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伊春新闻网  >  党务公开  >  先进报道
搜 索
在实践中焕发“青春活力”
2018-03-10 11:10:00 来源:伊春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让伊春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伊春时提出的政治要求,而“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是引领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攻坚与奋进、突破与崛起的思想航标和路径航线。在绿色化转型发展的实践中,南岔区委紧紧围绕“让伊春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的奋斗目标,用好思想解放这把“金钥匙”,转变思维方式,谋划发展思路,探索发展出路,以“两学一做”常态化建设为根本,以好作风把握“老、原、新”转型发展规律;以硬作风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奋力,走上了老字号不忘本来、原字号吸收外来、新字号面向未来的转型发展新征程,为加快建设绿色、富裕、幸福、文明的新南岔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定的政治定力

  政治定力就是不断锤炼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南岔区委班子把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把树立“五个好作风”融合到“学做”常态化建设中来,努力提高落实市委精神的战略思考和政治决断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推向前进。

  干部作风不但体现政治定力,更是提振精神干事创业的根本保障。换届后,南岔区委第一项工作就是根据干部队伍实际,创新了干部作风整顿的方式方法,将作风整顿与提升管理能力相结合,竖起管理的“定海神针”,把《管理工作十句话》和“四定”管理办法作为看家本领,提升了各级干部履职能力和本领。他们将作风整顿与机关建设相结合,套上约束“紧箍咒”,开展了学习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实干型机关、亲民型机关、节约型机关和廉洁型机关创建活动;将作风整顿与培训相结合,搭建进步“登天梯”,实行了制度化、常态化干部全员考试制度,举办了两期“科级干部全员培训班”,从转型发展、政策理论、信访稳定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

  风清气正不但是政治定力,更是转型发展的生态能量。区委成立了“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发了专项治理方案,落实岗位责任制。在制度管人方面先后制订了《党员领导干部申报个人有关重大事项的规定》等17项规章制度。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明察暗访20次,对单位领导实行问责。截至目前,已有32名党员领导干部按规定向区纪委报备了《党员干部办理婚丧事宜报告》。投资20万元,建立政府网络审批绿色通道,提高了效率。从再监督入手,对社保基金、扶贫资金、低保资金和国有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金”、“三资”发放、使用和流向进行严格管控,惩治违纪行为。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52件、63人。在整治乱收费和坏作风行为方面,开展专项检查10次,指导部门制订和完善措施9项。在干部作风整顿工作中,与各学校510名教师签订“责任状”,并公布了举报平台和电话。

  脚踏实地不但是政治定力的根基,更是群众参与赞同、干部表决认同的思想基础。区委本着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的“接力棒”理念,加柴燃旺“基层发展之火”,加油驶向“产业富民彼岸”。在扬长避短中,全力招商引资上项目、抓产业,打好发展“组合拳”,确保大项目顶天立地增税收,小项目扁平直接富民众。2017年新上省、市级重点产业项目4个。区委以配强班子保证执行力的连续性,调整了13名一把手;对教育、卫生、司法等行业调整专业干部20余名;结合林场所实体化转型,从机关选任了两名聘任制副所长。

  二、务实的思想作风

  南岔区委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诠释精准务实的思想作风。抓住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问题,为转型排阻清障,为人民排忧解难。

  坚持服务引领,在完善基础设施中筑牢发展根基。一是投资3600万元修建道路1.12万延长米,提高了城镇主巷道交通能力。为确保桦阳经营所平欧杂交大果榛子项目顺利实施,修建了29.5公里的“深山致富路”。二是投资9955.54万元,新上两台75吨硫化床锅炉;对热电厂车间、管网进行维修改造,分户供热改造350户。实施了亮子河、四合营和石头河子林场1000户危旧房改造工程。三是在脱贫攻坚“回头看”中重新识别农村贫困人口169户311人。确立了“红地盘”红色旅游、“百草园”北药种植等产业扶贫项目,实现精准“造血型”脱贫。四是完善公共服务。投资4000万元实施自来水改建工程,解决了居民和企业饮用水问题。

  坚持法治引领,为转型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信访维稳实行“网格化”管理。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通过联动排查体系,使群众来信来访得到有效回应。二是开展治安专项治理。加强行业场所、消防和社会治安综合管控能力。建设全覆盖“天网”工程,成立武装防暴队,对重点区域和企业开展武装巡逻,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指数。三是维护公平正义,依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防止因执法司法不当、不公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完善诉访分离机制,为维护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坚持思想引领,用持久的文化力量巩固党员和群众的共同思想基础。

