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文体 正文

林海金凤的红松情怀

http://yichun.dbw.cn   2015年10月08日 11:04:31

  北京凤凰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英

  她,出身书画世家,心怀鸿鹄之志;她,虽身居京城,事业如日中天,但始终心系家乡故土;她,为完成父亲多年的夙愿,年近六十毅然决定返乡发展文化事业,助推家乡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她就是王德英,一位弘扬和传承森林文化的企业家。

  

  耳濡目染结缘书画

  王德英出身书画世家。父亲王金元,曾自筹资金创办了伊春油画协会并任主席、政协委员,以画红松著名。其作品受到原中央美院院长、全国文联主席吴作仁先生的赞扬,并回赠了一幅画。自幼陪伴在父亲身边,浑厚的书墨香,帧帧动情的红松画卷,使天资聪慧的她对书画开始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这与她之后选择涉足文化产业有着莫大的关系。

  七岁开始随父亲到大森林里看红松、写生,红松高贵的品格和挺拔的身姿成了她创作灵感的不竭源泉。上学后,父亲见她对书画颇有天赋,就指点她书法、绘画、雕刻、设计等。有一次,遇上大雾天气,王德英放学归来,见到路上行人隐约,远处的群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她急忙找来画纸,运笔蘸墨,一顿饭时间,就画出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父亲见了,不禁抚掌喝彩。

  为提升她的绘画水平,父亲决定送她到北京自费学习。在京期间,王德英得到了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范增老师的亲授与指导。此后,她的艺术功底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和观察,她对书法、国画、油画、雕刻、雕塑、设计等都颇有建树,并形成了大气磅礴,简朴厚重,个性鲜明的书画技艺,她的《红松林》、《小河流水》等作品独具神韵,极富清新典雅之美,深得业界好评。

  而今,在北京奋斗了二十余载的她,已成为北京凤凰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15年北京榜样候选人,北京长辛店地区文化会长。

  绘大美伊春书红松情怀

  如果说小时候对大森林的钟爱是源于父亲,那么怀着感恩之心从北京归来后,王德英对红松文化的钟情,就是一位企业家对弘扬和传播林区历史、文化的一种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个家乡人,家乡的发展与变化时刻牵动着我们游子的心,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千名画家画兴安,千名书法家书兴安,千名摄影家拍兴安,千名作家写兴安’号召后,更震动着我的心弦,我决定回家乡为伊春文化事业做点实事……”在近期举办的京津两地著名画家伊春采风创作精品展上,王德英动情地说,伊春已成为全国文明旅游城市,回乡创办《伊春大森林艺术博物馆》或《林都大自然美术馆》,不仅能够展示伊春的环境、生活和人文之美,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书画艺术家,走进林都伊春,画大美伊春,书红松情怀,并通过沟通和交流,与我市文学艺术界同仁建立一种广泛联系,从而带动林都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升林都伊春艺术文化品位。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她就开始做了大量的工作。先投资500万注册了伊春市巴比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伊春市红松画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9月17日至9月26日,又带领北京画家、津派画家及文化创意团队来伊春建立画家写生创作基地,举办了京津两地著名画家伊春采风创作精品展,并将书画家们创作的40幅书画作品,全部捐赠给市政府永久收藏。

  悠悠游子情,切切感恩心。采访中,王德英向记者坦言,是市委、市政府对伊春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坚定了她回乡创办文化产业的想法和信心。作为红松画派发起人,她将永远怀着感恩之心,不断汲取艺术的营养,致力于将红松文化打造成林都伊春的“品牌名片”。

作者: 曲宏梅    来源: 伊春日报     编辑: 李春红
记者眼中的记者们
    ——2015年首届伊春国际森林马拉松赛事剪影
“森林之城”户外青旅“高调”参赛
    迷你马拉松比赛报名刚开始时,40多人的森林之城户外青年旅舍早早的报上了“大名”。
中央数字摄影频道展播我市摄影作品(一)
    9月14日至15日,中央数字摄影频道展播我市作者的风光作品。
热点推荐
打破职务消费的“筐”
    职务消费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搞个学历……
民生调查:“临时工”究竟是什么工?
    “临时工”,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耳熟能详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