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兴安塔 正文
鱼趣
http://yichun.dbw.cn   2009-08-18 14:54:02

  东北网伊春8月18日讯

  小时候,我家住在鸭绿江边,大姨妈家的奎儿表哥常去江里钓鱼、摸鱼,我就跟着看热闹。表哥的水性好,多深的地方他都敢游,让我十分羡慕。有一次,他要拉我下水学游泳,我哭着喊着不愿意,回家向大姨妈告了他一状。大姨妈听后非常生气,狠狠打了表哥一顿,并告诉他我天生胆小怕水,以后不要带我到江边去。可是我没有记性,表哥不领我也赖着跟他走,因为我爱看表哥钓或摸到鱼后的那种满足和快乐,梦想有一天我也能体验到他那样的感受。

  1953年,我们家搬到了乌马河。这里虽然没有大江,但在家的东面和北面各有一条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花红柳绿,一派原生态的景观。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既是同学又是邻居的有志来家找我,说北大河的鱼非常多,邀我和他一起去捞鱼。当得知我不会游泳又怕水时,他说去河汊里捞,那里水浅,小鱼又多,不会出危险。于是,有志扛着细眼的小抬网,我拎着一只水桶来到了北大河。

  果然,在一个宽不足10米、长不足50米的河汊里,水只有没膝深,眼见着小鱼在水里游动。我顿时忘记了害怕,与有志下水后便展开抬网,在他的指导下执网行走。当见到第一网捞出的数十条小鱼时,我感觉有一种冲动的愉悦涌上心头,但说不清这种愉悦是来自抬鱼的过程,还是来自抬到鱼的结果。就这样,我们在水中往返数次,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已经抬了半水桶的鱼。

  回到家,见到还在活蹦乱跳的小鱼,母亲显得特别高兴。她说自从来到林区后,还是第一次看到鲜活的鱼儿,只可惜小了些,收拾起来很费时间。

  母亲的话,让我想起在河边的时候,曾看见几个大人钓到“柳根儿”、“川丁子”等好几种鱼,每条都有一多长。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母亲钓到大一点儿的鱼。我用平时积攒的钱置全了鱼竿、鱼线、鱼钩等钓具,挖了不少蚯蚓,在一个星期天,我又一次来到了北大河。

  在一片沙滩上,我比照大人的样子上饵、甩钩,眼睛盯着水面,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当鱼咬钩的抖动通过鱼线和鱼竿传到我手中时,我大脑里毫无思索的过程,本能地用力将咬住钩的一条10多厘米长的鱼扯到岸上。此时,我似乎完成了重大使命,身心无比舒畅,比考试得了满分还要惬意。那一天,我钓到了20多条鱼,得到了母亲的赞赏。

  看到我一脸的得意,一旁的二弟既羡慕又嫉妒。第二天,他也买了一套鱼具,放学后缠着我去钓鱼。母亲说他是个猴性子,钓不了鱼。他不服气,非要和我比个高低不可。

  到了河边,他学着我的样子,上饵、甩钩,不眨眼地望着鱼漂儿。只要鱼漂儿一动他就起钩,反反复复老半天,也没钓到一条鱼,而我的鱼篓里已经有10多条鱼了。这时候,二弟泄气了。他把鱼钩甩在河里,把鱼竿往岸边一插,到树林里摘山丁子去了。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二弟忽然发现他的鱼竿倒在河里,离岸边有30多厘米远。他伸手去抓鱼竿,不小心滑进河里。他不会水,抓着鱼竿直扑腾。等把他和鱼竿扯上岸来时,我惊呆了:只见二弟的鱼钩上钩着一条0.25公斤多重的鲇鱼。二弟不顾满身的泥水,捧着鱼直蹦高。嘴里喊着:“我钓了一条大鱼,我也能孝顺妈妈了!”原来,是那条鲇鱼把鱼竿拽倒在河里……

  参加工作以后,很少有机会再去大河钓鱼。听人说,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河里的鱼越来越少了。

  一年秋末,我到山上看望岳父一家人。15岁的内弟对我说,现在正是“震”鱼的季节。他和我穿上用胶皮做的防水裤,拿着大锤、撬棍和笊篱,来到离家不远的大河边。此时的室外温度已降到零下,河水中能见到零散的冰凌。沿着河的东岸,有许多大石头一半淹在水中,一半露在外面。内弟说,由于河水的冲涮,石头下的泥沙被水带走,只有稀疏的鹅卵石支撑着石头,里面有许多空隙。天气一变冷,岸边浅水区的温度要比深水区高,许多鱼白天都停留在大石头下面。

  下水后,内弟抡起18磅的大锤朝着石头猛砸了几下,接着用撬棍上下撬动石头。这时,随着被石头挤压出的水花,几条一多长的鱼似喝醉了酒,翻着肚皮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看来它们是被石头的冲击波震晕了,暂时失去了知觉。我连忙拿起笊篱,迅速把鱼捞起放好,接着朝下一块石头走去……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阎洪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