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兴安塔 正文
看老外
http://yichun.dbw.cn   2009-09-15 14:51:01

  东北网伊春9月15日讯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为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林业局成立了金元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把经济触角伸向国内、国外,做起了买卖,林业局大门洞开,人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公司主要经销原木、板材、家具、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山特产品、农副产品等,由于刚开始做买卖,经验不足,产品单一,价格掌握得不准,常常卖不上好价钱,后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搞起了市场营销战略,公司运营状况逐渐好转,变被动为主动,稳固地占领了一些市场,在大中城市有了生存和落脚之地。

  生意红火,眼界大开,公司把眼光瞄向了对岸的俄罗斯。那时“两危”(资源危机、经济危困)还在影响着林区的发展,出现了富余劳力,公司试探着与俄方接触,准备搞劳务输出,到俄罗斯从事木材生产作业。经过几轮谈判,终于达成协议,俄方准备派员到林业局做实地考察,看我方是否具备生产开采实力。为做好接待工作,林业局做了周密系统的安排,确保万无一失。从会谈场所的布置,到住宿、饮食、行走路线,都做了精心挑选。

  听说俄罗斯人要来,大家都兴奋异常,每天谈论的话题都是俄罗斯的事和人,猜测、想像着俄罗斯人的模样和他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争论着俄罗斯男人是不是见着女人就撵,这些话题看似可笑,但人们争得面红耳赤,都觉得自己说得对。3月中旬,天气渐渐变暖,有了春天的气息。俄罗斯人乘坐的车刚刚驶进林业局办公楼前,就被观看的人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尽管负责维持秩序的公安干警使足了劲儿,现场还是显得比较乱,人们争先恐后地想看看老外的尊容。俄罗斯人下了车,打个照面就走进了办公楼,着实没让人看清,多少有些遗憾。内情人提供情报,说俄罗斯人中午要在林业局招待所就餐,于是,从林业局办公楼到招待所的路上全都站满了人,整条路不过百米,被人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中午11点多,在市领导和林业局领导的陪同下,俄罗斯人向招待所走来,人们沸腾了,都想看看俄罗斯人的真面目。他们并不拘谨,频频向围观的人们挥手,像是在感谢大家的热烈欢迎和热情好客。俄罗斯人步入了招待所大厅,可人们还不肯散去,守候在宾馆旁,等待着俄罗斯人饭后入住,好再一次看看他们的容貌。这几个俄罗斯人是幸运的,他们受到了最高礼仪的接待,小城人对其印象特深,他们再来时一定会被认出。

  头一次见到老外,感到新鲜又刺激,觉得外国人长得好玩,仿佛天外来客。参加工作后,出远门的机会多了,到大城市的机会也多了,随时都能见到老外的身影,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等,都从身旁走过,没有人再去关注他们,没有人为了看到他们而守在路旁久久不愿离去。其实,中国历来都是外国人喜欢光顾的地方,丝绸之路、海上之路打开了国门,不少朝代都有外国使者来访。

  林区的发展也吸引了老外的目光,他们来这里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有的谈生意、做买卖,有的休闲度假,有的观光旅游,人们看老外已不再感到新奇,感觉很平常,毕竟我们的国家强盛了,来的客人多了,我们的见识也广了,有时老外就住在自家的旅馆里,和他们零距离接触,促膝交谈。世界是个地球村,住在村里的人其实感觉都一样,因为邻居间的友谊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共同的理想信念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王铁成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