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铁力呼兰河大桥事故抢险纪
http://yichun.dbw.cn   2009-07-08 14:52:53

  东北网伊春7月8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记者肖民弼张桃文张恩普摄影

  6月29日2时34分许,铁力市呼兰河大桥事故发生后,造成数辆机动车落入水中,落水者生死不明。

  “全市各部门立即行动,启动紧急抢险预案,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人!”铁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闻听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靠前指挥,第一时间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成立铁力市抢险救援领导机构,周密部署,统一安排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一时间,铁力市消防、公安、武警、森警、交通、医疗……军、警、民迅速行动起来,联合奋战,展开一场生命大营救。

  伊春市委书记许兆君、市长王爱文得到事故汇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并明确指示:1.迅速组织力量,全力抢险。领导要迅速赶赴事故现场靠前指挥,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救。2.把救人作为第一位任务,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落水人员,打捞落水车辆,确保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不允许再出现一人、一车落水。3.搞好事故调查。全面调查事故原因,迅速查明事故真相,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黑龙江省交通、安监部门人员,伊春市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人员也及时赶赴现场,参加救援,进行事故调查。事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2009年6月29日2时34分,铁力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最先接到报警求助电话:“铁力市呼兰河大桥被压坍塌,已有多辆车坠入桥下河水之中……”

  接到报警后,指挥中心值班员在指令西城派出所迅速出警的同时,立即向铁力市公安局局长郑玉林作了汇报,并按照郑局长的指示,命令交警、治安、消防、武警、镇内六个派出所的民警全部火速赶赴现场救援!同时,向铁力市委、市政府和伊春市委、市政府及伊春市公安局作了报告。

  接到指挥中心指令,西城派出所值班民警李万力、张忠志在5分钟内就赶到了事故现场,封锁了道路,以免再次发生坠车事故,并及时向指挥中心反馈情况。事故就是命令!十几分钟后,铁力市公安局班子成员和100多名民警在第一时间赶到了事故现场。

  由于公安机关快速反应,及时封锁道路,把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控制到了最小程度。启动应急预案救援工作稳步进行

  现场位于伊哈公路123公里处,双向车道公路桥左侧桥面大面积被压塌,已有多辆汽车坠到桥下。铁力市委书记关思伟、市长张泱在得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并启动应急预案。为保证抢险救援工作有序进行,在事故现场成立了抢险救援指挥部,对救援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迅速投入现场救援指挥工作中。

  在救援过程中,铁力市委、市政府及时建立了两个通道,一个是绿色生命通道,以最快的速度把人救上来,然后立即送入医院救治;一个是交通通道,及时疏导来往车辆,把事故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整个救援过程有条不紊、及时到位。当日3时左右,整体救援工作全面启动,至当晚20时救援工作结束,共组织公安、消防、武警、森警、交警、医疗等专业救援队伍600余人,投入专业救援车辆30余辆。

  救援工作从七个方面展开:一是由消防、武警官兵和铁力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组成的抢险救援组,主要任务是现场抢救落水被困人员,尽最大努力挽救落水者的生命;二是由铁力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治安大队民警组成的现场保护组,主要任务是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散落在河水中的物品,保证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由法制室、交警大队民警组成的事故原因调查取证组,主要任务是固定证据,做好现场调查取证工作,为事故原因的确定提供法律依据;四是由后勤装备科民警组成的后勤保障组,主要任务是负责抢险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五是由政工监督室民警组成的资料搜集、宣传报道组,主要任务是负责现场救援影像资料的录制、文字材料的搜集和对外宣传工作;六是由指挥中心民警组成的综合组,主要任务是汇总抢险救援情况,统一向上级部门报告工作;七是由纪检民警组成的督导检查组,主要任务是对各警种抢险救援情况进行现场督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救援现场险象环生救援人员与时间赛跑

  救援抢险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由于掉到桥下的多辆大型货车都从一个断面落入同一个桥孔之中,六七辆几十吨重的大货车都是满载货物坠落桥下的,沉重的车体坠落后损毁严重,残破的车体和货物叠加堆积在一起,一个压着一个,用人手工搬动困难非常大。现场紧急调来了两台大型吊车,但是由于车内还有被困的遇险者,如果用吊车吊起车体,就会伤到被困人员的身体。在几辆坠河车辆上方七八米的地方就是断裂的桥面,与垮塌桥体刚刚剥离的混凝土断面处,可以明显地看到与连接部位出现了裂缝,一旦受到救援车辆的震动,随时都有下坠的可能。如果现在想办法加固这部分桥体,一是人上去加固会有危险,二是会延误抢救被困者的时间。对被埋在破损卡车和几十吨钢筋、瓷砖等货物之间生死不明的被困者来说,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都是万分珍贵的。时间就是生命!关键时刻,铁力市抢险救援指挥部果断发出命令:被困群众危在旦夕,时间刻不容缓,现场成立“党员抢险突击队”,火速抢险救人!

