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8月26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 杨旭辉见习记者王葱郁/文
“从小处言,人的一生不穿上绿军装,不走一回从军路,感觉缺少点儿什么;从大处说,作为当代青年,更应该懂得舍小家顾大家的道理。”说这话的人叫李志强,是伊春市消防支队伊春区大队特勤中队的一名学员,入伍以来,他刻苦训练、钻研专业技能,敢打敢拼、英勇顽强,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一代军人的风采。理想要靠行动实现
初识李志强,给人的印象是憨厚朴实、帅气十足。1984年5月,李志强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家中兄弟三人,他是长子。李志强从小就崇拜军人,每当看见穿军装的人从他眼前走过,绿色的军装、闪亮的军徽、潇洒的军姿,这个时候男儿的热血在他心中不断地升腾,他梦想将来当一名军人。
200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通信与网络安全工程专业。虽然没能进入他理想的军校,但军人的梦在他的心中从未泯灭过。
2008年大学毕业时,同学们大多选择了都市,有的还准备出国或考研。然而,李志强却做出了一个无悔的抉择,毅然选择参军入伍,投身军营。听说他要从戎,有些人认为他没这个必要。也有亲戚上门劝说,读了十几年书,如今大学毕业不上班赚钱,怎么还要去部队呢?这些言论都没有动摇李志强的信念,反倒更加坚定了他献身军营的意志。
在通过各项体检和测试后,他终于穿上梦寐以求的军装,那一刻,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心里再次立下誓言,一定要对得起这身军装。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2008年9月——2009年1月在天津警官培训基地为期4个月的培训中,李志强以每科优秀的成绩获得了优秀学员证书。2009年2月,被分配到伊春消防支队特勤中队。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他在大学所学的是通信与网络安全工程专业,被分配到机关工作,主要负责支队网络管理。
消防部队担负着公安消防保卫和社会抢险救援的双重职能,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是一支同火灾作斗争的军事化、专业化队伍,保卫国家经济建设,保护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战斗的第一线就是在基层,基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作为一名地方大学生直接入伍进入消防部队的学员,他觉得自己身上最缺乏的就是那股当兵的劲。抱着这些想法,他放弃了在机关工作,主动申请到基层去。
为了较快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平时他严格要求自己,训练格外刻苦,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训练科目及训练强度进行调整和加压,还经常虚心地向业务水平好的老兵们请教,使自己的业务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此外,他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把自己入伍时带来的有关书籍拿出来温习,加强学习。摸爬滚打、文化学习、站岗执勤……给了他一份同龄人所体味不到的充实。生死考验写忠诚
2009年4月27日,沾河伊南河过界草甸森林大火蔓延到了伊春,威胁着部分林场(所)和城镇的安全。火灾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而此时李志强的心情也难以平静,伊春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他第二故乡的人民做些事情,他立即找到教导员请战,要求到火场一线去。
当天,友好区消防大队奉命到岭峰林场扑救火灾,该大队全体官兵连同车辆全部上山堵截山火的进一步蔓延,致使友好区内执勤战备力量薄弱。为此,伊春市消防支队调集特勤中队的部分官兵和消防车赶赴友好驻守,李志强奉命带队。在友好驻守期间,他白天和战士们一样站岗执勤,夜晚还要查岗查哨,每天的睡眠不足4小时。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非常时期不仅担负着战士的职责,还得提前进入干部的角色,跟随李志强驻守友好的战士们都竖起了大拇指。在友好区驻守的7天里,李志强很好地完成了各项防灭火任务,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
5月4日,由于扑救山火前线紧张,接到教导员杨旭辉的命令,李志强带领的驻守队伍赶赴岭峰林场。当时岭峰林场风力达六七级,火势凶猛。李志强不顾一路奔波的疲惫,根据领导指示和火场形势果断下达命令及时展开战斗,布置水枪阵地,与熊熊燃烧的烈火进行殊死的搏斗。他身先士卒,有危险的地方总是拿着水枪冲在最前线。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苦战斗,及时消灭了林场附近多处具有严重威胁的火点,阻碍了火势的进一步蔓延,为夺取岭峰林场保卫战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5月6日12时35分左右,在春明支线3000米的林缘地带,又出现了多处起火点,在五六级的风力下,火势迅速向树林深处烧出了四五十米。李志强在教导员杨旭辉的带领下,迎着火头冲了上去,一场“人火大战”开始了。烈日下,漫天的烟尘、熊熊的烈火中,李志强的身影不停地穿梭在林间,他拿着水枪带着一名战斗员对着火头左右横扫,及时将迅猛的火头压下,滚烫的火星不停地飞溅到裸露的脸上、脖子上,他仍然义无反顾地朝树林深处冲去。树林里沼泽四布,他带领战士们乘胜追击,消灭了来势凶猛的烈火。为了保证山火不过路,官兵们风餐露宿,火场阵地昼夜温差特别大,晚间几个人挤在一辆消防车内取暖,没有丝毫的懈怠。李志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虽然自身衣物单薄,但执意将有暖风的消防车让给战士执勤战备,自己留守在简陋的消防车内过夜。
李志强以前没有参加过森林火灾的扑救,即使是城镇火灾的扑救经验也不过四五起。但他认为,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保护国家的财产,保卫人民的生命安全,只要能做到这些,他可以流血、流汗,甚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就是凭着这股子韧劲,他在灭火过程中都是身先士卒,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不到一年兵龄的消防战士在近半个月扑救山火的日子里,和战友们一起冲锋陷阵、摸爬滚打,参战消灭火头10余处,共3000余延长米,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火焰,哪里就是他的战场。他也因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荣立个人三等功。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李志强的学习、训练更加刻苦,他想让自己的素质再提升一步,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战中,他觉得成长成才的关键不在于岗位大小,而在于能不能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做事情,能不能付出比常人更艰辛的努力,克服困难。每一次参加灭火救援战斗,他都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出色地完成灭火工作。在危险关头,他心里想到的首先是群众;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2009年7月10日,在一次扑救民房火灾中,他为了保护老百姓的财产,脸部被大火烧伤了,年轻英俊的脸上留下了一片伤痕,他没有因此消沉下去,伤势稳定后马上投入到工作中,消防队伍里依旧有一个阳光灿烂的笑脸。当问他当兵累不累的时候,李志强说:“既然选择了投笔从戎,就意味着选择了付出和奉献;既然选择了消防事业,就意味着更多的放弃和牺牲,成为军人圆了我儿时的梦想,投身军营,矢志消防,我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