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健康充实的老人
http://yichun.dbw.cn   2009-06-03 14:21:24

  东北网伊春6月3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 见习记者王葱郁/文

  每天5点钟左右,在市体育局院内的篮球场上都能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凡是认识他的人不论年龄大或小,都异口同声地叫他老田。球场上,身高只有1米50左右的老田奔跑如飞、移动灵活,连年轻人都有些望尘莫及。“三分球”投篮命中率也极高,令许多围观的人高声叫好。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老田今年已经71岁高龄了。

  老田叫田广仁,是黑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伊春分校的退休器乐教师(见图)。

  田广仁老师出生在农村,那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亲戚家串门,看到一把自制的二胡,便忍不住拉了几下,正是这莫名的举动,让他与二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决定了他的人生之路。亲戚见他喜欢这东西,便把二胡送给了他。他靠自己的摸索,学会了拉二胡。到上中学时,凭借学习的一些乐理知识,他的演奏开始小有名气了。1957年,田广仁随父亲搬到伊春,当年经人推荐并参加考试,被选入了评剧团,开始了正式演奏的生涯。凭着对乐器的特殊情感,田广仁还自学了琵琶等多种民族乐器。1959年,剧团第一期学习班他就担任了器乐老师。1985年,黑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伊春分校成立后,老田又多了一份责任,担任学校的乐器教师,在艺校这段时间,他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所得全部传授给了学员,共培养了160多名学员,有的考入沈阳音乐学院,还有的远到新加坡继续深造。在他的影响下,3个儿子也都在音乐方面有所见长。

  自2000年退休后,老田也没闲着,除了被原单位聘回继续工作外,2005年还参加了东方实业公司艺术团,负责团里的艺术指导和编导创作工作。每天早晨锻炼之后,田老师都会到艺校把校门前及操场打扫一番。每逢下雨、下雪,待雨、雪停后,田老师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清理院子里的积水或积雪。平时,除正常工作外,还主动承担起艺校图书室的管理和学校的宣传工作。田老师说:“我这个人闲不住,再说退休后,学校把我聘了回来,是领导对我的信任,我琢磨着这些事都得有人干。”谈到退休后还选择继续留校工作,身体吃得消吗?田老师说:“别看我70多岁了,通过篮球运动,我现在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硬朗着呢。为让我们有特点的民族艺术继续流传下去,我有责任在有生之年把自己所有的知识传给学生,为民族艺术找到接班人。”

  现在,每周有两天时间老田都会到艺术团参加集体活动。近几年,田老师根据家乡面貌的新变化,创作了《伊春是个好地方》、《杜鹃花开迎客来》、《欢乐的日子》等作品,为宣传森林防火还创作了《高高的望塔》。今年,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创作了《祖国我的母亲》和《中国中国我爱你》。2005年以来,田老师还和艺术团的其他成员多次到各个局的林场(所),义务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所用乐器都由老田自己提供。老田说:“生活在林区,防火是头等大事,我们虽然年龄大了,但是应发挥余热,为森林防火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了打篮球,老田的另一个业余爱好就是制作小手工艺品。废电影胶片、易拉罐、矿泉水瓶子等经过他的“加工”,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就诞生了,有台灯、落地灯的灯罩及相框、京剧脸谱等,这一切无不体现着他的修养和品位。谈及自己制作的工艺品时,田广仁老师说:“我不喜欢打麻将、打扑克之类的活动,我的爱好只有两个,一是打篮球,一是制作小工艺品。打篮球主要是锻炼身体,能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制作工艺品不仅能陶冶情操,更能给人激励,每当看着废品变成工艺品的时候,我就想人也应该一样,把自己最后一点儿能利用的东西献出来,也许会为社会增添一份光彩。”

  每逢春节时,老田就会把孩子们召集在自己家里,把二胡、电子琴、吉他、架子鼓等乐器摆上,一家三代人乐乐呵呵地开上一场家庭音乐会。每次老田必须演奏的曲目还是自己早年创作的《越走越亮堂》,因为老田相信,只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亮堂。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