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月12日电 去年年末,原红升办事处治安社区的张大爷一家高兴地点起了一万响的“麻雷子”,喜庆乔迁新居。
张大爷一家原来居住在老治安街,这里地势低洼,道路泥泞,很多居民家的窗台都低于外面路面,每遇雨季他们家中经常成为“重灾区”。如今,旧貌换新颜,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一户户居民喜迁新居,怎能不让人高兴呀。
据了解,伊春区有棚户区面积90万平方米,从2008年棚改项目启动以来,通过招商引资,现有省内、外10家企业参与开发改造13个地块棚户区。去年市政府为这个区下达的棚改任务是计划完成拆迁棚户区总户数为3300户,面积20万平方米,新建住宅面积30万平方米。截止到去年年末,拆迁完成了3312户,拆迁面积21.7万平方米,开工新建30.1万平方米。到年底交付使用28.7万平方米,已经全部完成全年的拆迁和建设任务。
为了确保棚改项目顺利实施,伊春区党政一班人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有关办法、规定。为使群众能够理解和支持棚改工作,伊春区突出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市区两级政府关于棚改政策和规定。印制了1000张市委书记许兆君和市长王爱文就棚户区改造工作致居民的一封信,向市民和有关工作人员发放《伊春区棚户区改造文件政策汇编》1000册。宣传覆盖面达到了100%,使棚改工作的意义、范围、办法、措施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他们还通过实施棚改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参与棚改,鼓励拆迁户早动迁,各街道、社区协助拆迁部门找准工作突破口,配合做好动迁户的思想工作和特困户的认定工作,对需要照顾的52户特困户给予了妥善安排。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关系,做好“钉子户”的动迁工作,并对无理要求的12户“钉子户”坚决依法强迁,保证了拆迁进度。
同时,他们加强了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棚改绿色通道”建设,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采取提前介入、现场办公等方式,积极主动地为棚改项目搞好服务。抽调有关人员组成了棚改项目检查督导组,采取经常性检查和专项督导相结合的办法,对棚改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及时堵塞,对出现的严重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解决,跟踪问效,直至把责任落靠,问题解决彻底为止。去年年初以来,市、区两级领导先后8次带队进行集中专项检查,现场为动迁户和开发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为做好特困居民的拆迁安置工作,对面积低于最低户型的特困户,区政府协调开发单位采取货币补偿的办法进行动迁,或采取廉租的形式解决特困户住房困难。由开发商与其签订租房协议,为其支付房租,并帮助寻找房源。在区政府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协调,安排资金353万元,购买并改造了3700平方米廉租房,第一批80户特困家庭已正式入住新居。名苑尚都、亿科傲城、天润华城和亲民小区1万平方米廉租房正在建设中,建成后还可安置200户特困群体,真正做到了让困难家庭搬得出、住得进,让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