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走进伊春 走进绿色
http://yichun.dbw.cn   2009-06-19 09:25:18

  东北网伊春6月19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 姜雁记者张桃/文

  6月兴安绿色环绕,6月林城山城共色。15日,记者在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市园林局)采访获悉,我市在城区绿化建设中,多次获得殊荣,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住宅小区,花园式庭院单位。先后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2006年在首届全球论坛上,伊春被联合国授予城市森林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范例及“绿色伊春”荣誉称号。2007年,我市又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称号,是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中国城市。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绿化覆盖面积7639.39公顷,绿化覆盖率49.85%;绿地面积7049.8公顷,绿地率46.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3.77平方米。同时我市不断加快中心城区绿化建设,目前,中心城区绿化覆盖面积2984.96公顷,绿化覆盖率69.30%;绿地面积2785.10公顷,绿地率64.66%;公共绿地面积1271.1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3.54平方米。展示绿色集全力重点推进

  近年来,按照“城在山中、城在林中、城在水边、城在景中”的建设理念,我市以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中等规模的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突出“依山就势造景,引山花野草入园”的特色,加速建设北方地区品位高雅、风格独特、功能完善、景致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

  作为全市园林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市公用事业管理局认真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自身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山水特色和气候状况等特点,按照“以绿为主,以美取胜”的原则,彻底改变过去“满山遍野皆为树,村镇城内不必栽”的旧观念。以街头绿地、庭院绿化为点,以道路绿化、沿河绿化为线,以公园、绿地、广场等大型公共绿地为面,与城郊风景区相结合,以乡土常绿树种为主,搬“五花山”进城,引野花、野草、大树入园,大力实施城市周边、街路、居民小区、庭院、乡镇村屯园林绿化工程。城市绿化实现了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由封闭绿化向开放绿化,由植树单一绿化向多植物绿化,由全民义务绿化向全民参与、专业绿化的转变。

  几年间,相继建设了具有现代文化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山河长廊、火山岩地质公园、石苑、木雕园;建设了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红升休闲广场、体育休闲广场、文化广场、市政广场、林都广场、人民广场;建设了城市西出口景观园林、北出口景观,景观大道、回龙湾大街景观园林;改造完善了北山公园、南山公园,实施了搬“五花山进城”,依山就势造景。突出特色以小见大处处绿

  为突出北方林区特色,努力设计园林精品工程,我市在园林绿化设计上,突出“红松故乡”、“祖国林都”特色,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和优良山花、野草等林区资源。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完成了水上公园、山河长廊、中心广场、人民广场和城市干道两侧一路一树、一街一品、一街一景设计;完成了庭院、城市周边风景林和郊野公园及一批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在重要地段和显要位置还设计了“生命之树”、“林城腾飞”等一批标志性园林景观雕塑;完成了火车站前林都广场、红升休闲广场和新区市政、文化等广场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我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品味和档次,充分展现了自身的独特魅力。采取大规格上路,栽大树,搞大绿,快速成荫的办法,先后设计改造升级了10多条道路绿化建设,使街路绿化与街路建设同步发展,辟建了一批开畅通透的街头小游园,恰当设置了一些雕塑、花架、立体花坛,在街路绿化上突出市树、市花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全市已绿化主次街道100余条,栽植各种行道树210多万株,道路绿化面积达到251.11公顷,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以上。

  坚持庭院、居住小区绿化简洁、明快、合理,退硬还绿,拆墙透绿,景绿开放共享的原则,制定了“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绿化达标实施方案”,在全市开展了庭院、居住小区绿化达标活动,凡是临街庭院都采取拆墙透绿,退硬还绿,沿街单位庭院绿化一条路采用一种设计思想,从植物选择配置、花坛样式,到雕塑小品风格、护栏样式,均应与道路绿化相统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增强了和谐美。同时还加快了对居住小区的绿化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工程建设,延伸服务半径,使庭院和居住小区绿化覆盖面积均达到35%以上,已建成省级绿化庭院178个,花园式单位81个,市级绿化庭院137个,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绿化整体布局。依托优势规划指导园林绿化

  近年来,在创建园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的过程中,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经过多方研究比较,感到我市的楼不如许多大城市的高,城市道路也不如许多大城市的宽,我们的优势在于森林生态环境,城市特色在于充分展示具有北方林区风格的园林绿化。按照这一思路,结合我市《城镇体系规划》,认真搞好绿化规划建设,科学制定园林绿化规划。在制定园林绿化规划时,十分注重将城市的现状、性质、人口规模和发展方向等要素有机结合,重点突出“优势”和“特色”这一城市建设理念,先后组织专业人员完成了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规划》,这两项规划已经成为我市园林绿化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为城市绿地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管理、建设提供了保障。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将我市各类绿地相联系,构成了“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形成了“一圈、三环、三横、六纵”的绿化规划总体框架,构造了“城外满目青山,城内满眼叠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大格局。

  道路绿化建设坚持绿随路建,有路皆绿,构成了乔灌花草立体交织的林荫路系统。在道路绿化建设中,对处于平原地段的公路、铁路、河流堤坝两侧,植树成林形成绿化林带;对处于山区地段由于垦荒、采伐、挖掘等人为破坏的植被进行人工恢复,并依托原有天然林资源,补栽树木,树下栽植灌木、花草,在恢复自然原貌的基础上,形成人工与天然绿化相结合,立体交织的林荫路系统。对城市街道、巷道,按照一路一树、一街一景、一巷一品的绿化原则,采取因路制宜,尽可能增加绿带宽度,上层栽大树,下层花灌木,大密度、快成荫的办法,使街路绿化与街路建设同步发展。

  道路两侧还辟建了一批通透美观的街头小游园,恰当地设置了一些雕塑、花架、立体花坛,突出市树、市花,并大量移植红松、落叶松、樟子松、白桦、核桃楸、接骨木、忍冬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目前,全市已经完成公路绿化934.4公里,铁路绿化258公里,河流湖库渠绿化352.8公里,中心城区主次街道绿化100余条,栽植各种绿化树木302万多株,绿化面积为175公顷,城市道路绿化长度普及率达到了96%。绿化同时管理保护到位

  结合以往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该局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必须坚持“管建并重”的方针。按照国家和省《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了《伊春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伊春市绿线管理实施办法》、《伊春市园林绿化养护标准》和《伊春市园林绿化技术实施规范》,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严管重罚”这一更加有效的制约手段,对践踏绿地、折枝毁树、掐花和占用绿地及私自砍伐绿化树木、破坏园林设施、在规定的绿线内堆放杂物和私搭乱建等行为予以罚款,严重者给予曝光和行政拘留,有效地遏制了毁坏园林绿化的不文明行为。强化规划和制度管理,全面落实管护责任制,严防对树木和绿线的侵占。对一些门前有树的开发建设项目,采取签订包保合同、缴纳保证金的办法,明确责任,加强对树木的保护;对确因拓宽道路、铺设地下管线等挤占绿地、砍伐树木的,须经园林局同意,报政府审批,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树木、绿地和绿线的安全,做到了园林绿化只增不减。

  上图为工作人员正在铺设草坪。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