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的东南麓有一个“神圣”的村子——大吉星村,历史上曾在这里发展了伊春的第一名本地中共党员,建立了伊春第一个中共地方党支部,这个边远的小山村被永久地载进了史册。
大吉星旧称鸡心沟,因沟内的大孤山外形酷似一颗“鸡心”,所以称为鸡心沟,后来百姓图兴旺吉利由谐音演变为吉兴沟,现在沟内村名变成“吉星”。吉兴沟的范围包括康家沟、党家沟、吴铁匠沟、王瘸子沟、黄皮沟、石场沟等众多的山岭,西南两面滨临汤旺河涛涛碧水,东向是一马平川的三江平原,风光秀美,土质肥沃,既可以打鱼,又可以狩猎,还利于耕作,特别适合定居生活。至少在一百多年前,在小兴安岭大部分地区荒无人烟的时候,就有人到此地繁衍生息,过着安逸富足的生活,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这里住户达到40多户,200多人口。
1933年,日军侵入汤原后,打破了吉兴沟宁静的生活,吉兴沟组建了亲近汤原游击队的“大排队”反抗日军的侵略。在中共汤原县委的酝酿联系下,由各支义勇军和农民组成的联合军,在1933年8月14日深夜攻打了汤原县城,吉星沟大排队作为进西门方向的主攻队伍参加了战斗,这次战斗虽然没有实现攻陷县公署的目标,但给日伪政权造成了很大的震动。吉兴沟的抗日运动兴起,引起了日伪政权的恐慌和仇视,当局经常派密探到吉兴沟刺探情况,甚至派出军队偷袭吉兴沟,村民则针锋相对地与敌人进行各种斗争。
1936年正月,吉兴沟来了一位二十七八岁的李姓年轻人,大伙都管他叫“小李”,他走家串户联系百姓,召开会议鼓动大家组织起来一起抗日救国,这个小李就是汤原中心县委派来的地下工作者。在他的组织下吉兴沟内部公开成立了抗日救国会,村民高玉斌被任命为会长。高玉斌1910年出生,黑龙江省宾县人。1932年时年22岁的高玉斌搬迁到吉兴沟居住,以种田和打猎为生,他有文化,有组织能力,革命热情又高,所以被任命为救国会会长。不久小李同志调走了,县委又派化名林中友的孙德同志协助他工作。1936年5月2日经孙德介绍,高玉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小兴安岭发展了第一名中共党员,共产党员入党誓词第一次飘荡在小兴安岭上空。
在汤原县委领导下,吉兴沟抗日救国会的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发展了一批会员,形成了骨干力量,在救国会下面还成立了青年队、通讯队、打狗队等群众组织。夏云杰、戴洪滨都曾带队伍来过,每逢队伍来时,青年队就派人出去侦察敌情,儿童团站岗放哨,妇女队给战士洗衣服、缝衣服,各家各户争先筹集给养,抗日军到吉兴沟就如同到家一样。当时党并没有在北满各地根据地建立地方政府,农民广泛参与的救国会进行抗战宣传、筹集粮饷、动员参军,开展各种拥军活动,实际上就起到了根据地政府的作用。这个时期在汤原各地建立起各种群众抗日组织,盘踞在汤原县城的日伪军惊恐万状,把汤旺河畔的村屯划为“匪区”,称这里已成为“危害大东亚新秩序”的红地盘,吉兴沟成为这片红地盘之中闻名的抗日模范屯,抗联队伍安全可靠根据地。
作为抗日根据地,吉兴沟人民英勇地与日寇作斗争,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人们耳熟能详的抗日联军的产生就与这片热土密切相关。1936年1月26日至28日松花江中下游主要抗日队伍的领导人在这里召开了东北民众反日联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会议主要是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谋划组建东北民众反日联军临时政府,成立了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推选赵尚志为总司令,后来又改称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正是因为吉兴沟会议的召开,才有之后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村民不光舍得财力、物力支持抗联队伍,而且不惜为抗日流血牺牲,1935年夏季在日军洗劫中吉兴村有十多人丧生。1936年日伪政权在现在的吉星村所在地建立“集团部落”,在村里建有兵营,驻有日军守备队,严密监视居民言行,杀戮抗日军民,先后有十多人被淹死在井中,18人被屠杀在村里的小河边。1945年“九·三”抗战胜利前,吉星村只剩下七八户人家,村里高玉斌等20多名参加抗联的战士,抗战胜利后也仅有3人生还,其余大部分光荣殉国。“八一五”光复后不久,当地老户大部分搬回,又迁来一些新户,全村一时之间就又聚居了56户人家。1946年5月中共汤原县委派党员到吉星村开展建党工作,发展村民奚广佩、李世荣、徐海良、齐奎芳等4名党员,随之又建立了党支部,奚广佩任书记,这也是伊春林区第一个地方党支部。在党的领导下,吉兴沟又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别是近些年,当地政府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革命老区村开发政策,给吉兴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更加富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一个富裕文明的吉星村展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