  指令发出后,由消防人员、武警官兵、派出所民警组成的“党员抢险突击队”迅速进入桥下中心现场,投入到紧张的抢险救援工作中。

  当时正是凌晨3点多钟,天刚放亮,能见度非常低,加上伊春地区近日连降大雨,气温下降,呼兰河水位急剧上涨,桥下河水有两米多深,冰冷的河水冲得抢险人员难以立足。坠河车辆侧翻、倒翻,镶嵌叠加在河中,极易发生次生灾害,头上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坠落的桥体,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党员抢险突击队”的成员们没有一个人考虑到个人的安危生死,没有一个人畏惧退缩,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找到被困群众,让被困群众及时得到救治!

  正是这个朴素而又崇高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让他们连续超负荷紧张工作了10多个小时,在紧张的救援工作中,他们顾不上喝一口水,忘记了饥饿,直到所有被困人员全部获救才撤出险地。搜救被困人员参战人员忘我工作

  在坠入河里的车辆中,最上面的是一辆微型面包车,被卡在下面的大货车上,呈大约60度角倾斜在上面,随时都有跌落水中的危险,有6名伤者被困在车内,抢险突击队立即展开营救。由于车辆严重变形,车门无法打开,突击队员一面与被困人员对话,稳定被困人员的情绪,防止他们因急于脱身动作过大而使车辆坠落河水中;一面利用石块、绳索等固定车体,避免发生倾翻。突击队员利用金属切割机、液压扩张器、铁铤、破拆斧等破拆工具对车体进行破拆,先后救出6名被困人员,获救人员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救治。

  在清理完最上面的车体后,从下面传来微弱的呼救声。经勘察寻找,呼救声来自第三层已经被挤压严重变形的大挂车车厢内。救援工作遇到了难题,如果不把第二辆车吊走,救援人员无法接近被困人员,可是如果用吊车吊第二辆车,会给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经研究,决定用吊车把第二辆车轻轻拉起,以减少对第三层大挂车的压力,然后用切割机等工具从距第三层大挂车约两米半的高度向下挖一个通道,从中救出被困人员。由于空间狭窄,挖通道过程十分艰难,突击队员轮流上阵,经过一点儿一点儿地掘进,历时大约40多分钟,终于接近了第三层的大挂车驾驶室,突击队员几次努力,消防大队教导员王向忱探下身去用尽全力,终于将位置靠前的一名被困人员拉了出来。驾驶室里共有3名被困人员,另外两人只有胸部以上身体外露,胸部以下被挤压在变形的车体内。由于现场到处都是车辆翻倒洒落的机油,使用机器锯切割,一旦火星四射,很有可能引燃机油,引发再次灾害。为安全起见,突击队员只好在狭小的空间内用壁纸刀、钢条等手工工具进行轮换切割。4个多小时后,终于排除了障碍物,将另两名被困人员成功救出,其中一人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在第三层大挂车车体被清理走后,经过搜救,突击队员发现在第四层货车的驾驶室内还有两名遇险人员被困。突击队员不顾连续工作的疲惫,立即对大货车驾驶室进行破拆,先从大货车驾驶室棚顶救出一人,后又通过破拆车门救出第二名被困人员。

  看到第二名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一直在大坝上指挥抢险工作的伊春市委书记许兆君凝重的表情有了稍许缓和,他一直弯着腰,关注着救援的每一点儿进展,他大声冲着被困人员喊:“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经过17个多小时的连续抢险,现场救援工作接近尾声,疲惫不堪的突击队员们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他们每个人都累得近乎于虚脱,有人甚至连多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在中心现场努力搜救的同时,外围抢险的民警从河水中救起一名落水者,用救生绳、安全带从距河边30多米远的桥墩处救出被困者6人。整个救援过程共救出被困人员21人,其中4人遇难。

