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7月2日电(记者崔蕊)近年来,我市重视亮化美化,通过景观亮化烘托城市新貌,提升城市品位。
我市从1989年开始一路一样灯型的设计,逐条路、逐条街地进行建设和改造,到“八五”期间,灯的样式由一柱式发展到多柱式,还有“九五”期间出现的高杆灯和灯光隧道,到今天的特色灯饰,色彩斑斓、别具匠心的路灯,方便了市民,美化了城市。
我市的路灯历史要从1960年说起,那时伊春区从长春市购进20盏单头棱镜白炽路灯,安置在今天的新兴中路、迎宾路段。1979年,路灯总数达136盏,分别安置在新兴中路、通河路、迎宾路、繁荣路、朝阳路、通山路、和平路。上世纪80年代前,除伊春区以外,我市其他各区(局)均没装设路灯,只有个别厂区安装安全灯照明。1981——1982年,南岔、西林、带岭、金山屯、友好、五营、红星、新青、乌伊岭等10个区装设了路灯,共计404盏。随着城区建设的发展,1982年后,各区(不含伊春区)、局陆续在主干道旁安装了路灯。到1985年末,共计安装路灯702盏。1985年底,全市共装设路灯1200盏。
上世纪90年代后,我市相继出现多种灯饰,如北苑园林的菠萝灯,社区公园的春字灯,沿滨大道的热带鱼灯,长堤西段的冰糖葫芦灯,街道两侧广告灯箱,灯饰也遍布城区各景区、景点、街道、楼房。天华大桥、玉玺大桥、水上公园过路桥等都安装了美丽的灯饰,主街道新兴西路安装了具有林区特色的松树形灯光隧道,漫步在灯光隧道下,如同置身于森林之中,一棵棵象征着林区特色的小松树灯饰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共同装点着城市的夜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