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大学生王立志是嘉荫县朝阳镇远近闻名的养鹅专业户,人送外号“鹅司令”。
初春时节,记者来到王立志位于尚志村的家。原以为会看到满圈“嘎嘎”大叫的白鹅,结果却扑了个空,看到记者失望的表情,王立志笑着说:“我养的是肉鹅,现在都被人买走了。想要看‘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美景,就得来年春夏了。”
说起养大鹅,王立志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闸子。养殖业属于高风险的一个行业,且要付出相当大的精力,大学毕业后曾养过几年野猪的王立志深谙其中的辛苦。之所以选择养大鹅,首先是看好了家乡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再就是当下人们的养生理念逐步增强,而散养的大鹅因为肉质好、营养高而受到普遍欢迎,且出栏周期短、不压本钱。
2020年6月份,他先后从外地购进了两批共8000余只鹅雏,开启了养鹅之路。无论是养野猪,还是养大鹅,专业技术是必不可缺的,精心上心更是标配。为此,王立志起早贪晚在鹅舍忙碌着。刚出壳不久的小鹅很娇贵,生长环境冷了不行,热了也不行,鹅舍必须保持恒温,还要保持通风,饲料的配比也有讲究,他就整天忙着调配饲料、看管温度,定期接种疫苗。头一个月,他基本上都是在鹅舍睡的,每隔两个小时就得起来看看,发现小鹅聚堆就赶紧把它们疏散开,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天天头不梳脸不洗的,全部精力都在这些小鹅身上,造得没个孩子样儿了。
转眼,秋天到了,长得膘肥体壮的大鹅也到了出栏的时候,却遇到了市场低迷、上游企业压价的难题。眼看着身边熟悉的一些养殖户因为扛不住而无奈出手,收益大打折扣,他的心里也十分着急。但又不甘心几个月的努力付诸东流,他选择了卖一部分留一部分的方法,避开了压价收购的高峰期。春节前,价格上涨,他又卖出了留下的那部分,收入还算可观。
当记者问王立志,别人都把鹅卖了,你就不怕等不来转机,最后成本增加而亏本吗?王立志说:“要说不怕也是假的,但市场都会有一定的规律,有低就有高。特别是像大鹅,出栏的时候是秋天,上游企业既要进行肉类加工,也会进行鹅绒的加工,当时大批量收购,再加上有人为压价的因素,出现了价位低于养殖户心理预期的现象。但再坚持一段时间,可能就会迎来转机。”
事实证明,王立志此次的判断是正确的。说到今后的打算,他说:“不管从事哪一行,都不能遇硬就回,要持之以恒。2020年是头一年养鹅,本来寻思效益不好就当买经验了,但收益还不错,这更坚定了我的养殖决心。今年,我还会扩大规模。咱们这里山清水秀,原生态的环境、原生态的饲养,那养出来的大鹅一定错不了,这个我有信心。”
“无论养什么,都要看行情,看需求量,要打出时间差,最好能大家一起抱团闯市场,以质量和规模争取到市场话语权。而且,要走出去,拓展销售渠道,变坐家等着收购为主动联系用鹅企业,掌握市场主动权,这样才能增加收入。”王立志用一段简短的话语道出了他的养鹅生意经。
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禁在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 | ||||
伊春新闻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4583608537 举报邮箱:baitiebin@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黑B2-2008097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2312006001 哈公网监备23010002003717号 | ||||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东北网络台 中共伊春市委宣传部 伊春日报社主办 yichun.dbw.c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