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卫生新闻 正文
图形警示揭露烟害真相
http://yichun.dbw.cn   2009-06-03 14:20:30

  东北网伊春6月3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 栾秀娟 记者王玉梅/文

  今年的5月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主题为“烟草健康警示”,口号是“图形警示揭露烟害真相”,旨在通过形象的图形健康警示能够激励吸烟者产生戒烟动机,降低烟草对未成瘾者的吸引力,预防青少年吸烟。日前,记者就吸烟的危害及预防等问题采访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烟草的危害

  据疾控专家介绍,有研究数据表明,烟草在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且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胺类、醇类、酚类、烷烃、醛类、羟基化合物、重金属元素等。所有成份中,尤以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其他金属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尼古丁,又称烟碱,生物碱的一种,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挥发性液体,有刺激性的烟臭味。尼古丁具有神经毒性,实验表明,1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25支烟中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头牛,40——60毫克纯尼古丁可以毒死一个成年人。尼古丁还可以引起胃痛及其他胃病,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甚至心律不齐诱发心脏病,损害支气管黏膜、引发气管炎等症状,甚至可以促进癌的形成。同时,尼古丁可以刺激人的神经,使其兴奋,长期使用时,人体对它的耐受量就会逐渐增加,产生依赖性,这就是人吸烟上瘾的原因。

  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240——300倍,当人们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时,就会严重地削弱体内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造成组织和器官缺氧,进而使大脑、心脏等多种器官产生损伤。如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

  吸烟产生的烟焦油,俗称“烟油子”,是一种棕黄色具有粘性的树脂,里面含有多种致癌物和促癌物,可以对吸烟者的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表面产生物理、化学性刺激,损害人体的呼吸功能……

  凡此种种,无不表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还严重妨碍着他人的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也就是说,被动吸烟者受害更大。

  被动吸烟,是指不愿吸烟的人无可奈何地吸入别人吐出来的烟气和香烟燃烧时散发在环境中的烟雾,又称“强迫吸烟”、“间接吸烟”、“吸二手烟”。当一个不吸烟者处在一个曾经吸了20支香烟的房间里时,吸入的烟气相当于自己直接吸了1支香烟的烟气,可能遭致与吸烟者同样的病症,承受与吸烟者相似的隐患。实验证明,在一个吸烟的环境中,被动吸烟者吸入的毒性物质要比主动吸烟者的吸入量多几倍到50倍,除能侵入肺部和损坏动脉内壁细胞、促进粥样硬化外,还能引起肺癌、脑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子宫颈癌等。

  经过大量研究证明,如果同1个吸烟者共同生活,患癌症的机会就会增加1.4倍;同2个吸烟者共同生活,患癌症的危险会增加2.3倍;同3个以上吸烟者共同生活,患癌症的危险会增加2.6倍。

  而且,被动吸烟对儿童的影响也非常大。经常与吸烟者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会产生厌食、平均身高较常人矮、阅读能力延迟、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等情况,被动吸烟的危害可见一斑。

  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吸烟引起的相关疾病的人数多达300万。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

  烟草造成人的死亡和人患疾病的数量有据可查,但是它在导致贫困增长方面的作用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全世界有75%的吸烟者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他们用于购买香烟的家庭开支通常非常高,浪费了本该用于营养、教育等必须开支的有限家庭资源。另外,种植烟草还会对自然环境构成危害。烟草作物攫取土壤营养,所使用的化肥和杀虫剂造成污染,烤烟时需消耗大量的燃料能源等。最新研究表明,各烟草种植国近5%的森林砍伐与烟草加工有关。警示图形上烟包十分必要

  烟草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可以预防的死亡原因,每年有超过500万的人因吸烟而死亡,超过了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的总和,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能杀死它消费者的合法产品,吸烟者中大约有一半人会死于烟草,二手烟亦可导致许多疾病,包括心脏病、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等。

  烟草公司每年花费千百万美元用于烟草广告、促销活动,他们精心巧妙地设计烟盒,转移人们对烟草产品导致死亡后果的注意力,以鼓励人吸烟、成瘾并阻止吸烟者戒烟。事实证明,要使人们充分明白烟草危害的真相,了解吸烟的危险性,需要很长时间,而在烟盒包装上印制警示图形则是简单、便宜和最有效的方式,它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烟草使用并挽救生命。由此可见,警示烟害图形上烟包十分必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采取了积极行动,提出在烟盒包装上印制图形方式健康警示、进一步揭示烟草危害的要求。他们遵循相关政策和要求,设计图文警示,力争达到《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烟草制品包装标签的要求,收到了明显效果。如,在加拿大,58%吸烟者说警示让他们更多地思考吸烟的危害;在巴西,67%的吸烟者说警示使他们想到戒烟,54%的吸烟者说警示改变了他们对吸烟后果的认识;在新加坡,28%的吸烟者因此而减少吸烟量,1/6的吸烟者说健康警示让他们不在未成年人面前吸烟;在泰国,44%的吸烟者因此而更想戒烟,53%的吸烟者说警示使他们更多想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事实证明,烟盒图文警示揭露烟害真相是一种便宜、有效的手段,图形警示传达了吸烟引起疾病的后果和危险性,对促使吸烟者行为改变,包括戒烟或减少吸烟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甚至对于不识字的人,图形方式能够传达一种清晰的、直接的信息。另外,图形警示能够减少烟盒包装的吸引力,避免非吸烟者特别是青年人加入到吸烟的行列中。

  实际上,9/10的人生活在没有图形警示的国家。即使许多人知道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但并不真正了解危害的程度。在面临这种威胁的情况下,许多国家提出了采取行动的要求,因此,2009年世界无烟日主题内容为结合了文字和图形方式的健康警示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能增加公众知晓烟草严重危害健康的方法之一,并能够减少烟草的消费。关于戒烟

  我国是个烟草大国,烟草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拥有3亿多的庞大烟民队伍,占世界吸烟者总数的1/4。有专家预测,到2025年,我国因吸烟死亡的人数每年将达到200万,吸烟可能成为21世纪我国人群的首位死因。吸烟的危害如此之大,足以令人咋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吸烟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首先要制订相应的控烟法律和法规,限制吸烟的发展,为不吸烟者创造一个不受烟雾气污染的清新优美的生活环境。在这方面,世界各国都做了很多努力,纷纷从宣传、立法、税收和推广最佳控制吸烟办法等方面入手,大力开展控烟活动。我国政府对宣传控制吸烟和保护不吸烟者的权利极为重视,先后下发了《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控制吸烟的通知》、《关于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深入开展不吸烟活动的通知》等文件,还将控烟条款列入了《烟草专卖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广告法》等法律中,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来控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要积极鼓励吸烟者戒烟。只有吸烟者自己意识到了吸烟的危害,真正树立了不再吸烟的信念,才算是真正从源头上解决了烟草带来的隐患。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既不利己又危害他人,而且浪费金钱,还可能导致火灾,有百害而无一利,是社会一大公害。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应担负起向吸烟者宣传戒烟常识的义务,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戒烟信心和决心,以期达到使其彻底戒烟的目的。

  再者,不吸烟者要时刻注意维护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由于被动吸烟的危害十分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在早前通过的一项决议中明确指出,对被动、强迫或非出于自愿的吸烟侵犯,不吸烟者有维护健康的权利,不吸烟者的利益应得到充分保障。也就是说,在禁止吸烟场所,被动吸烟者有权要求该场所内的吸烟者停止吸烟,主张自己的健康权益不受侵犯。

  总之,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远离烟草,消除烟害。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