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7月17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 龙威记者王玉梅见习记者吕谡/文
7月3日,市政府发出《关于防涝抗低温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的紧急通知》后,全市各地广大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打响了“强管理、抢积温、促丰产”的集中行动战役。15日,记者在农业部门获悉,目前该项行动已取得初步成效。异常气象条件造成严重影响
今春以来,连续不断的自然灾害给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4月低温多雨导致春季整地、始播期拖后,5月持续高温少雨又导致农田出现严重旱情,特别是6月份,一个月内25天降雨,降水异常偏多,气温持续偏低,光照明显不足,月降水量209.4毫米,比历年同期多108.3毫米,超出1倍多;日平均气温15.7℃,比历年同期低1.9℃,减少积温57℃;平均日照时数139.9小时,比历年同期少99.4小时。进入7月份后,不良气象条件仍然持续,7月上旬仍然低温寡照,平均气温19.5℃,比历年同期低1.1℃,又减少积温11℃;平均日照时数68.6小时,比历年同期少6.2小时。
不利的气象条件给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农田持水饱和,很大一部分地块发生严重内涝,并且出现许多明水地块,农作物整体生育进程延迟,局地持续低温演变为延迟性冷害。黑木耳成熟后不能及时采收而流耳或采收后不干而霉烂,其它多种经营作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受不利气候影响,农作物长势明显不如往年,全市农作物普遍存在秧苗滞长、生育期拖后等问题,对今年的农业收成产生严重影响。全市迅速展开抗灾自救行动
面对灾情,市政府发出了《关于防涝抗低温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的紧急通知》,迅速启动了农业重大灾情防治应急预案,组织专家会商、制定下发技术指导意见、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抗灾一线督促指导、做好舆论宣传等一系列措施,迅速掀起了一场以“强管理、抢积温、促丰产”的集中行动。在行动中,各级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统一指挥,估计充分、行动积极,精心组织、措施有力,使防涝抗低温加强田间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抗灾自救行动中,林管局副管局长程洪胜多次听取市农委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对全市抗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多次深入抗灾第一线,在指挥防汛工作的同时,指导农业抗灾工作。7月7日,程洪胜到市农委检查指导抗灾工作,还了解伊农网“抗内涝,抢积温,加强作物田间管理专题”的制作及12316“三农”热线运行情况。市农委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对当前气象条件、农作物长势进行会商,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涝情和苗情变化,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农业防洪除涝加强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意见》,并组织强有力干部和技术人员组成3个指导组,深入到抗低温促生长强管理第一线,面对面地为农民和职工群众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同时督导基层开展工作。各新闻媒体也开辟专栏,积极报道各地好经验、好做法。
当前,各地对发生的洪涝和内涝农田、被水浸泡的黑木耳、五味子等生产受灾项目,积极组织人力、机械、物资、资金进行抢险救灾。截至7月15日,全市共投入农业排涝资金2513万元,日出动人力2.3万人次,投入抗灾机械3360台套,水泵1842台,抢挖排水沟渠23万延长米,排除田间积水42万亩,抢捞黑木耳1800万袋。铁力市投入防洪排涝资金477万元,购置排涝设备3360台套,平均日出动人力9700人次,动用排水设备1842台套;嘉荫县采取挖沟排水、机泵强排以及挖沉井等形式,排水散墒,为农作物生长创造条件,全县共挖排水沟7900延长米,挖各种沉水井121个;金山屯区为受涝的金峰村修建排水沟2000延长米,铺设涵管两处,全面解决了该村农田内涝难题;友好区中心林场黑木耳栽培大户卢思宇受灾后,中心林场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和天保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帮助观测水位,组织人员打捞菌袋,由于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10万袋菌袋只被冲走了1000余袋,其余的被完好保留下来。
目前我市各地正全面动员,快速行动,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战低温,加强田间管理,加快作物生育进程,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截至7月15日,全市一遍铲趟基本结束,二遍铲趟已经过半,南部有些地块已开始三遍铲趟。现全市已追肥189.4万亩,其中旱田142万亩,水田47.4万亩。在加强作物病害防控工作方面,各地已把病虫草害防控纳入了重要日程,加强各类病虫害预警预报,制定了防控预案,尤其是加强对玉米螟、水稻二化螟、稻瘟病和大豆根部病害、棚黄瓜霜霉病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控,强化指导服务,积极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力争将生物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针对部分地块草荒的问题,目前各地正抢抓晴好天气,组织人力、机械突击除草,现全市已拿大草101万亩。通过前段战低温、抢积温、强管理等措施的实施,全市农作物苗情普遍向好的方向发展。各地对于过水的黑木耳、香菇等菌袋普遍进行了及时清洁整理。冲洗掉菌袋上的泥浆等杂质,对场地进行消毒、重新排场,并抓住晴好天气,及时采摘晾晒,防止流耳和霉烂。根据当前时晴时雨的天气状况,南岔区等地还采取了在晾晒架上增加遮雨棚方式,努力减少损失,提高产量,保证质量。同时,各地还认真抓好秋木耳生产,加强养菌期管理,培育粗壮菌丝,及时催芽处理,防止杂菌污染,做好摆放前的各项生产准备。目前,全市已清理水浸菌袋1519万袋、场地消毒223万平方米、重新排场1300万袋、抢收黑木耳899吨。
目前,不良的气象条件仍在继续,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生产仍然面临着严峻考验。市政府要求,把防内涝、战低温、促早熟、强管理、加快秧苗提档升级作为当前农业生产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研究部署、督促落实,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遇到的困难,全市农业广大干部和群众要树立常年抗灾思想,强化作物中后期管理,引导受灾群众广辟就业增收渠道,促进农业和多种经营增产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