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2月10日讯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刘莹/文
时下,2010年的春运大幕已经徐徐开启,常年奔波在外的人们纷纷背上行囊踏上了返乡的旅程。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返乡之旅如同经历一道难关:头晕、恶心、呕吐、出冷汗等一系列晕车症,让本是快乐的回家之路变得异常坎坷而遥远。那么晕车是病吗?如何有效缓解晕车症状呢?对此,记者特采访了市康复医院门诊主任靳玉学,一起来看看专家是如何支招吧……晕车一族备受煎熬
“因为害怕晕车的那种感觉,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近日,现在深圳工作的小玲终于耐不住思家的心情回到了伊春,但一提起回家乘车时眩晕的感觉仍让她心有余悸。
小玲告诉记者,从小到大,她无论是乘坐什么车都会出现晕车现象,现在就连看到长途车她都想晕,坐上车后更是胸部发闷、胃胀想吐,特别难受。已近两年没有回家的小玲今年春节特别想念在伊春父母,无奈下她不得不忍着晕车的感觉回到伊春。
采访中记者发现,提起晕车,很多人都不陌生,都有着与小玲相同的情况。在我市某单位开车的小付,有近10年的驾龄,但是他也是晕车族。小付告诉记者,他开车时不晕,但是只要一坐车,他就会晕得一塌糊涂。晕车与内耳前庭有关
“晕车是人体的内耳前庭功能问题,前庭功能兴奋性较高的人,容易晕车。”
据市康复医院门诊主任靳玉学介绍,人体能判断方向和维持自身平衡,主要由皮肤浅感受器、眼睛、颈和躯体的深部感受器及内耳等共同负责,其中以内耳最为重要。
靳玉学说,人体内耳的半规管以及椭圆囊和球囊主要有平衡功能,它们接受外界的平衡刺激,通过前庭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平衡中枢,来调节、管理平衡反应。有些耐受力差的人,当传入的平衡刺激过分强烈时,如急刹车、剧烈旋转时,就会出现生理晕车状。还有一些人的晕车现象与外界有关,比如对汽油味、车厢内烟味敏感就会出现晕车现象。还有一些人在过饱、疲劳的情况下也容易晕车。女性和孩子容易晕车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在晕车的人群中,女性晕车的人数要比男性多,孩子晕车要比大人更重。
对此,靳玉学解释说,4岁以前孩子的前庭功能正处在发育阶段,4岁后不断趋于完善,16岁时才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小孩的晕车症状比大人重,也更普遍。
靳玉学提醒说,孩子晕车,大一点的会诉说不舒服,静静地蜷缩在一旁,眼睛紧闭,双手紧抓座椅,并有恶心、呕吐、烦躁的表现。而婴幼儿不会说话,他们只能通过一些异常的举动来表示。比如手舞足蹈、哭闹、烦躁不安、出汗、呕吐、面色苍白、抓紧父母不松手等,此时父母应想到是晕车。如发现孩子有晕车症状,可以适当用力按压孩子大拇指和食指中间虎口处的合谷穴。此外乘车前,不要让宝宝吃得太饱、太油腻,也不要让他饿着肚子,上车前在孩子肚脐处贴片生姜,也可缓解晕车症状。“高质”比“低价”重要
既然晕车现象这么普遍,那么有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可以防止晕车现象的发生呢?采访中记者发现,眼下许多消费者由于对于晕车药缺乏必要的了解,在购买晕车药时往往倾向于选择价格便宜的药品。殊不知,市面上存在的低廉晕车药,多为镇痛止吐药,普遍含有刺激神经的成分,服用后往往易出现不“治”晕反致“晕”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悸、胃痛等不良反应,为旅途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靳玉学指出,对于晕车药的选购而言,“高质”比“低价”更重要。消费者应选择具有高效、健康、安全等优势的抗晕药品,譬如绿色晕车药飞赛乐。飞赛乐以盐酸苯环壬酯为主要成分,不仅抗晕效果显著;而且药效安全,完全克服了普通抗晕药所普遍具有的头晕、心悸等副作用,能确保晕车一族健康平安的畅享回家之旅。抗晕时间有讲究
目前,市面上的晕车药药效作用时间普遍较短,往往只能持续作用3-4小时。因此,许多晕车者在旅途中经常需要多次用药。如此,不仅增添了旅途的不便;而且,由于反复用药,间接增加了服药剂量,易加剧各种不良反应。
靳玉学提醒,目前,市面上抗晕时间最长的为以飞赛乐为代表的新一代晕车药:不仅能够持续抗晕12小时,而且全天服用剂量仅为2mg,用药量极少,药物在体内浓度非常低,而且,药物在体内无蓄积现象,大大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
但他也指出,许多晕车族都有过类似经历,出现晕车反应后,紧急服用抗晕药,但晕车的痛苦却不能立刻得到缓解。主要是因为一般抗晕药起效时间至少需要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因此晕车药最好要在上车前15至30分钟左右服用,以免延误最佳抗晕时机,增添不必要的痛苦。充足睡眠放松心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晕车症虽然很难根治,但并非不能克服。“和以前相比,晕动症现在变少了,就是因为交通越来越发达,大家经常坐车,逐渐就会适应。” 靳玉学说,生理上不能耐受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慢慢克服,严重的还可以做康复的训练。此外,出行前要休息好,有足够的睡眠,避免吃得过饱。晕车不是很严重的,可以带些话梅、柠檬等,晕车时吃一点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晕车比较严重的,可以请医生开一些神经镇静药物或抗胆碱、抗组胺药,坐车前一小时服用能减轻症状。
但是,有的人由于适应性差引起神经功能紊乱,甚至引起联想,就不只是生理的问题了。对此,靳玉学指出,那些闻到汽油味或看到车都会晕的人,心理作用更大。这部分人要克服晕车的毛病,就得摆脱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乘车前一定要心情放松,不要总觉得会晕车,以至于越想越害怕,由心理暗示诱发晕车。上车以后可以闭上眼睛,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处理减少,也能减轻失衡的感觉。如果还是晕车,最好进行心理辅导,排除心理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