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1月27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王乐/文
一年前,23岁的林城青年王新皓作为中国美术院校最高学府——鲁迅美术学院的高材生,手持毕业证书开始了新生活。他没有像多数同学一样借助鲁美的闪亮光环留在繁华的都市,而是毅然回到了家乡伊春,在一间小小的画室里帮助一群渴望走进艺术殿堂的林区孩子实现他们的理想,也实现着自己的创业路。父子两辈的理想
王新皓的艺术天赋来自于父亲王吉。自幼就喜欢绘画的父亲在16岁那年,贸然把自己的两幅作品寄给了鲁迅美术学院。那时的艺术类高等院校录取并不像现在一样必须通过高考录取,鲁美看中了他的绘画功底,同意录取他。可是因为爷爷的阻拦,父亲最终放弃了这个机会,这也成为父亲最遗憾的一件事。小新皓5岁时,姑姑结婚,买回两幅艺术画装饰房间,他翻来覆去看,还学着画,最后,这两幅画没能挂到姑姑的新房,却成了他画画的启蒙教材。家里每个人过生日,小新皓都认真地画一张贺卡。姑姑过生日,他画了一个带翅膀的小人,告诉姑姑:愿你在事业上越飞越高!年幼的王新皓对绘画表现出的浓厚兴趣令父亲欣喜:“儿子,希望你能实现爸爸的梦想!”在启蒙老师徐未来的画室里,留下了王新皓最初的学画记忆。别的孩子都是下了课就走,唯独王新皓坐得住板凳。冬天,王新皓穿着羽绒服坐在能看到哈气的画室里,画一会儿,搓搓手,连老师都为他的执著劲儿折服。上高中之后,文化成绩不错的王新皓下定了决心,要向艺术类高校进军,一辈子跟画画结缘。高三,为了提高绘画水平,他到沈阳拜师。上午8时开始上课,中午在画室简单吃一口饭,接着画。晚上9点,画室关门了,他和几名同学背上画夹,乘半个小时公汽,去沈阳火车站画素描。那些排队买票的、蜷在椅子上打盹的、乞讨的、售货的人,都是他的模特,经常画到凌晨3点多。有的人以为他是勤工俭学的大学生,称赞他画得好,掏出钱要买他的画。
细致的素描、淡雅的水粉画、大气的国画……十余年的学画生涯在勤奋中度过,2004年,他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鲁迅美术学院,专修国画专业,实现了父亲和自己两辈人的梦想! 4年的大学生活,王新皓更是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在画架前一坐就是一下午的“资深坐功”和魁梧的身材,让他在同学中得了个雅号——“大熊”。有一次,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精心绘制了一幅《簪花仕女图》。画上的女子婉约曼妙,眉宇之间满是古代仕女的温顺与羞涩,令老师和同学都拍手叫绝。他对这幅作品也很满意,将画订在了画室自己的创作台前。没几天,几位常来学校的“画探”相中了这幅画,让他出个价钱。王新皓实在不舍得这幅饱含心血的作品,婉言拒绝了。可一个月后的一个午后,当他像往日一样又坐在创作台前准备画画时,发现那副《簪花仕女图》不翼而飞。这也成了他在鲁美最伤心的一段记忆。
2008年,王新皓投入了紧张的毕业创作中。面对即将离别的母校,他的脑海里都是4年来同学之间的欢笑和情谊,想到大家即将各奔四方,沉甸甸的离别之情凝聚成了一幅《流走》:画上,3个同学和自己脸上挂满对未来的憧憬,紧牵的手则表达出不舍之情。这幅毕业作品在全校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为家乡孩子倾其所学
鲁迅美术学院的大红毕业证在手,多数同学都选择到首都去闯荡一条辉煌的艺术之路。大家都认为,干好了可以自己开画室,即使是在北京的一家私人画室工作,待遇也会很优厚。面对同学的招呼,王新皓迟迟没有表态。到北京发展固然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梦想,可是,回到家乡,难道就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他想起自己学画10余年间,父亲为了给他找一名优秀的美术老师四处奔波,想起自己到外地求学每一笔昂贵的费用……家乡还有许多像自己一样喜欢艺术的孩子,自己既然已经学有所成,是不是应该帮助更多的家乡孩子实现他们的理想?在征求了父母的意见后,王新皓毅然回到了家乡。他一边继续在家苦练画功,一边到伊春职业学院实习做美术教师。亲戚朋友对他父母说:这孩子,花了这么多钱供他出去了,怎么不在大城市发展?王新皓问父母:“我到现在还没有就业,你们失望吗?”父母笑了:“只要你自己心中有理想,并且努力去实现,我们就不会失望!”
父母的态度再次鼓励了王新皓,今年夏季,他借了朋友在北环路上的一处门市房,开办了“大雄画室”,开设儿童美术启蒙教育、漫画、初级、中级、高级和高考强化班,将自己10余年的学画心得结合在鲁美4年学到的专业知识,悉心传授给家乡的孩子。
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一双双认真的双手,王新皓再一次感觉自己回到家乡创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对刚入门的孩子,他先从趣味性强的简笔画入手,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对于有一定功底的中学生,他进行全面辅导;对于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他按照鲁美的录取标准,反复辅导……学生们都喜欢这个大哥哥一样的阳光男孩,盼望着也能像他一样,用画笔书写人生的感悟。
今年7月,一位母亲带着一名大男孩来到“大雄画室”,看到王新皓正在给学生上课,就默默地站在一旁倾听。下课后,她对王新皓说,男孩是她的儿子杨国星,今年23岁,正在吉林读高三,是个聋哑孩子,特别喜欢画画,准备报考美术院校,问王新皓能能为他做辅导。王新皓深受震撼,他仔仔细细地看了看男孩:瘦瘦的脸上,一双大眼睛与他对视,仿佛在说:别的孩子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王新皓提出想看看他的习作,看过后,王新皓说,这个学生我收了。从此,杨国星成了王新皓最上心的学生。一开始,他把要讲的内容输入到手机上,给杨国星看,然后再动手画。后来,他干脆把父亲的笔记本电脑带到了画室,作为跟杨国星的沟通工具。面对如此体贴入微的老师,杨国星一改刚来时的腼腆,经常露出笑脸,做出“OK”的手势,表示他听懂了。一个多月后,杨国星学校要开学了,他依依不舍地来向王新皓告别,并在笔记本上打下了一行字:“谢谢老师,寒假我还要来向你学画!”
随着画室学生的逐渐增多,加上为伊春职业学院艺术系学生讲课,王新皓的生活几乎没有闲暇,跟在北京打拼的同学通话时,谈起目前的生活,他觉得特别充实。看到我市百名大学生创业行动正式启动,王新皓开心地说,看样子,我已经响应号召,先行一步了。希望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