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5月27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 见习记者王葱郁
百花丛中蝴蝶翩翩飞,可爱的大公鸡昂头报喜,横刀立马的忠义之士关公……这些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争相观看和购买。这是记者在市中心区升辉市场上看到的场景。
这些剪纸作品都出自于一位65岁的老妇人之手。
老人名叫刘世璇,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饱满,十分健谈。2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为了展示她的作品,老人从卧室的木柜子里拿出厚厚一沓她近几年创作的作品给记者一一介绍。这些精美的剪纸作品在方寸之间充满着无限的灵动,给人以美的享受。记者看到她的作品绝大多数是用红色宣纸剪成的,有一小部分作品则用了绿色宣纸,而这些剪纸题材主要是以花鸟鱼虫和人物为主。2008年,老人有一个心愿,要用她的剪纸艺术为北京奥运加油。经过细心构思和反复酝酿,终于完成了以奥运为主题的一幅剪纸作品《喜迎奥运》。剪纸《喜迎奥运》,五个福娃剪得栩栩如生,还有两只活灵活现的老鼠做点缀,因为那年是中国的鼠年,表现了北京举办奥运会是全中国人民心中的一件大喜事。
谈到自己的剪纸生涯,刘老太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喜爱叠叠剪剪的,因为家境贫困,没能继续学下去。1999年,也是因为家境贫困,她在市场里看见有人出售剪纸,收入不错,于是,她重新拿起剪刀开始剪纸作画,拿到市场上换些钱来贴补家用。由于没经过专业培训,全靠自学和自己摸索,刚开始不是扎破手,就是剪错纸,从小就坚强的她,并未因此而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越剪越熟练,剪纸的花样也越来越丰富。老人说,这剪纸要细心,更要有耐心,剪一只蝴蝶至少要10来分钟。
老人爱笑,在采访过程中,脸上自始至终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即使说到多年前家庭中那段让人不安的日子时。正是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剪纸情结带给她达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心,也让她一直微笑着面对人生。老人每天都在市场里忙活,她把自己的剪纸作品贴挂在车上,人们可以一边购物,一边欣赏剪纸作品。虽然活很忙,但一有空闲,她就拿起剪子剪上几幅,特别是邻居、朋友家有子女结婚、老人过大寿等喜庆事求她帮忙,她都有求必应,从不推迟,一会儿工夫,一个个福、寿、喜字和老寿星、喜鹊图就跃然纸上。逢年过节时,她还剪些喜庆的图案送给左邻右舍,老人受到称赞后心里美滋滋的,剪纸的兴致也更浓了。一晃10年过去了,现在每天设计剪纸作品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老人还向记者谈起了剪纸给她带来的乐趣,每当她剪好一幅作品以后,都非常高兴、非常欣慰,陶冶了情操。记者问她打算剪到什么时候,老人说剪到动不了。现在,老人不仅自己坚持创作剪纸,还带动自己的女儿、外孙女和自己一起剪,她说,要把剪纸艺术一代代地传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