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5月31日讯(见习记者吕谡)4月中旬以来,伊春区农田出现严重旱情,区农委组织有关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查看土壤墒情和作物出苗情况,针对不同作物采取相应办法。
据了解,伊春区现有耕地3万余亩,包括大田农作物面积17000亩,其中大豆面积14000亩,玉米3000亩;棚室作物生产面积1000亩,其余部分为菜田。
由于旱情严重,影响大豆、玉米的正常生长期,据初步估计,旱情将造成大豆、玉米的成熟期延后10天左右。区农委组织农民采用黑河35、东农44、华疆1号、2号早熟大豆种,并教农民用坐水栽植(刨好坑,浇透水,点籽、培土、踏实)方式进行播种,加上已播种的玉米,目前大田播种已经完成。
对于棚室作物生产,区农委利用现有的水利设施节水滴灌、蓄水池、供水管网等,对油豆角、旱黄瓜、早甘兰等1000亩作物进行补水灌溉。目前棚室生产未受到旱情的影响,5月中旬,第一批棚室作物已经上市,保证了市民的菜篮子供应充足。
大田蔬菜定植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对抗旱水源检查全部结束,运水车辆检修完毕,抗旱用的大水罐、小水桶缺失部分已补充到位,并做好了坐水栽苗及铺设薄膜覆盖的准备。茄子、辣椒、柿子、大头菜等菜苗充足,且为使苗期苗全,确保市中心区蔬菜需求,区农委还按地块将水源进行了合理分配,确保每处菜田都有水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