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兴安塔 正文
见过毛主席的采金人
http://yichun.dbw.cn   2009-09-22 09:26:59

  东北网伊春9月22日讯

  1956年5月初的一天,阳光灿烂,春意盎然。晚间,职工大会会场座无虚席。刚从北京参加全国工业战线群英大会归来的李庆恩同志,由党委书记、矿长王修仁等领导陪同,在大会主席台上就座。

  在热烈的掌声中,李庆恩发表了讲话。他说:“同志们,首先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毛泽东主席接见了这次大会的代表,他老人家身体非常健康!”这时,台上台下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他告诉大家,参加接见的还有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并汇报了这次大会的盛况和主要精神。

  1956年4月,担任李希芝采金班生产组组长的李庆恩,经过民主评选和上级机关批准,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荣幸地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工业战线群英大会,这对当时处于低潮的黄金矿山来说,鼓舞巨大,影响深远。

  1915年10月,李庆恩出生于山东省莒南县,因家境贫寒,未能上学读书,16岁时闯关东。在“一两黄金武装一名兵”战斗口号的鼓舞下,他于1946年11月从鹤岗煤矿来到乌拉嘎金矿,开始在小结烈河采金,不久调到南沟分矿,后又调到团结沟分矿,与黄金生产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近30年。

  当时,乌拉嘎金矿是座砂金矿山,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产方式落后,全部是一锹一镐的手工作业,属于重体力劳动。矿山属于国家经营、集体性质,采金工人实行集体分红制,收入有多有少不固定。李庆恩来矿后,响应党的号召,热爱金矿,安心踏实,努力学习采金生产技术,很快掌握了一些手工采金技术,思想进步很快。1949年2月29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这座矿山早期又一批入党的采金人。

  李庆恩入党后,处处起带头作用,累活、险活他都干在头前,打镐、清溜、飞二台子、摇簸子,以及夏天的露天生产、冬天的地下作业,样样都难不住他,甚至弯腰抓起一把矿砂就能看出有无金苗。

  他积极响应矿里找矿探矿的号召,1951年2月春节刚过,就与班长李希芝等人,怀揣苞米面大饼子,肩扛锹镐,翻山越岭,到远离南沟分矿10多公里之外的腰乌拉嘎探矿。历经一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在一条大沟探出了含金品位较高的新矿源。这时,李希芝采金班也由10多人扩大到80多人,一时成为南沟分矿、乃至全局的生产重点,李庆恩也因此挑起了这个班生产组组长的重担。这个班不仅生产任务完成得好,而且在安全生产、民主管理、文化生活等方面搞得都好,被评为全局的模范采金班,其中李庆恩功不可没。

  由于受极左思潮影响,不少黄金矿山下马闭矿。1952年12月末,乌拉嘎金矿局机构缩编,由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领导下放地方经营,一时间大批干部调走,采金工人外流,黄金生产大幅度下降。李庆恩没有辜负党的培养教育,勤奋劳动,克服困难,渡过了暂时的难关。

  1955年3月,矿山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开发了新矿点——团结沟砂金分矿,含金品位极富,工人称出了“暴头”。李庆恩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为了便于生产与管理,1956年10月,李稀芝采金班一分为二,李庆恩以“满堂红”的票数被选为另一个采金班的班长。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1959年4月,从第一线优秀工人中选拔6名干部,担任分矿级的领导,李庆恩便是其中之一,被任命为全局重点分矿——团结沟分矿党支部副书记。仅一年时间,上级又决定这6名脱产干部全部返回生产岗位,李庆恩听从党的安排,能上能下,能官能民,无怨无悔。

  1960年3月,团结沟分矿各金班重新组合为7个采金队,李庆恩得票率最高,担任团结沟分矿第一采金生产队队长。

  李庆恩先后担任班长、队长的12年中,始终保持着一个大班的地位,采金工人都在30人以上。在完成黄金生产任务、组织拉沟探矿、安全生产、技术革新等方面都做出了榜样。他当了班(队)长之后,仍坚持劳动,与工友们同甘共苦,账目按月公布,自己从不多拿报酬,深受工人们的信赖和尊敬。他戒骄戒躁,保持荣誉,全局的光荣榜上几乎年年有名。

  他领导的班(队)既出产量、出经验,又出人才。上世纪70年代初,连续5年被评为伊春市劳动模范和乌拉嘎金矿第一位当选为省第五届人大代表的李会令同志,就出自李庆恩领导的集体。

  1967年6月,随着团结沟岩金生产的开发,使得面临困境的黄金小镇又沸腾了起来。之后,团结沟分矿7个采金队全部解体,采金工人全部转为全民所有制,青年工人走上采场、选厂、机修、运输等技术工种岗位。

  1973年12月,李庆恩怀着十分喜悦和欣慰的心情,向组织递交了退休申请。后经上级批准,享受建国前老干部待遇。

  1994年4月,李庆恩走完了他79岁的人生之路,长眠于金山脚下、乌拉嘎河畔。

  2008年1月,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冶金人物志·黄金卷》,将李庆恩收录在第486至488页之中,他的感人事迹永载黄金行业史册。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姜玲 金凤 姜义仁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