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要闻 正文

充分发扬乌马河创业精神当好全市转型发展的楷模

http://yichun.dbw.cn   2015年11月06日 09:11:20

  李坤在乌马河区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时强调

  本报讯(记者郭盛起)全面检查全市产业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的贯彻落实情况,结合“双推双为”工作的要求部署,11月4日,市长李坤轻车简从深入到乌马河区,对民生事业、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创业创新等工作进行综合调研。李坤强调,乌马河区要充分发扬创业精神,巩固好基础、发展好产业、保障好民生,根植坚定、务实、担当的理念,克服困难、负重前行,当好全市转型发展的楷模。

  市政府秘书长王德惠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活动。

  近年来,乌马河区持续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教育教学、养老事业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乌马河区调研期间,李坤先后来到乌马河中心校、中心幼儿园、职工医院、锦山村老年公寓和御达玉品、尚河富都棚改小区,利用一个上午的时间,详细了解了这个区民生事业的发展情况。李坤指出,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我们执政的宗旨就是要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为他们创造美好的生活、增加更多的福祉,乌马河区这种民生为本、发展为要、创业为先的发展理念值得肯定。接下来,你们要一如既往地巩固好这份民生成果,凭借现有的基础,着手细微之处的工作,让服务更加贴心,让百姓更加满意,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民生发展的红利。

  李坤十分关注乌马河区产业发展情况,他专程来到龙海德众及韩亚4S汽车专卖店、西岭狩猎场、宝宇温泉酒店等地,详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询问未来发展规划,并结合自己对未来市场的预判和分析,为企业的发展提建议。李坤指出,近年来,乌马河区立足区位和产业优势,在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同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本部、外部经济双激活、同推进的方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会不时地出现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接下来,就要从破解问题入手,从巩固发展着手,从服务企业切入,长远考虑、科学分析,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让每一个落户乌马河的企业都能健康、快速、更好地发展。

  在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乌马河区主要负责同志详细汇报了近年来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听取汇报后,李坤指出,近年来,乌马河区继承和延续林区创业精神,在转型发展、林场所撤并、民生改善和产业项目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仅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更走出了延续式的转型发展模式,走出了产业支撑的发展道路,走出了企业带产业、产业带就业的科学路径,成为了林区和谐发展的示范和全市转型发展的一面旗帜。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乌马河区要继续研究新的问题,巩固发展成果,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力争创造出更多的亮点和成效。

  李坤强调,乌马河区要按照市委提出的转型发展思路,科学认真地研究自身发展定位。要立足外向型经济发展定位,切实发展好俄罗斯木材采伐、外埠木材回运加工两个产业,凭借与丹东港、绥芬河的合作优势,将外向型经济发展好。要立足旅游发展定位,凭借西岭、梅花河两大景区优势,将乌马河区打造成全市旅游发展的“内核”之一。要认真调查研究,帮助新昊集团理清发展思路,尽快将画家村经营起来,旅游产品丰富起来,入住率提高上来。要统筹考虑两大景区的关联性,尽快将“夜场经济”做起来,让景区活跃起来,人气集聚起来,更好地承载旅游产业发展。要立足森林养殖定位,做好森林猪、森林肉牛养殖规划,将养殖繁育、屠宰加工、冷链物流进行有效关联,促其尽快形成规模,同步推进好冷水鱼养殖。要立足度假养老游定位,合理利用林间空地,摆放一些贴近自然的木质房屋,推出新的度假旅游产品,促进与西岭温泉和狩猎场的旅游关联。要立足木艺发展定位,做好木艺产业,聘请工艺精湛的雕刻大师,将宝贵的“松明”做成精品,要进行市场化运作,结合旅游纪念品市场和工艺品市场,将这个传统产业打造好。要立足苗木产业定位,根据市场所需培育附加值高的苗木和花卉,切实做好苗木经济。

  李坤指出,要充分考虑文化的引领,围绕名字本身做一些具有深度文化内涵的文章。“乌马”也称“黑马”,是出人意料的优胜者。但优胜不是必然,这其中隐藏着坚定、隐忍、顽强和不懈努力,要通过这些精神引申出乌马河的创业文化和创业精神,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作者:    来源: 伊春日报     编辑: 李雪萍
记者眼中的记者们
    ——2015年首届伊春国际森林马拉松赛事剪影
“森林之城”户外青旅“高调”参赛
    迷你马拉松比赛报名刚开始时,40多人的森林之城户外青年旅舍早早的报上了“大名”。
中央数字摄影频道展播我市摄影作品(一)
    9月14日至15日,中央数字摄影频道展播我市作者的风光作品。
热点推荐
打破职务消费的“筐”
    职务消费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搞个学历……
民生调查:“临时工”究竟是什么工?
    “临时工”,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耳熟能详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