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文体 正文

十亩苍烟韵 一生翰墨情

http://yichun.dbw.cn   2015年10月12日 15:57:33

  

——董明会书法欣赏

 

  在中国群文学会,中国文化报社举办的“国庆六十周年全国群众文化美术书法大展赛”上,伊春市书法家董明会的一幅“十亩苍烟秋放鹤,一帘凉月夜横琴”的书法作品,在参展的两千四百余幅作品中脱颖而出,被评委会选中,并在山东威海开幕式上展出。展会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经整理合编成《中华颂》出版。董明会的作品被编选入集。这是我市唯一一幅入选入编的书法作品。

  欣赏董明会的这幅行草书联,最初并没有震撼的感觉,但结合书联的意境慢慢品味,便感到如诗如画,内蕴无穷。作品展现的是晚清杨沂孙的“十亩苍烟秋放鹤,一帘凉月夜横琴”的清阔意境——夜色苍苍,轻烟弥蒙,从北方归来的群鹤在清辉下悠闲漫步。清月如镜,万籁俱寂,琴声悠扬的旋律飘然而来,将深秋的意境推向深远。董明会熟谙书联中清冷的韵味,随物赋形,取晋唐行草疏朗平静之法,以其老辣遒劲的用笔,左右遥相呼应,上下行气贯通,深层透入,一气呵成。十四个字写得各有姿态,用笔的提按顿挫朴拙雄健,线条的粗细变化挥洒自如,使作品具有沉着苍郁,古朴浑厚之韵;抑扬多姿,圆劲飘逸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境界。

  “苍烟”二字,落笔重踏,浓淡枯润,给人以由近及远,苍茫辽阔的感觉;“凉月”二字,求其多笔,以变其节,给人以变化神逸,其妙高卓之境。“鹤”字,浓墨重彩,盈襟满怀,犹如一只稳稳落地的仙鹤。“琴”字,造型卓然,神采飞动,好似两个仙人踏云飘然落下,与鹤共舞。落款处也与通篇相吻合。这幅作品能够入选入编《中华颂》,实属当之无愧。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董明会倾情书法四十多载,不为世俗逐浮华,甘愿孤独悟墨香。自八岁起,初从唐楷入手,循规蹈矩,临的是颜真卿的《多宝塔》、《勤礼碑》,欧阳询的《九成宫》,后又临王羲之的《圣教序》,赵孟頫的《胆巴碑》等历史名帖。久而有独到之处,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风格。用笔在帖学的基础上自然洒脱,不留痕迹,线条沉静厚重,于恣肆中见逸气,于变换中见韵致。其书法既有二王的精美,颜真卿的雄浑,又有赵孟頫的俊逸,巧妙地活化了碑学中最生动的元素。2000年,中国书法教育家、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王正良看过他的作品,评价董明会的书法“以韵取胜,具有很好的晋唐风格”。由此,董明会有幸拜王老名下,亲聆这位名师的指点,书艺水平日臻熟化。被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被选为伊春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友好区美术书法摄影协会会长。

  靠着矢志不渝,勤奋创作,三十多年来,董明会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一百多幅作品,获得了很多重大奖项。1999年在全国“欧阳询”杯书法大赛中,获毛笔书法三等奖。

  2000年首届大陆,香港,澳门师生手拉手“希望杯”书法大赛中获教师组金奖。2001年硬笔书法作品被选入百年《中国书法家选集》(1900至2000),与康有为、于佑任、鲁迅、郭沫若、毛泽东、启功等著名书法大家同处一书。

  该书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从不同角度作了相关报道。董明会作为全国156名特邀嘉宾之一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首发式。2000年12月,他的书法作品“翰墨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当时估价两千元之后捐赠给贫困山区希望小学。2003年其书法作品“春色开天地,雀声入画图”经人民画报社评审,入编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巨变当代中国书画作品集》,其作品被人民画报社收藏。2006年,应《中国书法杂志》征稿,毛笔小楷论语选句经编委会严格评选入选大型书法集《中国历代暨当代书法家传世墨迹》。2008年十月,大庆、伊春书法联展,董明会的一幅作品现场拍卖4000元,全部捐献给慈善机构。他的传略入编《二十世纪中国硬笔书法家大词典》。

  积淀了厚重的生活底蕴,深邃了对世态沧桑的理解,相信董明会在书法艺术的瀚海里淘沙滤金,定当“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董明会书法欣赏  记者 王志富摄影

 

 
作者: 崔茗子    来源: 伊春新闻网     编辑: 李春红
记者眼中的记者们
    ——2015年首届伊春国际森林马拉松赛事剪影
“森林之城”户外青旅“高调”参赛
    迷你马拉松比赛报名刚开始时,40多人的森林之城户外青年旅舍早早的报上了“大名”。
中央数字摄影频道展播我市摄影作品(一)
    9月14日至15日,中央数字摄影频道展播我市作者的风光作品。
热点推荐
打破职务消费的“筐”
    职务消费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搞个学历……
民生调查:“临时工”究竟是什么工?
    “临时工”,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耳熟能详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