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0月10日讯——王爱文市长假日约见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
10月6日,正值国庆、中秋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长假期间,市长王爱文利用休息时间,约见我国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博士生导师,就我市如何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受到很大的启发、启示和启迪,双方在很多问题上达成共识。
还是在我市举行“生态与健康”论坛时,王爱文市长就委托《人民日报》海外版资深记者鄂平玲同志在北京推荐介绍旅游方面的专家。就我市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问题进行探讨。鄂平玲回京后,就介绍了我国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博导,并约定国庆期间会面。非常凑巧的是魏小安老师竟出生在伊春,这让大家始料不及,十分惊喜,“亲不亲故乡人”。原来魏小安老师的父亲魏凯1948年湖南大学土木建筑系毕业后就分到东北林业总局,1951年又调到刚刚开发建设的伊春林务局任总工程师,1951年到1955年伊春的—些重要建筑都是他设计的,比如林科院、文化宫等。魏小安1952年出生在伊春,为了纪念他出生在小兴安岭,父亲给他起了“小安”这个名字。他妹妹1954年出生在伊春育林街,父亲就给她取名魏育林。他还有个哥哥,1950年出生在哈尔滨,名字叫魏林滨,有松花江、哈尔滨之意。1955年魏凯老先生调北京国家林业部林产工业设计院任总工程师,魏小安随父进京,读完小学,中学在清华附中就读,毕业时赶上“文革”,只好先下乡,后当工人,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他以优异成绩考进北京经济学院,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旅游局工作,然后于1986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1988年调入国家旅游局,先后任政策法规司、管理司和计划司司长,还是国家旅游局的新闻发言人。2003年这位专家学者型的领导干部离开了官场,专门从事旅游方面的研究。他每年有200多天的时间在外面跑,最多一年走了150多个城市,6年来他编辑和撰写的有关旅游方面的书籍就达40多本。我国现行的“五星级宾馆评选标准”、“旅游景区景点的管理办法”、“旅游市场开发条例”等法规性文件都是他在国家旅游局时亲自编写制定和组织推广的。他签名送给我们的旅游产业《创新与新商机》就是他最近出版并十分畅销的书籍。
由于都是故乡人,所以,爱文市长和他交谈的融洽顺畅夕王市长把家乡的基本情况、开发建设60多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发展变化向他作了介绍,并就如何发展伊春森林生态旅游向他提出了几个问题。魏小安老师性格直爽,快言快语,说话不兜圈子,不绕弯子,直来直去。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谈到生态建设时,魏小安提出,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哪个地方生态环境好,哪个地方就有发展的后劲。保护生态环境就具备了未来的发展潜力,而且这些潜力还在增值,关键是如何变成观实的生产力。辽宁本溪市是在: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因为空气污染,伊春也是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因为是森林掩映下的城市,是大森林里藏着的…座美丽城市。在谈到生态旅游的,他说,生态旅游概念很大,现在很多地方没有抓手,关键要把概念转化为产品。要把规划与策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在战略上有发展目标,也要在战术上有营销的办法+在浓到伊春旅游发展时,他说,关键是三点,一是要制定一个好的规划,一切按照规划办,不能私搭乱建,破坏原始景观;二是打造城市品牌,广告语要简单明快老百姓能知道、能看到,因为他们是旅游服务的对象,做到旅游观光出人气,休闲度假出财气,商务会展出品牌;三是要培养旅游的产业链和产业群,要让老百姓受益,这样他们就拥护你,做到跳出旅游说旅游,跳出城市看城市,跳出项目论项目。在谈到旅游宣传时,他强调,要向人们发出三类信息,第一类是品牌性信息,第一类是品牌性信息,告诉人们这个地方在那,怎么去;第二类是服务性信息,让人们决定来不来;第三类是后续性信息,让人们考虑能不能再来。通过宣传要改变人们农业社会旧的生活习惯,培养人们现代生活方式,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工作,在快乐中生活。
在交谈结束时,王爱文市长盛情邀请魏小安老师方便时衣锦还乡,常回家看看,并聘请他为我市经济技术顾问。魏小安老师愉快接受了邀请和聘任,并为我市旅游规划的编制献计出力,多做工作,方便时他将再到伊春考察讲学。整个交谈过程充满了乡情、友情和激情。曾在我市挂的原市委常委、副市长、现任国土资源部油汽研究中心主任赵先良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华景伟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资深记者鄂平玲同志交谈时在座。(伊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