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送别参加扑火战斗的勇士
http://yichun.dbw.cn   2009-05-22 09:33:00

  东北网伊春5月22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 见习记者刘岩/文

  5月12日,市规划局局长、市政府调派专门负责沾河过界草甸森林大火扑灭部队接送任务的协调负责人戚建锋接到来自吉林省森林总队的一个电话。电话内容为:“我是吉林省森林总队副总队长,我们已经顺利到达长春车站,向您和伊春人民报告平安。感谢在伊春期间,伊春市委、市政府和林区人民给予我们的帮助和关爱,欢迎伊春人民来长春做客。”

  4月27日,沾河过界草甸森林大火蔓延至伊春林区,为了保护国家森林资源,一批批军队官兵紧急赶赴伊春,参加支援扑火战斗。这些军队官兵连续奋战在扑火第一线,英勇顽强、奋不顾身,为此次山火的成功扑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火扑灭后,战士们就要离开这片土地时,伊春的人民依依不舍。本文讲述的就是伊春区八一学校的师生们欢送战士们离开时的一段感人故事。不眠之夜

  9日晚8时许,伊春区八一学校校长赵晓莉突然接到区教育局局长的紧急通知:在山上打火的外地部队的1000多名战士将于明天来校驻兵休息,做好接待工作,具体任务由市规划局局长、市政府调派专门负责此次山火扑灭部队接送任务的协调负责人戚建锋指派。

  能接待英雄们是无比光荣的事情,可是如何接待1000名战士?她的心不禁忐忑起来。她立刻拨通了戚建锋的电话,从戚建锋的指令中,她大致了解到八一校将接待的是吉林省森林总队和内蒙古赤峰的部队,战士们都已几天几夜未脱衣服,有的人甚至9个日夜未下火线。由于部队将于10日在我市由西货场乘火车返回,所以八一校是最适合部队暂时驻扎的地点,一定要代表伊春市委、市政府做好这次接待工作,让战士们感受到伊春人民的敬爱之情。

  时间紧迫,任务重大,赵晓莉一边打车上市场,一边给学校的副校长和老师们拨打电话。此时市场里的店铺都关了门。汇合到一处的老师们只好挨家敲门紧急购买用品,顺利购买到了洗脸盆、香皂、洗衣膏、毛巾等用具。她们想制作欢迎标语,就敲开了大发喷绘的店门,店主听明情况很支持,表示会连夜制作,让她们明早来取,可是怕误事的老师们强烈要求,半夜做好也来取,老板被她们急切的心感动,当即答应马上制作保证在23时前做出条幅。

  从市场往学校返回途中,几位老师的电话都成了热线,学校班级里的桌椅不充足,她们连夜把班主任和男校工们调出来,回学校库房搬出桌椅。所有的老师都积极配合此次任务,睡下的爬出被窝,洗衣的放下衣服,照顾孩子的扔下孩子,迅速从家中赶到学校。她们的计划是给每班配齐40套桌椅,将学校库房里的桌椅全部挪出来分搬到一到五层楼,不一会儿老师们就大汗淋漓了,胳膊、大腿酸疼得抬不起来,到半夜12点,总算把各班的桌椅配齐了。

  就在大家想休息一下时,赵校长猛然想到:战士们下车时,如果让他们喝上一碗热乎乎的鸡蛋汤该多舒服。她的想法立刻得到老师们的赞同,可是1000多人的汤即使做出来如何盛呢?学校食堂的电饭煲和保温桶根本不够,赵校长连忙向市职业高中徐校长求援,徐校长把职高食堂的保温桶和大盆借给了她们。电饭煲借不到,时间又紧,一位老师连夜给开电器商店的朋友打电话,不一会儿,四个最大型号的电饭煲就送到了学校。此时已经10日清晨4点了,虽然十分疲惫,但想离见到英雄们的时间越来越近,老师们都兴奋得困意全消。她们决定布置校园和班级,给战士们一个温暖的氛围。悬挂好“人民子弟兵你们辛苦了”“全市人民向你们致敬、向你们学习”的标语,插上彩旗,并通知校锣鼓威风表演队做好准备,班级的黑板上书写上欢迎的板画,每一个人都在忙碌中激动等待。食堂里洗柿子、打鸡蛋,做热汤的工作也开始了。这就是一个兵

  10日7时30分左右,站在校园中等候的老师们首先看到了一面高高飘扬的红旗出现在学校外百米之外,一个整齐的方队伴着嘹亮的口号向校门走来,这是英雄的方队!英雄们来了!霎时,威风锣鼓敲起来,欢迎的向日葵花挥舞起来,欢迎口号喊起来,八一校校园被热烈、昂扬、激励的氛围浓浓包围起来。