  直到确认再没有遇险和失踪人员了,当晚的抢险救援工作才在夜里23时许告一段落,全体参战人员连续工作了长达20多个小时。

  当晚午夜时分,大批救援民警撤下去后,为保证散失在现场的大量物品的安全,铁力市公安局又派出警力连夜进行警戒看守,保证每一件物品都不流失,等待第二天继续进行落水物品的打捞工作。 (下转第十四版)开通“绿色通道”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几乎在交警对路面进行封闭的同时,6月29日2时46分,铁力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也接到西大桥发生压塌事故,有车辆坠入河中,有人员受伤,请求出车急救的电话。

  有过大型抢险救援工作经历的铁力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紧急启动“突发事件绿色通道”,2时49分,急诊科副主任刘荣彩带领第一批急救人员司机刘晓峰、护士何树亮赶赴现场。启动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紧急通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外科急救小组及所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来院参加伤者急救工作。3时26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铁力市人民医院院长史家明到达医院,在随后的10分内,领导小组成员及外科急救小组成员13人从各自家中或跑步或乘车相继赶到医院,并做好了急救的一切准备工作。3时30分,外科急救小组组长、外三科主任刘国安带领麻醉科主任段东洋、急诊科主任林士祥、外二科副主任钟斌等人随同120司机驾驶两辆急救车,携带急救药品、外伤急救包、骨折支架、气管插管、除颤器等急救药械赶赴事故现场。

  急救小组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开展救出伤员的院前急救工作。所有参加急救的医护人员始终保持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以娴熟的医疗护理技术对伤者进行伤情评估、体格检查、伤口紧急清创、骨折部位外固定等急救措施,用最快的速度往返于医院和急救现场之间,把所有抢救上来的伤者紧急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治疗,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伤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医院为接诊伤者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保证了所有伤者在到达医院的第一时间就能够得到最全面的身体检查。3时34分,120急救车送第一名伤者姜金山到院,外科医生对伤者开放性伤口进行了清创包扎和初步的查体。3时54分,姜金山被送入CT室进行胸部CT检查,之后被转入外二科治疗。

  3时57分,第二辆急救车运送6名伤者到院。随后的10几个小时内,陆续又有11名伤者被接送到医院。这些伤者都在入院的第一时间接受了外科医生为其进行的全面身体检查和CT、X线、B超、血尿常规等辅助检查,在确定了受伤部位及性质后,相继转入外二科、外三科进行留观治疗。

  5时30分,铁力市副市长孙姝来到医院指挥急救工作。上午10时43分,伊春市卫生局局长张延杰、书记周丽艳、副局长张志友会同伊春林业中心医院院长陈明亮、副院长孟令杰和该院专家组成员到铁力市人民医院指导伤员的救治工作。在听取了伤员主治医生的伤情汇报,看到所有伤员的伤情都得到了妥善处置后,对该院在事故救援工作中所做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对伤者伤处的处置方法和应用的治疗方案表示满意,并就伤员伤情的下一步处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就在医护人员对伤者进行积极治疗的时候,急救小组的成员们依旧在事故现场等待生命奇迹的出现。直到晚19时40分左右,急救小组接到市领导“已确定无事故伤者需要急救,可以从事故现场撤离”的指示后才返回医院。至此,急救小组的14名成员已经在事故现场坚守了14个小时,共对18名事故中的伤者进行了院前急救,除一人经现场急救无效确认死亡外,其余17人均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治疗,圆满地完成了事故现场的急诊急救任务。在事故现场经现场急救后送入医院的17名伤者,除4名伤情较重入院治疗外,其余13人均为皮肤及软组织损伤,为预防迟发型损伤的发生,均留院观察。

  当晚20时40分,伊春市政府市长王爱文来到铁力市人民医院,听取了该院院长史家明对事故伤者治疗工作的汇报。看到医院救护工作做得充分有序,所有伤者都得到妥善的治疗和护理,王爱文市长对该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扬了该院在此次事故中表现出来的应对及时、动作迅速、救护有效的良好素质。关键时刻武警官兵显威力

  呼兰河大桥发生被压坍塌事故,6辆载重汽车、1辆邮政快递车和1台微型面包车翻入河道。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武警铁力中队临危受命,担负西大桥坍塌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险情发生后,在中队长王志巍的带领下,18名官兵在10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并迅速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封控,快速投入到抢救伤员的行动中,为减少伤亡争取了最多的时间。官兵们一边帮助疏散人群,一边帮助抢救伤员和物资,整个事故现场,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洒下的汗水;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突击队。

