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评头论足 正文

寒假学生仍在补课,有人一周补6天

http://yichun.dbw.cn   2016年02月22日 10:26:21

  据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闫平、白涌泉、凌军辉)时值寒假,但一些寒假补课班里却异常“火热”。记者近日在辽宁、江西等地采访了解到,有的孩子在假期里一周要补6天的课,每日平均补课时间达6小时。在升学压力下,一些学校以家长委员会的名义组织集体补课,有的还借机收费。

  一年三四万元压力大

  近日,记者在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安路附近看到,在这里林林总总有几十个补习机构。记者随意走进一家补习机构,在一间大教室里面坐满了正在上课的学生,粗略地数一下有上百人。教室的后排还坐着许多家长,有的在非常认真地做着记录。

  这位家长告诉记者,自从孩子放寒假以来,每周要补6天的课,每次时间近6个小时,再算上写作业的时间,怎么也要7至8小时。

  李先生的孩子今年上初三,目前孩子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全部补习,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补课账”:“现在市面上补课的价格基本上是100元一次,每次差不多两个小时左右。寒假只是集中地补,平时上学的周末也要补,平均算下来每个科目每年的补课费用大致在6500元到6800元,五门加起来一年差不多就是3.5万元。”李先生说,这还仅仅是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一起上课的价钱。如果是“一对一”的话,则要400元到600元一次课。虽然还能承受,但压力非常大。

  除了上补习班,一些中小学校还打着学生家长自愿的名义组织集体有偿补课。江西的萍乡中学寒假前下发《关于开展寒假补课的倡议书》,要求每个学生及其家长签字,并缴纳一定补课费。

  1天提高10分,这么神?

  记者在一家补习机构门口看到,几个人正在向来往的行人发放宣传单。记者看到在宣传单最显眼的位置上用大号字体写着:“1天提10分!”效果真的这么好?

  据李先生介绍,他的孩子从初一下学期开始补习语文,一直到现在补了两年了,成绩差不多提高了3分到5分。“除了数学之外,其他的学科实际上也提高不了多少。”

  一些家长表示,虽然知道补习机构的宣传不靠谱,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去补课,生怕自己的孩子“不补可能吃亏”。“这个钱我是花出去了,万一以后孩子真的没有考上好大学,我也不会太内疚。毕竟我该做的都做了,尽力了。”一位家长说。

  “多赢”背后透支了啥?

  一些家长反映禁令之下,寒假补课从正式学校转移到校外的补习机构,日益火爆。“从校内转移到校外,家长所负担的孩子补习费用只会更高。最重要的是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心理所所长王妮说。

  假期补课屡禁不止背后是异化的升学率。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表面上看,假期补习不过是牺牲了一些孩子的休息时间和金钱,但换来了好成绩和好学校,是相当值得的。但从长远看,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大强度题海战术,不仅透支了孩子的健康、学习的兴趣,更违背了因材施教、全面成长、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危害极大。

  “应试教育模式下,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他们的补课需求是很难堵得住的。”王妮说,既然堵不住家长的补习需求,那么就应该转变思路,加大对校外补习机构的监管力度,按照相关要求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批和登记,完善监管民办培训机构体制。

作者: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 李春红
挥毫泼墨激情聚焦 文化大餐送到光明
    “迎新春•走进光明”活动在光明集团拉开了帷幕。
下乡赶集寻年味 红红火火过大年
    过年可是咱老百姓的大事,“赶大集”“买年货”更是咱们最上心的一件乐事。
黑河营林所:民俗旅游带火农家乐
    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步入黑河营林所冰雪乐园、农家小院……
热点推荐
学生减负为何家长不买账
    学生课业负担重、补课多,其实学生家长也是“受害者”。
新华网评:发展校园足球何须“满城尽跳足球操”
    12月9日是“世界足球日”。2015年作为中国足球的“改革元年”,……
低价旅游是贪心还是欺诈
    低价旅游,却透着许多不确定性,价格低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