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千万林蛙“住”农家
//yichun.dbw.cn   2004-11-17 17:32:13
   东北网伊春11月17日电
   林蛙的全人工养殖是很多林区人曾经摸索过的致富之路。如今,在
铁力市,已经作为重点项目取得了成功,大大小小100多户养殖户全
人工养殖林蛙的兴致正高,2000万只林蛙正“丰衣足食”地“住”
在农民家里。
                     “蛙王”冯国志
    说起铁力市的林蛙养殖就不能不说冯国志。在林区长大的他,20
多年前就发现了林蛙油的市场潜力,经常收购林蛙油后,到北京、广州
等地出售。可随着野生林蛙数量的减少和政府对野生林蛙的保护,他又
开始琢磨起人工养殖林蛙的路子来。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从野外捞回来一些林蛙卵团,开始了林蛙
全人工养殖的摸索。对林蛙孵化、饲料、越冬等各项技术进行了长达1
0多年的尝试,经常是一个人蹲在蛙圈里一天不出来,细心观察出现的
任何一种情况,再到哈尔滨、吉林等地向大学里的教授们请教。200
2年,他终于获得了成功,解决了林蛙养殖的各种关键问题。他的成功
引来了众多有识之士的目光,最后,冯国志与一名客商合作,建起了现
代化的林蛙养殖基地。
    如今,冯国志的养蛙基地可谓是“一条龙”养殖,他们用粮食烧酒
,酒糟喂猪,猪粪生蛆、养蚯蚓,蛆和蚯蚓又是林蛙的“美餐”。基地
投资近千万,占地10公顷,140多平方米的蛙圈多达100多个,
还有大容量的越冬池、黄粉虫养殖车间。
    冯国志算了这样一笔账:农户在家中发展林蛙养殖,10万只林蛙
平均需要投入4-5万元,如果饲养科学,其中母林蛙将占60%以上
,按每400只林蛙生产1公斤林蛙油计算,两年的收入将达到10万
元。
    林蛙为什么一直这么值钱?冯国志深知这其中的奥秘,他饶有兴致
地与记者说起了林蛙的三大价值:
    药用价值。国内外市场林蛙的价格一涨再涨,供不应求,尤其是林
蛙油在国内外市场更是走俏。我国林蛙油产量由建国初的5000吨降
至目前的40一50吨。由于我市森林没有污染,是林蛙生长、繁衍的
优良天然环境。因此,外地客商一直认为我市林蛙的品质最好,属于纯
天然的绿色食品及药品。
    林蛙油就是雌性林蛙的输卵管,是名贵的中药材,蛋白质含量为7
6%,含有20余种氨基酸,其次为脂肪和糖类。另外还有多种矿物质
:钙5.75%、磷0.052%、铁1.465%、钾16.52%
、钠3.56%  ;富含维生素A、B、C和多种激素,含热能347
大卡/100g。哈士蟆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蛙醇,具有“补肾益精、
润肺养阴”的功效。专治肾虚气弱、精力耗损、记忆力减退、产妇出血
、产后缺乳及神经衰弱等症。我国中医认为,可治疗“小儿赤气、肿疮
脐伤、止痛、气不足、去劳乏、解势毒、利水消肿、虚劳咳嗽”,具有
养肺滋肾之特效。 
    食用价值。林蛙为经济价值很高的药、食兼用的动物资源。其制品
极受国际市场欢迎,特别在东南亚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销售价格昂贵
,是我国出口药用动物中的重要商品之一。林蛙的主产品为林蛙油,目
前国内市场一直呈上升趋势。林蛙的副产品——蛙肉、蛙籽为餐桌上的
佳肴,其内脏及骨骼可做饲料。
    生态价值。1只林蛙1年能捕食各种害虫3万多只。它专食活动的
昆虫或蠕虫,通过胃检发现,林蛙可以吃的食物种类达60余种,其中
以昆虫为主。主要为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其次
为蛛形纲蜘蛛目软体类的田螺和蜗牛。林蛙主要生活在针阔混交林下,
林区害虫可满足其生长所需的大量食物。林蛙几乎不加选择地捕获力所
能及的所有昆虫,因此林蛙又有著名的“森林卫士”之称,尤其对于林
区落叶松松毛虫的防治来说,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遍地闻蛙鸣
