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寒月林场有片“野猪林”
http://yichun.dbw.cn   2009-11-12 10:09:33

  东北网伊春11月12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 于宝利杨巍本报记者杨秀梅华方芝/文

  在带岭林业局寒月林场的老门沟里,有成群上百的野猪出没,这些猪不伤人、不损毁庄稼、不给林地造成危害,为这里平添了一种原始生态的壮观景色。这是该场为发展特色养殖业,专门为野猪养殖户钟建设划出的生态养殖功能区。这些二代野猪散放林中,回到“祖先”居住地,吃食野草、野果,畅饮溪流山泉,在泥塘里打滚洗澡,在树干上蹭痒晒太阳,在自然中絮窝繁殖,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近日,记者乘车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带岭局寒月林场老门沟钟建设的野猪饲养基地,刚到沟口就见几十头油光锃亮的小猪正往山上跑。养猪人钟建设一边接待前来购买野猪的客人,一边照看山坡上四处拱着找食吃的小黑猪。在钟建设闲暇下来时,记者与他聊了起来,钟建设说他从小就爱进山打猎,自从国家下发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后,他便放下猎枪,做起了其他生意。2006年,看到别人都在养猪致富,他便萌生了养猪的想法,可是他看到不少人养猪因猪肉价格波动得太厉害,市场行情摸不准,不但没挣到钱还赔了不少钱。经过考察,他决定用在外地学到的养猪特长养野猪。他满怀信心回到林场。2007年初,在场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他投资40多万元,引进纯种野猪30多头,又从外地引进一代野猪40多头进行圈养。

  开始由于经验少,圈养野猪闹圈咬仗,有的猪被咬得遍体鳞伤。于是钟建设白天黑夜守在猪圈前看护,即使这样,每天都有破圈上山的野猪,钟建设非常担心跑到山里的野猪不会回来,可是渐渐地钟建设发现每到喂猪时间,上山的野猪就偷偷地回来抢食。于是钟建设就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让野猪顺其自然,破损的圈舍也不修了,有意逐个散放。每天中午、晚上喂食前敲响铁盆,铁盆声回荡在山林里,时间久了,只要铁盆声一响,野猪就从森林里跑回养猪场。钟建设说他养的这群猪饲养要求很高,一天两次定时投放玉米粒和黄豆饼,早上6点半喂食后,猪就开始自由活动;中午再敲响铁盆,听到“食堂”的钟声,猪争先恐后下山吃“大餐”,之后还要小憩一会儿,然后匆匆返回山里,晚上夕阳下山后一敲盆,猪群就自动下山进猪舍。钟建设高兴的对记者说,他的野猪养殖业发展得很快,养法独特,全凭自然绿色,市场独一份,效益非常好,现在由于这群猪的出现,野外的野猪也从四面八方赶来与它们厮混在一起,一些“好色”的公猪和猪群里不安分的母猪还会发生一些“艳史”,带回一群新一代杂交品种,“内引外联”的成功繁育,使猪的种群不断壮大,品种越来越优良。

  特种野猪肉风味浓郁醇香,肥肉鲜嫩不油腻,具有“三高一低”的营养优势,即蛋白质、氨基酸、亚油酸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亚油酸含量要比家猪高出2.5倍,而亚油酸是被科学界认为唯一的人体最重要和必须的脂肪酸,人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日常食物的摄取而获得的一种脂肪酸,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现在作为带岭局特色养殖业的重点发展大户,钟建设自豪地说:在养山野猪的这三年间,市场上猪肉价格起起落落,但山野猪的“身价”只涨不落,平均售价在每公斤70元左右。自前年饲养山野猪以来,已出栏130多头,销售收入近90万元,都销售到哈尔滨、绥化、佳木斯和本市各大知名酒店,现手中收购定单已超过300头,最贵的部位每公斤能卖130多元。现在许多人找到他要学养野猪技术,他毫不保留地将他学到的养猪技术教给他们,希望他们和自己一样一同走向致富之路。

  在钟建设的小院子里记者看到,停放着一台新本田和一台新松花江微型车,屋内摆着电视及电脑。钟建设告诉记者,现在他饲养野猪的情况和产销状况全由家里的电脑控制掌握。记者在和钟建设聊天时发现,钟建设不停的接听订购电话,现在正准备出售60余头野猪,产值将在45万元以上。现在怀孕母猪有20余头,明年养殖量要超过300头,仅老门沟的36林班难以放下这么多新“居民”,还要向55和56林班发展。

  钟建设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他的养殖场已完成了绿色养殖的第一步,在老门沟建了200多平方米的房舍,育蛙池里放养了冷水鱼,别墅式木屋、林中公园、森林“氧吧”、狩猎场等旅游配套设施明年内全部完成。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