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不畏艰辛 勇闯市场
http://yichun.dbw.cn   2009-08-21 09:33:57

  东北网伊春8月21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记者华方芝/文

  事业是靠胆识闯出来的,经济是靠能力发展的。翠峦区三亚养猪场的黄平,这个从几百元钱发展到坐拥70余万资产的企业家,就是靠胆识和能力及诚实守信的经商理念得到了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多次被评为“文明业户”、全区“一帮一”助学先进个人等殊荣。

  近日,记者采访了黄平。今年38岁的黄平向记者谈起了他做生意的酸甜苦辣。当年18岁、只有初中文化的他,用家里全部积蓄300元钱在原翠峦区广益楼市场开了一个10多平方米的小商店。当时由于淡季顾客少,旺季商品室内又装不下,商店发展得不好。于是黄平又在小店西侧开了一个小吃部,两边忙碌以增加收入。一天下来,又忙又累。尽管这样,一心想发展壮大的黄平在干中学,学中干,经营之余常和有经验的商贩在一起谈经论道,有空就找同行们交流。这样一干就是4年,这期间,黄平靠自己的勤奋积累了第一桶金。2004年,已经结婚的黄平决定扩大产业,经过对翠峦区消费特点和消费水平的考察,黄平和妻子决定关停小吃部,把全部精力集中到经营新、奇、特的小商品上来。黄平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原商业局房产开发区购置了一套三层楼的商品房,营业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开办了美容院、商品城、影视厅,从业人员达10人,其中安置下岗职工就业6人。由于他诚实守信,所以很受经商伙伴的敬重,朋友们纷纷为他出谋划策。遇到困难时,也都纷纷在信息、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自开张以来,买卖兴隆,事业一天天像滚雪球似的壮大起来。

  黄平在日常经营中注重货真价实,不让顾客吃亏上当,只要消费者感到买的商品不满意,随时都可以退货。此外,他严把进货关,每次去外地进货时都亲自验货,从不让假、冒、伪、劣商品在商行里出现。加之他要求每个从业人员都要热情对待顾客,不允许顶撞顾客,他的生意越来越好。

  黄平富了不忘回报社会,不忘回报家乡。他得知有特困学生濒临辍学,就主动到区第二小学和区第二中学进行走访,与特困学生结成助学对子。区第二中学初一(6)班刘亚楠同学父亲病故,母亲没有生活来源,黄平资助她上学,从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帮助,2002年,刘亚楠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庆铁人学校。2001年儿童节那天,他又出资2000余元为区第二小学的特困学生送去了学习用具和凉鞋等生活用品。在2003年区工商联开展的第二轮“一帮一”助学活动中,他又与第二小学的徐阔和刘小燕结成帮扶对子。目前共为特困生捐助资金7000余元,学习用品2000余元。他在2003年区工商联“一帮一”助学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助学标兵。近几年他共为公益事业捐资1万余元,捐助赈灾款5000余元。2008年春节,黄平在最困难时还不忘贫困家庭的孩子,花1000多元钱为12名家庭贫困的孩子购买了羽绒服,每年春节黄平都带上慰问品到区敬老院慰问老人。

  2007年,黄平的事业陷入了低谷。那年他投资10万余元办起了养貉及狐狸场,当时购买了种貉50只、狐狸30只,当发展到300只准备出售时,市场价格突然下降。当时购买种貉的价格是每只800—1000元,没想到却降到每只100多元,当年损失30余万元。貉子宰杀没了,看着空空的场房,黄平眼里留下了泪水。怎么办?认输,还是打拼?正当他在十字路口徘徊时,市场猪肉价格暴涨,毛猪价格每公斤达6元多,黄平又投资20万元,购买200余头种猪,开始养猪。为了掌握猪的习性及生病原因,黄平特意到哈尔滨的一家大型养猪场聘请了一位兽医,黄平每天都吃住在养猪场。正当黄平对养猪事业充满信心时,一个更大的打击来了,没等黄平养的猪出栏,生猪价格大幅下降,当年他又亏损30万元。家人见此都劝他赶紧卖猪停产,减少损失。正当黄平因资金紧张准备放弃时,翠峦区领导找到黄平,并帮助黄平贷款30万元。看到有政府的帮助,黄平有了更大的信心,将翠峦另一家养猪场兼并,扩大养殖规模,终于熬过了当时的困难期。目前,黄平的养殖场养猪1000余头,而黄平自己已经掌握了养猪技术,猪得了什么病,黄平一看就知道,给猪打疫苗、接生等都由黄平自己做。采访结束时,黄平高兴的告诉记者,今年年底他的养猪场预计出栏1000头猪,可获利20万元。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