  此次抢险救援持续时间长,担负的任务重。大桥一侧全部坍塌,共有6辆大型载重货车满载货物翻入河道内,车内被困司乘人员20余人。他们主要担负现场的警戒封控和抢救伤员的工作。历经17个小时,成功地解救出17名被困人员。当生还者全部被安全送到医院后,参战官兵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紧张的打捞工作中去。

  在这次救援战斗中,除了抢救人民的生命,最急需的就是尽快打捞车内的物资,疏通被堵塞的河道,恢复交通秩序,保障铁力市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连续10多个小时的紧张工作,每个官兵仅吃了两顿盒饭和两个面包,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官兵们体力透支。由于事故车辆堆积,加之河水较深,抢救物资工作危险,推进艰难,但困难在参战官兵的面前让了道。在中队长的科学指挥下,整个抢险救援场面紧张有序。官兵用双手从悬空的车辆上一件一件地搬运物资,抬钢材、搬瓷砖、抢电器,不停地忙碌着,汗水和着雨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湿透了衣服。堆积的卡车随时都有倾倒的可能,危机四伏,但官兵们不顾个人安危,坚守一线奋力抢险。又经过连续5个小时的奋战,将所有物资抢救出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群众的财产损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事故发生后,铁力市各级领导干部在知道消息后,都主动及时赶到事故现场,从自身职能出发全力抢险救援,表现了领导干部高度的责任感;一些社会力量也主动加入到报警、救援的行动中来。铁力市驰名汽车修配厂经理杜国达从1998年起就从事汽车修配工作,见过各种类型的车辆,对车辆的性能和内部结构十分熟悉。6月29日3时许,正在家中休息的他闻听呼兰河大桥突发事故,有多辆机动车落入河中,需要他帮助指导车辆拆分时,他二话没说,立即和救援人员来到事故现场,参与救援,连续工作10余个小时,和救援人员相继救出受伤人员10余人。 (下转第七版)

  铁力市居民刘利国是继前几辆落水车辆后最早出现在桥边的人,当时他驾驶摩托车准备到河对岸上早班。发现大桥的紧急情况后,他采取紧急刹车,摩托车在距断桥仅50厘米的地方停住,他惊出一身冷汗。但他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与随后赶到的他的同事陈利斌一起在公路上拦截迎面驶来的车辆,先后拦截了两台车辆,此后经过此地的车辆也都在此减速,并安全地从北侧好桥离去。见险情有了缓解,二人又兵分两路,下桥查看受伤人员,帮助报警,直到救援人员赶到才悄悄地离去。

  在救援过程中一直都发挥着不可取代作用的是大型吊车的驾驶员李运成,他是从庆安获知消息后,及时赶到现场的。他把自己的安全置之度外,全力进行救援。回忆当时惊险时刻,在大桥出现事故后,西边桥头剩余桥拱也出现了裂痕,交通部门请的两位专家经现场勘察后表示,把重型吊车停在这里救人不安全,这里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的险情。但在当时,此处是施救的最有利位置,如果不在这个位置施救,吊车就发挥不了作用,救援工作根本就无从探求。铁力市委书记关思伟和市长张泱商量后,果断决定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吊车就停在这里,虽有些冒险,但没有更好的办法。

  得到命令后,李运成和铁力市的吊车司机宁永昌、赵学民没有任何顾虑,立即开展工作,一工作就是10几个小时,直到救援工作结束。

  铁力市民政局局长张铁华接到铁力市政府的应急办通知后,立即会同副局长卢彦斌于凌晨3时15分赶到事故现场,带领民政局救援队伍做好后勤保障、遇难者后事的妥善处理和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

  该事故发生以后,铁力林业局党委书记张巍、局长肖亚洲立即组织林业系统抢险救援突击队75人赶到铁力西大桥集结待命。

  铁力市人武部在接到抢险救援命令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仅用15分钟,就集中了40名应急分队民兵和人武部全体干部职工,共计52人赶赴现场,参加救援。在部长韩振华的组织指挥下,所属人员迅速在事故现场搭建起2顶救险指挥帐篷。之后,人武部又出动民兵120人参加抢险。民兵们负责看守现场,维护秩序。在2天的抢险中,民兵分队始终坚守岗位,参加桥下物资的打捞清理,共计清理现场散落物资3吨。

