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科技新闻 正文
防御山洪灾害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http://yichun.dbw.cn   2009-07-01 09:57:28

  东北网伊春7月1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崔蕊/文

  我市地处山区,是全省的暴雨中心,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山洪灾害,山洪灾害损失占洪涝灾害总损失的90%以上。记者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共有12年发生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因洪灾死亡人数91人。我市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极易发生由局地暴雨引起的山洪灾害。其主要特点是雨量强度大、突发性强、来势猛、成灾快,破坏性大,预测、预报和预防难度都较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灾害自动监测预警设施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为切实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市区两级防汛部门编制了防山洪预案。形成了县(市)区(局)、乡镇(林场所)、村(工矿区、屯、居民点等)三级防山洪预案,同时建立了责任制体系。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形成了县(市)区(局)、乡镇(林场所)、村(工矿区、屯、居民点等)、组(社区居民委)、户五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落实了各级防山洪责任人和联络电话。各级防汛指挥机构都成立监测、信息、预警、通讯、转移、安全、抢险、保障8个职能组,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几年来,为了减少山洪灾害带来的损失,我市大力兴建防洪工程,不仅在友好区双子河、友好河流域建设了国家级山洪灾害防御试点项目,而且还自筹资金在全市30个易发生山洪灾害的林场所(村屯)建设了山洪灾害自动监测预警设施,提高了山洪灾害的防御能力。但是,我市地广、面大、山洪易发点多,还有122处山洪易发点和18个分中心缺少山洪灾害自动监测预警设备。6月上旬降雨持续偏多短时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山洪是指由于暴雨或冰雪融化或拦洪设施溃决等原因,在山区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地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其中暴雨引起的山洪在我市最常见。山洪灾害季节性强,一般发生在6--8月份,它来势凶猛、成灾快、破坏性强、危害严重。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进入6月份以来,我市降雨频繁。6月上旬,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70毫米,其中,超过100毫米的雨量站有:带岭区东方红站143毫米、乌马河区青山站116毫米、金山屯区丰沟站107毫米、双丰局爱林站106毫米,其它各站多数在50—100毫米之间。

  18日15时开始,又一场降雨过程到达我市,这场降雨过程范围广、面积大,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截至20日晚22时,全市累计平均降雨量61毫米,其中,中部地区74毫米。共有11个雨量站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上甘岭区长青站111毫米,友好区绿源站156毫米,青杨站118毫米,密林站105毫米,中心站118毫米,友谊站101毫米,西岭站101毫米。翠峦区尖山河站146毫米,抚育站117毫米,开源河站113毫米,南岔区奋斗站113毫米。其它降雨较大的站点还有五营区平山站92毫米,丽丰站84毫米,上甘岭区址99毫米,友好区松园站96毫米、广川站97毫米、东卡站96毫米、三合站94毫米,翠峦区址83毫米,乌马河区伊青站96毫米,青山站83毫米,美溪区大西林站87毫米,碧仓库站86毫米,兰新站82毫米,铁力林业局西北河站97毫米。

  这场强降雨过程,造成全市大小河流水位普遍再次上涨,其中:黑龙江嘉荫站上涨0.22米,汤旺河汤旺站上涨0.45米,五营站上涨1.4米,伊新站上涨2.35米,西林站上涨2.15米,晨明站上涨1.84米。呼兰河铁力站上涨0.24米,石长站上涨0.66米,友好河朝阳桥站上涨0.89米。受18日至19日强降雨影响,我市五营区、上甘岭区、友好区、伊春区、乌马河区、翠峦区、美溪区、南岔区、朗乡林业局9个区(局)发生了洪涝灾害。关注环境变化提高警惕危险地带居民紧急避险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入汛期后,山洪灾害频发的地方,居民要随时提高警惕,经常收听收看气象信息和相关部门发布的灾险情预报,密切关注所在地的雨情、汛情、水情变化,特别是居住在危险地带的居民,必须事先熟悉居住地所在地位置和山洪隐患情况,确定好应急措施及安全转移的路线、地点。还要经常观察房前屋后是否有山体开裂、沉陷、倾斜和局部位移的变化,是否有井水浑浊、地面突然冒浑水的现象,是否有动植物出现异常反应等等。发现明显前兆,应该迅速撤离现场。居住在危险地带的居民,要随时做好抢险救灾、安全转移的准备,一旦发现有险情,立即向上级领导或居委会、邻居报警,先将家中的老人、小孩及贵重物品提前转移到安全地方,特别是现金,要尽量存入银行,不要放在家中。居民平时应尽可能的掌握山洪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本领。

  当突然遭遇山洪袭击时,要沉着冷静,并以最快的速度安全脱险。脱离现场时,应该选择方便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千万不要顺着山坡往下游跑。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聚集人群,突遭洪水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砖混机构的住宅楼房时,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山洪消退后解围,如遭洪水围困于低洼处或木质结构的住房里,情况危机时,有通讯条件的,可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服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救信号。

  目前,我市正处于旅游旺季,市民外出旅游及来我市旅游人员增多。外出旅游要及时收听、收看当地气象预报,合理安排旅游行程。到风景区旅游时,应将景点内何处可能发生危险了解清楚,尽可能避开山洪灾害的易发区。在旅游中如果突遇山洪袭击,要尽快撤离低洼地带,马上寻找高处,选择有利地形躲避。如果躲避转移没成功,应选择较安全的位置固定等待救援,并发求救信号。要与被困人员保持集体行动,不要单独行动,避免因情况不明陷入绝境,千万不能涉水过河。观察天气征兆躲避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发生前一般当地和邻近地区有强降水发生,注意观察天气征兆,可以提前躲避山洪灾害。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往往有强降雨发生。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有强雷雨发生。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不断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雷雨即将来临的征兆。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