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兴安塔 正文
放歌祖国
http://yichun.dbw.cn   2009-09-22 09:26:14

  东北网伊春9月22日讯——盛军诗作旋律摭拾

  没有经历过严冬的人,怎么会深刻体味春天的温暖?没有经历过夏天的人,怎么会熟稔炽热的内涵?

  盛军,一位耄耋而又可敬的诗人,几近戎马一生。他还是个毛头孩子的时候,就扛着比自己高不多少的“三八式”随大军南下,从大东北挺进到大西南,在隆隆的炮声中,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那时,他满噙热泪亲吻五星红旗,那是一个南征北战的老兵的激动。不久,又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在“三千里江山”上“保家卫国”。同样,当志愿军胜利归国那一刻,他向亲爱的祖国行一个庄严的军礼:祖国,你好!那是新中国赤子的爱心释放。

  盛军,这位从硝烟中走出来的诗人,是打着竹板走向诗坛的。即使脱去戎装步入建设者的行列,他的心也仿佛在解放军的大学校里,似乎是战斗生涯的延伸。然而,当建设工地的灯火取代远去的炮火的时候,他将作为进军号的诗歌转换为推动建设热情的鼓点。这些,都缘于他对战友的怀念,缘于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缘于他对中华的关爱情怀。

  爱我中华,为祖国歌唱,是盛军近60年诗歌创作的主题,放歌祖国是他诗歌的昂扬的旋律。从新中国第一声礼炮的欢呼,到改革开放及伟大复兴的礼赞,盛军总是与时俱进地高唱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民族团结好。与其说盛军酷爱诗歌,不如说盛军对祖国爱得如醉如痴。诗人像一只感恩的报春鸟,不知疲倦地为神州长鸣。

  “鲲鹏展翅大风呼,碧海金川托日出。红旗猎猎鼓角奋,凯歌高唱英雄赋。乾坤再造群新程,十亿人民同为伍。神州频添岁月美,天朝瑞气满宏图。”建国40周年时,盛军作《鲲鹏赋》为祖国祝寿。建国45周年,盛军又挥毫:“江山瑞气昭诗笔,百花绽开竞比奇。华夏儿女庆华诞,赫赫新功上红旗。”他为祖国的日新月异而感到喜悦,将爱情转化为诗情:“华夏之光照四海,东天高悬日一轮。开元锣鼓鸣盛世,美酒斟来第一春。”本不会饮酒的他,也似当年老杜“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那么豪情一番。建国55周年,盛军撰长诗《十月祝酒歌》,他热烈而挚爱的“与十月相拥”、“十月”作为祖国的形象,被诗人融进13亿人的爱国情愫,十月的号角,十月的憧憬,十月的脚步,十月的舞台,十月的歌声,将朝气蓬勃、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一幅幅共和国“春江花月夜”的画图,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深感自豪并增强使命感。而今,迎庆新中国60岁生日,盛军更是心潮逐浪,作《五唱大中华》,满腔热情地歌颂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热烈而激情地拥抱祖国的未来,它犹如爱国主义与时代精神汇聚的感情瀑布,一泻千里,奔腾澎湃……

  我们也许不去重温马雅科夫斯基,也未必再去翻阅聂鲁达和何塞·马蒂的诗章,倘若去寻找一颗赤子心,那就不妨去读读这位老人的诗作,这里有热爱,也有忠诚,它们可以说是诗人爱国情愫的迸发,更可以说是诗人将忠诚、热爱、感恩交织酿造出来的牛奶和血,以及用它们浇灌而勃勃生长、捧给祖国母亲的一束束康乃馨。

  不经过战火的人,很难体会生活的可贵;不经历辛苦劳作的人,难以珍惜金色的果实。盛军是战士诗人,是建设者诗人,他与新中国共命运,与中华大地同呼吸,热爱成了他歌吟的不竭动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盛军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也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因此,他的诸多诗作具有史诗意义。也许他的诗歌还有“快板”的胎味儿,甚至还不为一些青年读者所熟知,但是,它们至少让经历过严冬和酷爱诗歌的人的哲学体验得到升华,让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者的感情同它们一道抒发,让一些探寻共和国前进奥秘的青年人寻到路标,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为祖国歌唱,放歌祖国,诗歌当为先声。属于历史的诗歌,大都如此。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冯忠山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