  当日凌晨,铁力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全天候”配合抢险救援,疏导人员和车辆,维护交通秩序。

  铁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吕德庆在接到市政府的紧急通知后,于3点钟率领全体工作人员冒雨赶到事故现场,与现场的公安、消防官兵展开救援,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同时,铁力市根据事故救援和初步调查情况,在事发当天下午14时和晚20时,两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铁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庆生向记者通报了事故救援和调查的进展情况,并现场解答了记者们提出的问题。

  铁力市委、市政府给媒体记者提供了最大的工作便利,方便了记者们从各个视角进行新闻采访和报道,使得事故救援和初步调查情况及时、真实地在媒体刊发。

  灾祸无情人间有爱

  在事故发生当天20多个小时紧张的救援抢险和后来几天的打捞散失物品过程中,铁力市救援队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和许多摧人泪下的感人事迹。

  铁力市市长张泱在接到事故报告后,与铁力市委书记关思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援,使救援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张市长身患严重的糖尿病,连续十几个小时没顾得上吃一口东西的他浑身直突突,而此时,在他心目中,最重要的是救人,群众的安危高于一切,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铁力市公安局局长郑玉林在被困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冲入抢险救灾第一线,一边指挥全局救援抢险工作,一边带领“党员抢险突击队”在现场最危险的地方抢救被困群众,与最前沿民警一起剪铁板、撬车门、抬伤员;连续10几个小时的紧张工作,他的脸晒红了,嗓子喊哑了,在冰冷的河水浸泡下,他的痛风病犯了,腿肿得老粗,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可他一直坚持战斗在抢险第一线,直到被困人员全部救出、遇难人员尸体全部找到、事故现场全部清理完毕。

  特警出身的治安大队教导员周铁辉一直战斗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多次进入随时都有可能坍塌的车体中救出被困群众。在现场指挥救援工作的伊春市委书记许兆君指着周铁辉问身边的人员说:“那个穿警服的大个子是谁?这个人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最危险的地方救人,他的精神值得表彰!”

  消防大队教导员王向忱始终战斗在救援第一线,带领消防官兵利用破拆工具连续救出多名被困群众,他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充分展示了新时期消防官兵的精神风范。

  治安大队大队长宋清林自清晨接到指令,就带领全队民警和协勤人员赶赴事故现场,进入河水中打捞散失的物品,连续工作了4整天,手磨出了血泡,腿部多处被河水中的石头和杂物划伤,可他仍然坚守在抢险一线。在他的带动下,治安大队所有民警没有一个人叫苦掉队,受到铁力市委领导的表扬。

  在这次救援抢险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民警还有很多,有的青年民警积极要求加入“党员抢险突击队”,要求到中心现场最危险的地方抢救被困群众。可是,由于中心现场容不下太多人,人多反而会给救援工作造成混乱,所以绝大多数人只能在外围工作。刑侦大队大队长李司农在救援过程中,一脚踩空右胳膊重重地摔在石头上,疼痛难忍,右臂无法伸直,他找来一帖风湿止痛膏贴上继续工作;站前派出所所长李焕江打捞物品时右脚被砸伤流血,但他仍在河水中工作;西城派出所副所长李宏伟右小腿和左膝盖被磕伤;正阳派出所民警李忠手掌被铁皮划破,流血不止;群英派出所所长陈铁力在因连续工作身体出现中暑反应的情况下,仍主动请缨,要求参加物品打捞工作;群英派出所副指导员孙远波在救援现场肾结石发作,忍着剧痛坚持工作;东岗派出所民警曲远辉因河水浸泡,痛风病发作;刑侦大队的几名法医在白天参与抢险工作的同时,晚上连夜对死者进行尸检和整容;为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交警大队民警兵分几路前往哈尔滨、阿城等地进行调查。

  令人感动的是,西城派出所民警李宏伟在接到指挥中心指令第一个赶到事故现场后,看到桥体断裂坍塌,已有多辆车坠入桥下,而此时远处又有汽车开过来,强烈的责任感让他迎着远处驶来的汽车灯光跑出几十米,用强光手电把前方驶来的汽车拦住,及时向司机通报了险情,避免了再次出现汽车坠桥事件。

  6月30日下午,国家安监局副局长杨元元、黑龙江省副省长盖如银到铁力市了解情况后,对在这次突发事件中,铁力市委、市政府敢于负责、应急迅速、决策科学果断、救援高效有序,给予高度评价。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