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快递    时政新闻      社会新闻     经济新闻      文体新闻     法制新闻      科技新闻    图片新闻    伊春论坛    伊春风光
*我家出了8个大学生   2008-12-24
*餐桌上的变化   2008-12-24
*林业老工人抚今追昔    2008-12-24
*独生子女如何当好爸妈    2008-12-24
*记忆中的花布衫   2008-12-22
* 私家车驶进百姓家   2008-12-22
*从鸿雁传书到可视聊天   2008-12-16
*从下车“百米赛” 到坐车摆手停   2008-12-15
*30年婚纱照从黑白到个性   2008-12-11
*从买不着到选着买   2008-12-10
*从拥挤买菜到悠闲购物   2008-12-09
*老林业开发者话今昔   2008-12-05
*“36条腿”寄托生活憧憬   2008-12-04
*从理财消费看变化   2008-11-27
*花布书包承载的记忆   2008-11-25
*洗上热水澡 生活步步高   2008-11-20
*为买电影票,挤丢了帽子……   2008-11-07
*百姓越来越有口福   2008-11-03
*出租车司机眼中的城市变迁   2008-10-28
*买粮再也不用“票”   2008-10-27
*贮秋菜变化大   2008-10-23
*遥遥万里远 悠悠光波牵   2008-10-22
*照相机记录三十年变化   2008-10-21
*见证爱情 感受变化   2008-10-21
*穿出来的时代变化   2008-10-09
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林区开发[专题] 正文
步行街 伊春经济发展的见证
http://yichun.dbw.cn   2008-10-08 09:51:29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张桃/文编者按:

  在改革开放的30年历程中,伊春林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日新月异,回顾这段难以忘却的岁月,切实地感受着人们生活发生的翻天地覆的变化:看到的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换然一新,城市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回顾是更好地记忆,总结是为了更快地发展。从今天起,本报开设“不懈的探索、伟大的进程”专栏,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伊春林区所经历过的不平凡历程和所创造的辉煌。

  对于伊春人来说,伊春的步行街不亚于北京的王府井。它不仅是伊春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更是伊春经济发展的见证。

  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熟悉这条街的老人,他们向记者讲述了这条街的发展过程。也正是从这条街的变化中,我们目睹了伊春的过去和现在的繁荣。

  这条街最早东起评剧院附近,后改为“东方红电影院”、立体声电影院,能放映电影,曾为伊春人留下了极其深刻、无法磨灭的记忆;对面是百货商场,最早叫“综合商店”;西至伊春商厦,原称“二百货”。

  在这条街上,几乎集中了伊春区所有商业服务。其中,较大的店铺有人民商场、红升商店(原二百)、五金商店、立新副食品商店、新城副食品商店、供销商店、土产日杂商店、医药药材商店等,小的店铺包括白铁铺、扎花厂、理发店,还有给马钉掌的马掌铺等,不过这些店铺大都是国营的。伊春林业中心医院当年也曾位于该条街上。

  1986年以后,遵循“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经过逐步深入的改革,这条街发生了变化,涌现了大量的个体和私营商铺,经营范围也打破了以往几大专业的界限,凡市民需要的商品就有店铺经营,在一个小小的日杂店亦可买到常用的杂品。

  经济体制改革后,伊春的许多商家不仅在这里繁荣、发展,而且陆续走出这条街。至2005年底,全区各类商贸店铺已发展到8060户,商品品种繁多、琳琅满目,涉及到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1995年以后,区内主要大型零售商店有伊春市百货大楼、五金交化商品大楼、副食品大楼、百货商场、伊春商厦、供销商场(隶属市商业局)、食品水产商场、西城商场(隶属市各专业公司)等。2001年起,上述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以资产出售等形式,陆续实行新企新制,退出国有商业。

  1985年起,位于这条街内的部分商店、店铺,开始进行改、扩建。1985年12月1日,原以出售水果、蔬菜等为主的立新商店改扩建为副食品大楼,并成为当时经营副食种类繁多的、很有影响的商店。随后,这条街上的五金交化商品大楼进行改、扩建,并于1986年5月1日开业。1986年6月1日,扩建和改建的红升商场正式开业,即现在的林城商场。之后,是伊春饭店的改建,初步形成了七大销售阵地。1988年——1992年,伊春区的商业基础建设有很大发展,仅商业供销企业用于基础建设的投资就达2250万元。其中,新建、扩建营业室面积15760平方米,仓库5900平方米,形成了百货大楼、百货商场、副食品大楼、五金交化大楼、西城商场、林城商场、供销商场、食品水产商场、北城商场、商业宾馆十大销售、服务阵地,购物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始建于1992年的伊春商城,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1994年9月正式营业。该商城位于步行街中部最繁华地段,是伊春区最大的轻工商品集散地。为兴建该商城,伊春区政府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5577平方米,建筑面积25600平方米,主体楼三层,由营业大厅和内环天井两部分组成。营业大厅主营轻工产品,内环天井中心主营家具,四周为餐饮服务区。此外,还有服装加工、金融、电信等服务网点,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城。

  伊春商城开业初期,摊位招租率只占营业面积的37%左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招商经营逐渐步入正轨,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招租达到100%,年上缴税费由初期不足60万元达到了2005年的180万元。商城内百万元的业户有10多个,近千万元的业户有3个。商城先后被市授予“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城镇安全防火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1997年,伊春商厦动工,并于1998年开始营业。该商厦由原林城商场(旧称“二百”)翻建而成,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内含住宅1.9万平方米),共四层,集购物与住宅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楼。

  随后一年,与商城隔路相望的伊青商厦也破土动工,并于1999年1月投入运营。其身处伊春区最繁华的东、西步行街街口,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营业面积10500平方米,是伊春区又一大型商厦。营业大厅里,设精品屋120个、柜台40节,共160个摊位,经营商品以服装类、鞋帽类、日用小百货为主,共5000余种。

  2003年,位于东步行街路南的伊春家具城正式营业,它是伊春最大的家具批发零售商场,总面积12000平方米,结构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四五楼是天元证券公司,一至三层及地下为家具商场。内部设施齐备,设有自动电梯及滚梯,并安装了烟雾自动报警、喷淋系统以及中央电视监控系统。

  2004年,原大型零售商业企业——佳木斯温州批发城改为百姓超市,在步行街投入营业。该超市为五层建筑,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

  据统计,自繁荣路改建成步行街以后,街两侧各类商铺众多,是伊春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和辐射伊春全市的商品集散地。到2005年,伊春区各类零售企业中,有设施先进、服务功能齐全的大型商城、商厦,有由顾客自选商品的大型超市,有各种专卖店、品牌店。经营商品门类众多,服装、鞋帽、食品、水产品、烟酒、五金、化工、电器、化妆品、家具、装饰材料等应有尽有,随时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