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快递    时政新闻      社会新闻     经济新闻      文体新闻     法制新闻      科技新闻    图片新闻    伊春论坛    伊春风光
*我家出了8个大学生   2008-12-24
*餐桌上的变化   2008-12-24
*林业老工人抚今追昔    2008-12-24
*独生子女如何当好爸妈    2008-12-24
*记忆中的花布衫   2008-12-22
* 私家车驶进百姓家   2008-12-22
*从鸿雁传书到可视聊天   2008-12-16
*从下车“百米赛” 到坐车摆手停   2008-12-15
*30年婚纱照从黑白到个性   2008-12-11
*从买不着到选着买   2008-12-10
*从拥挤买菜到悠闲购物   2008-12-09
*老林业开发者话今昔   2008-12-05
*“36条腿”寄托生活憧憬   2008-12-04
*从理财消费看变化   2008-11-27
*花布书包承载的记忆   2008-11-25
*洗上热水澡 生活步步高   2008-11-20
*为买电影票,挤丢了帽子……   2008-11-07
*百姓越来越有口福   2008-11-03
*出租车司机眼中的城市变迁   2008-10-28
*买粮再也不用“票”   2008-10-27
*贮秋菜变化大   2008-10-23
*遥遥万里远 悠悠光波牵   2008-10-22
*照相机记录三十年变化   2008-10-21
*见证爱情 感受变化   2008-10-21
*穿出来的时代变化   2008-10-09
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林区开发[专题] 正文
穿出来的时代变化
http://yichun.dbw.cn   2008-10-09 14:33:02

  东北网伊春10月9日电(记者王乐)又到了换季时分,伊春区丰林社区刚刚退休的李英大妈打开衣柜收拾衣物。面对一包包毛料西服、棉衣棉裤,长叹了一口气:这些过去的宝贝丢了实在可惜,穿又实在穿不出了,放在家里占地方。最后,在儿女的劝说下,一家人收拾了一大包衣物,送到了民政服务大厅的爱心超市,供生活困难的人们使用。

  晚餐桌上,一家人不由为改革开放30年以来穿衣在人们生活中的变化感慨。李大妈对儿女说:“你们算是赶上好时候了,我们年轻那阵,不仅衣服料子单一,连颜色都是蓝、黑、灰老三样。”老伴接口道:“你妈结婚都没穿上套毛料衣服,后来我攒了两个月工资,给她做了一套,今天还让她给捐了。”大女儿笑道:“我没结婚那阵,妈总说我不会做棉衣棉裤,看将来有了孩子怎么办。如今我也没学会,你看孩子穿的买来的棉裤不比自己做的好多了?”李大妈不服气地说:“你们买着穿我倒是不反对,可是够穿就行呗,看你弟弟一个劲地追名牌,一件衣服就1000多,太奢侈了!”小儿子也乐了:“老妈老爸的观念太老了,你们从前穿衣是为了蔽体御寒,我们现在是为了美观时尚。你们没看现在连貂皮大衣都不再是从前的长度,成了款式不断更新的时装样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断变化的衣着不仅展示着美丽,更展示着时代的喜人变化。提起30年来的衣着变化,一直做服装生意的张娜感触最深。她曾经是我市最早的国营商业公司——伊春百货大楼的一名售货员,当时小姐妹们都整天跟着她问什么时候进新服装。改革开放之后,她自己做起了服装生意,因为当时样式单一,每一批货一次上几十件同样的衣服有时还要补货,流行什么满大街都是一样的款式。后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个性化,她每次去进货,不仅不能和同行们进一样的,而且相同的款式只能拿几件,否则就会滞销。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