  软实力上讲品牌。依托有20年底蕴的“月牙湖之夏”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了以广场文化带动校园、社区、村屯和林场文化发展新格局,使党和政府的文化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推动了群众文化大发展。

  主旋律上讲精品。该区有各类文艺团体20多支1000多人,骨干620人。他们创作的文艺节目多次参加国家、省市演出,创作的情景歌舞剧《赶套子》在黑龙江省声乐大赛中荣获银奖,在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汇演中荣获最高荣誉——金穗奖。区委组织创作的生态舞剧《仙翁神杖》,由区机关、场所、环卫等单位干部职工和群众共同参演。指导建筑企业成立农民工艺术团体,开展共娱活动,使更多的农民工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

  硬基础上讲投入。先后投资1610多万元改扩建休闲广场6处。新建了文化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宣传长廊。投资65万元在该区同心广场建设了230平方米现代化群众大舞台,安装电子屏50平方米,为全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搭建了一个多元化舞台。新建27个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服务点,成为村民思想上的“加油站”。

  坚持奉献引领,在共建美丽家园中提振精神、贡献力量。为解决区址北出口隐蔽空场地的大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组织650多名党员干部献工献力,利用3天时间,平整场地两万平方米,清运垃圾26车,种植树木3100棵,垃圾场旧貌换新颜,成为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地方。区四大班子带领全区700余名机关干部义务献工,完成了7公顷“花海景观”种植任务,栽种花卉50余万株,铺设草坪5000余平方米。开展了“铺绿种花”主题实践活动,全区干部自愿认领花苗在单位庭院和小区闲置地块进行栽种,基层单位认领花苗25.5万株,86家单位和部门认领花苗两万株,使小区绿化全面覆盖。他们还对24处主街巷道和公园停车场环境进行整治,14个林场所及扑火大队等单位主动认领责任区。500余人投入到义务献工中,修缮小区路面24余处,铺设人行道彩砖1389延长米、7556平方米。

  三、务实的发展方法

  区委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把控转型方向,有效地避免了出现新的产业结构不适应的问题。区委把改善供给结构纳入“老、原、新”三字转型发展中,释放森林生态生产力,提高供给质量。在实践上继续加大对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使森林生态基础质量和效益实现双增。森林覆盖率由88.7%提高到89.4%,林木蓄积量由1404万立方米增加到1686万立方米。

  改造升级“老字号”,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区委不把“老字号”当包袱,通过创新促升级,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格润药业前身是南岔制药厂。转制后,研发了前列地尔脂肪乳注射液、银络胶囊、功能性食品等新产品项目,实施提取车间、制剂车间新版GMP技术改造项目,使企业不断焕发青春活力。

  2017年,区委从种植结构调整大局出发,对格润药业引进的甜叶菊种植和提取加工产业全力支持。在林场(所)多种经营用地中按企业需求先期种植甜叶菊1万亩,三年内调整种植结构7万亩。企业投资1.6亿元,新建提取车间10446平方米,仓库8288平方米,新增设备200余台套,购置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燃料等,投产后每年生产甜菊糖苷2400吨,年可实现产值5.2亿元。目前,提取车间主体工程已完工,并进行了试生产。

  在森林抚育剩余物、生物质等资源利用方面,矫正要素配置扭曲,一改过去浪费资源的作坊式生产方式,与行业资深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选择了伊春森木工艺品公司,公司投资3500万元,主要用藤条灌木等森林抚育剩余物生产原生态木制工艺品,产品远销欧美国家,年可实现产值2000万元。选择了伊春市绿洲生物质材料有限公司和伊春市腾翔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绿洲公司投资660万元,年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1万吨,可用剩余物6000吨,年可实现产值1200万元;腾翔公司投资200万元,年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6000吨,可用剩余物3600吨,年可实现产值800万元。

  深度开发“原字号”,延伸产业链条。在延伸产业链条中,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向高水平供需提升。在森林猪、北药等原字号产品中实现新突破,提升绿色产品价值。

