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6月11日讯(记者崔蕊)10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邱瑞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防汛一处处长尚全民在市领导程洪胜、崔卫国的陪同下,来到友好区,观看了三合林场防山洪演练纪实片。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晓鑫讲解了伊春市双子河、友好河流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各项功能和流程。
据了解,2005年11月,我市友好区双子河、友好河流域被列为全国第一批12个山洪灾害防御试点市县之一,这个区域是我市山洪重点防御区,超过5公里的河流有71条,流域总面积2164平方公里,涉及14个林场、3个街道办事处和3个行政村,人口6.8万。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完善防御预案、建立山洪灾害责任防御体系、宣传防御知识、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试点工作在2006年2月份启动,于当年完成,经过两年的试运行,2008年10月份通过验收。试点建成的监测预警系统,包括2个中心站、一个超短波中继站、2个水位雨量自动监测站等等。实现了领导指挥灵活,各级组织责任明确具体,各项预案内容完善,监测站网全面覆盖,预警及时准确,信息传递迅速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
为了推进全市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相关部门依据试点成果编制完成了全市山洪灾害防御规划,并积极向市里汇报。市政府在2007年6月19日第11次市长办公会议上决定“第一年先试点,第二年突出重点,第三年全面铺开”。两年来,市区两级共筹措资金144万元,先后建成了30处林场所(村屯)自动监测预警站点和嘉荫县、南岔区2个监测预警指挥分中心,占重点山洪灾害易发点的近20%,其余122处山洪灾害易发点计划在3年内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