  率先驻扎入校的是吉林省森林总队的150名战士。按照事先安排,每个班的班主任负责接待入住自己班级休息的战士。扑火英雄们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一些老师竟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让他们更好地休息了。打水、洗漱、安排他们休息。战士们虽然满脸的泥土灰烬,但挺直的腰板、炯炯的目光,让老师们看到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风貌。当灰泥洗净,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庞展现出来,一种由衷的疼爱从每一位老师心底涌出,看着这张张面孔,她们的眼睛不禁湿润了。

  老师们一碗接一碗地盛汤,让战士感动了:“我们自己来。”“不,你们辛苦了,我们给你们盛,你们坐着别动!”一碗碗的热汤喝进战士嘴里,暖在老师们的心里。喝过汤老师想让战士们趴在桌上睡一觉,可战士们依然目不斜视、坐姿端正,这让老师很诧异,几天几夜没睡了,怎么还不睡?打听才知道,这是军队纪律,他们只有接到领队的命令才能睡觉,老师只好去求领队下达睡觉的命令。

  接到命令后,小战士们齐刷刷地趴在桌上很快睡着了,但还有一名战士坐得端端正正不睡觉,说是放哨。老师告诉他睡吧,放哨的任务她们来做,可是根本劝不动。静静的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们悄悄打扫走廊、收拾碗筷,准备午饭。

  午饭前,又一批部队入驻进校,前一批进校的战士们也睡醒了,老师与小战士们唠起嗑来。他们的年纪都在20岁左右,来自祖国各地,入伍前几乎都是家中的独生子,是军队的大熔炉锤炼了他们的钢筋铁骨。他们翻看着课桌里的书本,摆弄着学生们课间玩的智力玩具。赵老师把学生们的VCD拿出来播放给战士们看,战士们都说学生时代的生活真好,他们在学校后面的黑板上写下“警民一家亲”和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报效国家的话语,并留下了名字。初三四班黑板上方的标语牌脱落了一颗钉子,几名战士看到了,向老师借锤子,老师心疼地对他们说:“你们的任务就是休息,钉子回头我自己钉吧。”可战士们不听,出去一会儿拿着锤子和钉子回来了,到底把牌子钉好才下来。知道晚上就要离开伊春了,听说了八一校还有许多贫困学生的事情后,战士们的心里不安了。他们出发前随身没带多少钱,战士们掏空身上所有的零钱捐助给了这里的贫困学生。

  10日下午5时许,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华景伟,副市长李伟东来到学校看望战士们,并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仪式上,应部队要求,安排了一个特殊的捐资助学仪式,当写有“吉林省森林总队吉林支队”、“延边州支队”、“通化大队”、“教导队”、“净月大队”607名战士集体捐赠字样的信封交到校方手上,在场所有人的眼睛湿润了。信封中捐款总额为1200元,相当于每位战士捐了2元钱。

  为了不打扰11日早晨学生们正常上课,内蒙古赤峰部队的领队对校方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告诉学校他们连夜赶车返回,拉队伍离开了,但他们的车是第二天早晨的,他们这一夜是在汽车后车厢里蹲着过的,他们已经不忍心再看着学校的老师们为他们忙前忙后了,耽误学生们第二天上课。榜样的力量

  虽然只是短暂的一天,可是战士们已经与八一校的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出发前,战士们一遍遍地擦桌椅、擦地面,擦玻璃,老师哪能忍心,上前争抢,战士们人多根本争不过来。初三一班的赵老师看到战士们喜欢看书,便把自己多年来收藏的报纸和书籍送给他们,留作纪念。

  一位战士动情地握住一位老师的手说:“今天是母亲节,我们都已离开家很长时间,你们给予我们如妈妈般的温暖将令我们终生难忘,这是我过得最幸福的一个母亲节,祝你们节日快乐!”他的话感染了在场的战士和老师,他们深情地拥抱、握手,合影留念。

  威武之师排着整齐的方队告别了八一校的老师们,告别了伊春,英雄榜样留给八一校的不仅仅是感动,还留下了一种向上的力量。

  战士们在班级黑板上的留言在学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共鸣,在老师的鼓励下,许多学生主动与战士们结成对子,他们给战士写信,表达了对战士们的崇敬和好好学习,热爱祖国的心境。越明同学在信中这样写道:“你参加扑火的事迹让我明白了众志成城的含义,让我知道了乌鸟思恩返哺其母的恩情。祖国母亲养育了我们,在关键的时候就应挺身而出去捍卫她。你是一个英雄!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听说了你们在扑火现场的经历,我们很感动,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英勇无畏。我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但是,我会努力学习,珍惜在学校的每一分钟,锻炼自己像你们一样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5月20日,佳木斯参加我市此次扑火战斗的部队向伊春市政府致电:“感谢伊春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你们的友谊我们永存于心。”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