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林海涛声 > 散文欣赏 正文
垂 钓 感 悟
http://story.dbw.cn   2015年11月10日 14:49:31

  一个人若想更好地工作、生活,就必须学会休息。我认为最好的休息就是钓鱼。在渔猎不再是人们获得食物谋取生存的主要手段之后,人们又从垂钓上悟出许多机缘,获得许多钓外之“鱼”。图健身以养生,为陶情以雅意,融身于自然,寄心以碧波,更领悟人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真谛,使心灵达到一个妙而难言的境界。

  钓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在封建社会上至帝王将相,名流雅士,下到黎民百姓,山野村夫,都喜爱垂钓,古代流传下来的反映钓鱼的辞赋、书法、绘画作品很多。如今的现代人,又把钓鱼作为体育项目长期开展不懈,并以钓竿为纽带,搭起了国际友谊与国家间文化文明交流的桥梁,使垂钓事业蓬勃发展,垂钓内含更加丰富。

  退休后有大把的时间,在好友的力邀下买了渔具到池塘河边钓鱼。几番垂钓,数度奔波,饭也吃得多了,觉也睡得香了,鱼漂的沉浮让我欢乐,钓竿的颤动令我惊喜,钓鱼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精神的享受,心境的澄明。由此爱上了这项活动,并在乐此不疲中生出了些许感悟。

  垂钓,可以独享空间,获得宁静。工作生活在现实当中的人,复杂的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亲友关系让人凭添憔悴,林立的高楼,拥挤的车流,攒动的人头,喧嚣的碰撞让人烦躁不安,放弃这些最好的方式,就是一个人拿一副渔具到池塘河边去钓鱼。独自倾听着袅袅妙音,呼吸着清新甜润的空气,驻足在蓝天白云、鲜花绿草陪伴的旷野,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水中的鱼漂,杂念与烦恼全无,派生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来到一个自己向往的、一个没人走过的空间,离开喧闹的尘世,求得心灵的宁静,品味生活中的平淡这也就够了。这不是消极,而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

  垂钓,可以寄情山水,洁身自好。商朝的舜为了处理好渔民和农民争夺土地的内部冲突,手拿鱼竿,身着便装,沿雷泽巡查,饿了就钓鱼充饥。查巡后快捷而又公正地平息了事态风波,安定了人心,加强了团结,使农业、渔业都获得了大发展。周朝文王访贤到渭水石番溪,见一老者直钩钓鱼,不明其意,上前盘问,曰赖以钓人,这就是民间流传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文王认定老者,便虔心相请,最终姜子牙终助周朝成就大业。古人用钓鱼施展政治抱负,沽名钓誉。我们效仿不了古人,但在垂钓之际,尽情饱览湖光山色,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享受生机盎然的野外情趣,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保持清醒的头脑,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远离浮躁,淡泊名利,做一个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人不是更好吗!

  垂钓,可以修身养性,以鱼会友。钓鱼集动静、苦乐、刚柔于一体,动则健体,静则养心,乐则开怀,是一项极好的养生健身体育活动。“闲情逸致钓鱼翁”说的再恰当不过了。支上鱼竿,端坐岸边,不去急鱼是否咬钩,而是在垂钓中凝神静气,陶冶性情,培养耐心。鱼咬钩后,该拉则拉,该提则提,用力适度,沉着应战,与鱼斗智斗勇,别有一番情趣。有了渔获之后,用传统或时令做法烹饪,与家人、朋友共享美味,其乐融融。“临池有百竿,钓法有千种”,钓鱼人不管认识与否,均可以切磋钓技,一问一答,一教一学,在互动中沟通感情,增进了解,以钓鱼为媒介,最终成为倾心交谈的好朋友。

  垂钓,可以享用时光,获得健康。钓鱼的初衷是运筹于钓竿,满足于个人兴趣爱好,借钓鱼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钓客为什么爱钓鱼,道理就在于“钓鱼者人与鱼斗智一门学问也”。钓鱼的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施出浑身解数诱鱼上钩,使其成为自己的手下败物,可鱼儿偏偏不落圈套,人鱼之间,相互斗智,各显其能,这就是乐趣所在。纵观古今钓客,殊少有只单单为了得鱼而钓鱼的,话又说回来,古今中外的钓客们,在钓竿上所得到的也绝不仅仅是一条鱼。开国元勋陈毅、贺龙、罗瑞卿等,工作日理万机,可他们仍从百忙中抽出身来当钓客,借钓鱼养精蓄锐,以利更好地工作。我刚开始钓鱼时,头昏眼花,双脚不稳,可时间一长这些反应就没了。再到后来我坚持河川钓,几年下来肩周炎、颈椎病、高血压基本都好了。我认为,健脑、强身、祛病、益心是钓鱼的四大好处,正可谓,“钓鱼好,钓鱼好,钓鱼就是健身宝”。

  垂钓,可以深谙渔事,提高气节。钓鱼的必要条件是水里必定得有鱼,但有鱼未必能钓上来。如何实现科学钓鱼,要研究鱼类学、生态学、物理学、化学、水文、地理、气象甚至材料学、力学等。鱼不咬钩的原因太多了,水中的溶氧量,当时的气压、风向、水温、湿度都会产生影响。当你知道了这些时,不必牢骚不已,生气烦恼,下钩无鱼也就会心静如水,不以有鱼而喜,不以无鱼而悲,或悲或喜岂在得失之间。东汉名士严子陵,一生耕钓,不问政事,日日与奇山异水相伴,让清风拂面,明月照人,从七尺鱼竿中探求人生真谛,活得洒脱自然。后人颂其“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们这把年纪的人,何不学学严子陵,做一个有高风亮节的人呢。

  中国的鱼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堪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在垂钓中我们要做到前瞻古人,后继来者,让这朵奇葩越开越妍,同时,也要向人们宣传一种思想,即钓鱼不是电打鱼、药鱼、炸鱼,更不是竭泽而渔,垂钓的目的在于修身养性、以赋闲情,不是在于一条的得失,晓得保护生态的重要意义。

作者: 刘利军  来源: 伊春日报   编辑: 李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