著改编的歌剧《原野》中,她用美声唱法成功地扮演了女主角金子,于1988年获得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曹禺对她说:“你把金子演活了,你就是我心目中的金子。”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看了演出后说:“万山红是一个难得的好演员。”
链接:
万山红,1959年12月出生于伊春,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历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青联常委,中国音乐协会理事,华语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等。现为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代表作品《花开原野万山红》、《江姐》、《巫山神女》、《公仆赞》等。曾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第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冠军,被誉为美声与民族两唱法最高奖“双料歌后”。
本报记者吕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