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美丽乡村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新常态下,嘉荫县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历史机遇,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该县逐步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先后投资2.45亿元,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流域治理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24个,并结合嘉荫地域和气候特点,积极引导农民改变原有种植结构,减少大豆种植面积,扩大水稻、玉米等优质高效作物种植规模,全力打造高效农业种植区、特色农业集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全县共有千万元现代农机合作社4个,大豆、玉米、水稻等各类专业合作社16家,100马力以上大型农机具678台套,万亩示范带6个,土地集约经营面积7万亩,千万袋黑木耳专业乡4个、百万袋黑木耳专业村17个。特别是为解决农民种植玉米的后顾之忧,该县还通过自筹、招商引资等方式先后筹资4000万元,在具备条件的6个乡镇建设了10座粮食烘干塔,确保了农民丰产增收。同时,该县针对2013年特大洪涝灾害对农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实际,筹措资金1400万元,对水毁农路、桥梁等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了修缮,并制定出台了给予受灾绝产地块每亩30元补贴的惠农政策,保障了受灾农民迅速恢复农业生产。近几年,嘉荫县农业发展步入历史最快时期。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该县坚持以康居、双通、安全饮水、新能源、环境整治等“十项工程”为载体,累计投入资金9.1亿元,强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几年来,全县新建农村住房(平房)2917户、23万平方米,新建农村住宅楼10栋368户、2.2万平方米;硬化村内道路205.3公里,完成农村通达通畅公路804.2公里;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233台;新建安全饮水井91眼;实施农村环境治理工程13项,受益村民达3.6万人。目前,全县农村道路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有线电视入户率、村屯绿化率、街道亮化率、村屯卫生达标率、村级活动室和活动广场覆盖率均实现了百分之百。
同时,进一步加大创建星级村和打造亮点村力度,结合整村搬迁、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方面,有效推动了嘉荫县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例如,针对红光乡袋栽木耳特色产业发展需要,该县确定了“异地置换”小城镇建设模式,在红光乡辽原村新建了一处龙乡住宅新区,将辽原村小磙沟屯农民全部迁入辽原新区,原有住房全部用于发展袋栽木耳,辽原新区建有8栋、23000平方米的住宅楼,并配套完成了供热、给排水、垃圾处理、绿化等市政设施,现已成为全省一流的五星级村。目前,该县共有1个五星级村、14个四星级村和1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此外,为有效解决洪涝灾害给沿江村屯造成的损失,嘉荫县在上级的帮助下,筹资2859万元完成了784户倒塌房屋重建和1729户受损房屋修缮工作,保证了受灾村民住房条件全部达到并优于灾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