    冯国志的成功,启动了整个铁力市林蛙养殖的帷幕。农民们纷纷来
到冯国志的基地“取经”,对这些乡里乡亲,冯国志不仅热心教授养殖
技术,还以成本价格出售饲料,使得广大农民的养殖热情异常高涨,养
殖几十万只林蛙的养殖大户现在也是屡见不鲜。
    铁力市委、市政府也专门成立了“林蛙养殖办公室”,为养殖户协
调资金,举办养殖技术培训,形成了如今林蛙养殖遍地开花的喜人景象
。2004年,铁力市养殖户共孵化蛙卵48680团(约为4000
万粒),蝌蚪孵化量约2900万尾,平均孵化率为60%,变态幼蛙
约为2148万只,平均变态率约为74%,加之当年越冬成蛙存量,
饲养量约为2160万只。全人工养殖户101户,新增养殖户77户
,其中5万只以上就有62户。示范户实现16户,养殖数量均为10
万只以上。
    据铁力市“蛙办”有关人员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之后,认为全人工养
殖林蛙是非常适合职工发展庭院经济,增加收入的一个好项目。
    全人工养殖林蛙的好处很多,因为是集约化高密度的人工精养,对
养蛙场的面积要求不大,容易选择。实践证明,饲养当年小蛙10万只
,由于模拟野生自然条件圈养,其环境条件优越,植被好,有喷水保湿
条件,适宜林蛙生长,可以有效保证林蛙成活率,到第二年秋天,便可
以出栏,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人工圈养林蛙的经济效益可观,一个家庭农户,在头年秋收结束农
闲的时候,准备黄粉虫种虫25公斤,制200个养虫盘,在8至10
平方米的室内就可以繁殖,养虫用的麦麸子可随用随买。根据不同季节
,除麦麸外要准备白菜、萝卜、土豆等蔬菜喂虫。在第二年春天准备蛙
卵200团,建几个蛙圈,用石棉瓦围栏,保证林蛙不逃,天敌不危害
,植被条件好就可以。经过细心管理,秋后可收小蛙8-10万只,越
冬第二年出售商品蛙可获利10余万元。
    如果养殖大户想建一个标准化的林蛙养殖场,第一年投入15万元
左右,可存栏小蛙50万只。第二年饲料投入加大,总投入要30万元
,秋后可以出栏商品蛙20万只。平均按市场最低价格每只5元计算,
可收入100万元。
                          致富新路子
    近年来,我市各区局对林蛙的养殖都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铁力市无
疑是非常成功的。一个“蛙王”冯国志的成功,带动了铁力区域林蛙全
人工养殖的发展,2003年,许兆君市长视察了冯国志的基地后,给
予了很高的肯定,他说:“这才叫真正的林蛙养殖,希望铁力市以此为
龙头,积极发展林蛙养殖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铁力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说:“铁力市乃至整个伊春市都是林
蛙主要的天然分布区,而且森林资源丰富,林内没有污染,堪称林蛙的
最佳生存环境。在林蛙资源日益锐减,林蛙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大
力开发林区林蛙资源,培养、扶持林蛙养殖业,对于繁荣林区经济,培
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人员分流渠道,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有着重
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同时,铁力市委、市政府也为林蛙养殖制定了目标:抓住机遇,充
分发挥林区林蛙资源的优势,使林蛙养殖业逐步繁荣起来,积极招商引
资,向规模化、集团化、深加工、高附加值经济迈进,使林蛙产业成为
发展立体经济的一项重要补充。
来源: 东北网-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