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 有人欢喜有人忧
广场舞是一种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群众自创舞蹈,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和乡村随处可见。但这种大众化的舞蹈形式,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并且广场舞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已然对立起来,甚至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跳广场舞绝对有益于身心健康,保健作用不容置疑。在动听的舞曲中展现优雅的舞姿,既可以缓解负面情绪、消除疲劳,又能增加自信力和陶冶情操,同时还能在有氧运动中强健身体。好的广场舞,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表演,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自我升华,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乐此不疲、风雨无阻地来参与这项大众运动的原因。但什么事都要有个度,一旦超越了这个度,好事就会变成坏事了。有的人跳舞成瘾,早饭不吃就去跳,晚上跳得很晚才回家,不仅对身体有害无益,也会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长此以往,自己的体质不但得不到增加,还会成为附近居民眼中不受欢迎的人,也直接亵渎了这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户外活动。
好的运动绝不会泾渭分明,让一些人“废寝忘食”的喜欢,又让一些人“咬牙切齿”的厌恶,而广场舞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种运动,究其原因,无非是参与者和旁观者之间达不成一种共识。坦率地说,广场舞确实是挤占了一部分公共空间,而跳舞者不但没有歉意,反而心安理得地认为这是自己应享的权利,丝毫不顾忌不喜欢这项运动的人的感受,尤其是附近居民的承受能力。如果广场舞的参与者不在场地、时间、音量等方面掌控得当,自觉地约束自己的“霸道”言行,这场利民活动就会演变成扰民活动。所以说,选择合适的场地,安排合理的时间,在音量上以不打扰居民的正常生活为基点,对于广场舞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来说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只有如此,至情至美的广场舞才会赢得别人的互动和欣赏,才能充分体现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这样的局面不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