  ——打造北菜南运产业。产业主体由山东莱阳商会、伊春市绿野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投资5000万元,建成两条每小时加工两吨的生产线,年可加工2.3万吨蔬菜,产值8000万元;二期投资1.2亿元,建成4条每小时加工5吨的生产线,年可加工11.5万吨蔬菜,产值3.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签订400余亩蔬菜种植合同,已正式生产。

  ——打造生态产业。本着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充分就业的方略,与伊林集团合作,集团投资2.3亿元,在南岔水解厂院内建设了年产4500万袋(一期1500万袋、二期3000万袋)标准化菌包生产线,建设800栋标准化木耳生产大棚。达产后年产值1.3亿元。伊春市腾翔农业种植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晨明水泥厂建设了年产1500万袋的菌香园食用菌合作社项目,引进宝宇集团牧业有限公司,投资15000万元,养殖10万头森林猪,基地输电线路及道路建设正在推进中。

  ——森林百草园产业。以创建“北药、特色小镇”为抓手,由格润药业投资2.58亿元,建设5万亩药材栽培生产基地。同时,对通往药材基地的30公里公路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已种植桔梗、返魂草、柴胡、黄芪等中药材4175亩,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1亿元,现在全区北药种植面积已达2.02万亩。

  培育壮大“新字号”,提升新动力新动能。立足消费需求,创新经济增长点,在解决产业结构单一中提升新动能。

  第一,与打造“长寿之乡”品牌同步推进,多元化发展生态健康养老产业。营建了伊春市永翠河养老服务中心,吸引北、上、广等城市老年人到此定居或候鸟式养老。配套打造了中医产业群。按照中医“砭、针、灸、药、导引、按跷”六法划分六个重点学科,在林业职工医院、西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卫生服务中心3家医疗机构设立重点学科。目前,林业职工医院中药制剂部、西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馆、中医养生康体训练中心已营业。

  第二,打造妇女创业基地。伊春市金典编织工艺品有限公司有专业教师12名,骨干技术人员120名,2017年免费培训妇女200多人。公司有手工编织和创意剪纸两种系列产品,在扶持妇女创业方面,公司提供电子商务、编织、剪纸、培训、贷款等多种服务。

  第三,创建了今合网伊春市4S服务机构。今和网是今时信合(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综合性购物平台,在线销售网店达6000家。全国限量布控42万家连锁网店,经过区委协调,北京总部考核后,今合网伊春市4S服务机构于2017年5月落户南岔区。

  第四,推进生态旅游综合产业开发。通过选资引进了黑龙江达仁堂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先期投资600余万元,在威岭所建设塞北漓江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投资176万元,完善仙翁山景区基础设施及旅游设备;投资2400万元,对南岔宾馆进行装修,提升了接待能力。为了提升游客休闲品味,区委建设了滨水公园,并于2017年7月份在公园内推出了沙滩BBQ、美食、音乐、水上体验等产品,

  四、三点启示

  南岔区委在科学把握“老、原、新”三字转型发展规律中没有就转型抓转型,而是用政治上的精准入位、思想上的精准站位、方法上的精准到位来诠释规律。

  启示一,政治定力源于他们的人民性。南岔区委始终把为人民谋福址放在全部工作的首位,从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出发,全力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建设,把树立“五个好作风”融合到“学做”常态化建设中来,在与人民在一起中树清风、立正气,接过上一届正确发展思路的接力棒,一张蓝图绘到底。

  启示二,思想作风源于他们的实践性。南岔区委坚持思想理论自信,突出区委班子的引领作用、党员干部的支持作用、群众认可的参与作用,使思想、文化、法制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全面加强,保持了社会关系的协调,在体现思想精准站位中,用实践性使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参与中接受观点、提振精神、献工献力。

  启示三,发展方法源于他们的目的性。南岔区委对“老、原、新”三字转型思想路径的理解和发展规律的把握宣示了在根本上保障转型的目的性。区委用充分的决策制度架构起目的性,使目的性具有透明性,在“老、原、新”三字转型发展中,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既符合企业有合理回报的投资前提,又不搞以政代企配置资源,用优惠政策诱使企业扩大投资,有效地避免了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风险。区委在规律把握上让“老字号”在升级中壮大传统产业链条,让“原字号”在开发中延伸产业链条,让“新字号”在培育中提升新动能,在体现方法的精准到位中利用内在资源条件释放森林生态生产力,既保证了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扩大了企业的利益空间。

  (市委干部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组霍震曲卓

责任编辑:赵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