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科技新闻 正文
管防结合控制玉米病害发生
http://yichun.dbw.cn   2009-07-14 09:12:24

  东北网伊春7月14日讯(朱瑞玮)受近期连续降雨和低温寡照影响,我市玉米生长势弱,抵抗力下降,病菌容易侵入并造成为害。威胁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是玉米顶腐病和大斑病、小斑病。因此,结合田间管理,积极做好防病抗灾夺丰收工作,管防结合,控制玉米病害发生。

  一、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控制病害。集中组织力量,采取积极措施,迅速疏通田间沟渠,排除田间积水,以最快的速度缩短农作物受淹时间,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增强根系活力。及时扶正倒伏秧苗,促进玉米健康生长。加快铲趟进度,及时追肥,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轻发病程度。及时深入农田、农户进行病害的防治技术指导,确保防治措施到位。7月份重点排涝保苗及玉米顶腐病的防治,8月份做好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防治工作。

  二、准确掌握病情,对症用药防治。

  1、玉米顶腐病。苗期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茎基部变黑、叶片皱缩扭曲,重病苗枯萎死亡。中后期叶茎部腐烂只剩下主脉,新长出的叶片顶端腐烂,叶尖枯死。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液,或2%菌克毒克水剂250倍液喷雾。可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将喷头拧下,对准玉米心叶从上至下喷灌,每株玉米喷施50毫升药液。

  2、玉米大斑病。被害叶先产生退绿病斑或小椭圆形黄色斑点,后沿叶脉扩大成长条状,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防治方法:用阿米西达1500-2000倍,或使百克1500-2000倍喷雾。

  3、玉米小斑病。发生在中后期,被害叶片,病斑呈椭圆或近长方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防治方法:可采用50%多菌灵可湿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500—8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共喷2—3次。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