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兴安塔 正文
生命的震撼
http://yichun.dbw.cn   2009-10-20 09:57:10

  东北网伊春10月20日讯

  我初到医院时,只觉得当一名医务工作者挺神气。每当推着术后病人走出手术室的时候,患者家属那焦急、尊敬的眼神,询问、感谢的话语,都让我感到很得意。而静下心来的时候,以往的病例便像演电影那样在我眼前一幕幕地上演,当年得意的感觉逐渐消失了,它被一种成熟的理念所代替。

  这些年我想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即便是名医,也没啥可神气的,因为你是人,不是神,你也有治不好的病,也有救不活的人……

  记得1990年12月份一个寒冷的夜晚,大约1时左右,我为一位术后患者点上最后一瓶药,回到值班室。这时,走廊里传来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直觉告诉我,又来重患了。一个男人背着一位40岁左右的男子进了诊室,受了重伤的男子面色惨白,呼吸困难,血压已在40毫米汞柱,处于休克状态,隆起的肚皮呈紫黑色。医生用穿刺针在他的腹腔内抽出了血液,证实他的腹腔内已有大量的积血。做术前准备的医嘱刚刚下达,急救药还没用完,病人的脉搏已经没了,呼吸也从弱到无,前后不到10分钟,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消失了,该人是从送粮的拖拉机上摔下来的,造成肝裂而死亡。那时,农民送粮常常是在年末的最后几天。因白天没排上号,他和大舅哥只好半夜送粮,两家的粮把车装得超高了,他坐在粮袋子上,大舅哥开车,天黑,路滑,道路不平,车子一摇晃,他便从车上摔下来了。

  在那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一走近传染科病房的时候,就能听到那个年轻的狂犬病患者发出的怪叫声。医护人员穿上防护衣,戴上口罩、手套,为他用上些缓解病情的药,看着患者母亲那挂满泪水的脸,我们也很无奈。

  对亲人的眷恋,对生存的渴望,在一位50岁的癌症患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自住院到病故仅3个月的时间,忍受着癌病的疼痛,坚持大小便自理,直到最后一天……

  目睹了这一切,我那颗浮躁的心逐渐平静下来,大脑皮层内那些过多的兴奋细胞也渐渐安稳起来。然而,对生命的责任却一次次地让我感到震撼,如果有来生,我还会选择救死扶伤这个职业。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刘群英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