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社会新闻 正文
为“光棍儿”擎起爱的蓝天
http://yichun.dbw.cn   2009-05-20 09:47:13

  东北网伊春5月20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 李霁光记者吴聿宏/文我市大龄未婚男青年择偶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山上林场(所)大龄男青年娶妻难的问题更令人堪忧。4月末,记者随同市人口计生委深入新青、友好区及铁力林业局等地,对我市大龄男青年的婚姻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作了探讨。我市大龄未婚男青年现状

  受经济环境、自然条件、家庭贫困、自身素质、人口迁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伊春市形成了大龄未婚男青年群体。据市人口计生委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市28岁以上的大龄未婚男青年达6811人,其中林业人口占66%以上。特别是山上林场(所)大龄男性青年婚姻堆积状况令人堪忧,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占相当大的比例。许多林场流传着一句民谣:“山清水秀风光好,只见哥哥不见嫂。” 破解婚姻问题建议和对策

  大龄男性青年结婚难现象的产生,与经济状况有着密切关系。为此,全市各地结合新农村(林区)建设,从发展经济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迁移和架“鹊桥”等方面入手,破解大龄男青年结婚难问题,使其“柳暗花明又一村”。

  ——建立保障机制,加大投入

  各地党委、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以人为本的关爱理念延伸到大龄男性青年这个特殊群体,最大限度的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在出台普惠政策时,各级政府要对大龄未婚男性青年给予优先优惠考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相应的利益导向机制,出台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使他们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择偶上有机遇。各地党委、政府要组织协调人口计生、妇联、工会、民政、团委、劳动、科委和农业等部门充分利用工作职能优势,开展“关怀大龄未婚男性青年活动”,实施“爱心工程”,积极为大龄青年破解婚姻难问题。

  新青区、友好区、乌马河区、铁力林业局等区局在破解大龄未婚男性青年婚姻问题上做了有益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新青区党委、政府把关怀大龄青年婚姻问题纳入重要日程,区委书记刘国庆多次深入各林场(所)、街道办事处调查研究,寻求解决大龄青年婚姻问题的有效途径,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人口计生、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把这项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怀大龄青年行动实施方案”,制定了关怀大龄青年婚姻优惠政策,对他们在生产、生活、就业等方面给予照顾。方案出台后,在社会上被誉为“最人性化的红头文件”。新青区青林林场出台了“鹊桥奖金”、“带薪上山”、“三笨”政策。“鹊桥奖金”,就是对牵线的红娘奖励介绍费500元;“带薪上山”,就是女青年与林场大龄青年成家后,林场负责给女方安置工作,月工资不低于800元;“三笨”政策,就是鼓励大龄青年夫妇发展多种经营,为他们提供5000元无息贷款作为启动资金,提倡养殖笨鸡、笨猪、笨狗,并免费为他们提供笨鸡雏,每头仔猪和每条笨狗分别提供100元和50元的补贴。同时,对女方父母有实际困难的,优先办理最低生活保障。2008年10月,该林场大龄青年职工、33岁的滕佳林经计生员辛光介绍,与山下29岁女青年刘双结为连理,林场为刘双安排了工作,月收入800元。在林场的扶持下,滕佳林和刘双种植木耳菌,饲养笨鸡,预计一年下来,滕佳林夫妇收入可达4万多元。如今,小两口生活幸福美满,其乐融融。

  友好区、铁力林业局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大龄男性青年进行全方位调研,掌握情况,摸清底数,汇总分类,为他们建立“爱心档案”,掌握每个人的状况和信息,根据其条件和个人意愿及时为他们牵线搭桥。

  ——提高自身素质,标本兼治

  各地要抓住大龄青年求知、求富的意愿,以提高大龄青年自身素质作为致富创业的根本,实行标本兼治。各级政府要组织协调劳动、科委、农委等部门举办技能培训,开展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大龄青年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增强他们创业致富能力。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在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活动中,组织发动街道、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帮助大龄青年介绍相应职业;协调工商等有关部门对大龄青年在申办营业执照、就业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新青区、友好区、铁力林业局等区局的人口计生部门协调相关部门为大龄青年开办了种植、养殖、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班,为他们送去致富项目、致富信息和致富技术。并组织大龄青年骨干到外地“取经”。大龄青年通过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提高了自身就业能力和文化技能水平,引导他们自觉走上致富之路,增强了招引“凤凰”的信心和能力。

  ——创办致富项目,筑巢引凤

  各地广泛开展“先栽梧桐树,再引金凤凰”活动,为广大大龄青年提供致富信息、扶助资金和生产项目,发展庭院经济,创办种植、养殖、加工、采集等项目。在林权制度改革和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让大龄青年优先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在承包林地和创办多种经营项目上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新青区、铁力林业局以发展木耳种植为龙头,为大龄青年优先提供贷款、技术、信息、销售和生产资料等。

  ——搭建劳务平台,离土创业

  对有一技之长的大龄青年,鼓励他们劳务输出,实现异地脱贫致富。积极与劳务输出部门协调组织大龄男青年到国内外经商、就业和从事他们力所能及的项目,提高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各地人力资源部门要发挥信息畅通的工作优势,将就地转移和外出转移、长期转移与季节性转移、增加转移数量与提高转移层次相结合,竭诚为未婚大龄男青年服务,为大龄男青年成家立业奠定物质基础。

  ——架起知音鹊桥,引凤进山

  各级人口计生、妇联、工会、共青团、民政等部门要积极为大龄未婚青年择偶创造环境,要经常举办交友联谊活动,推广“月老”、“红娘”奖等成功经验,鼓励人们都来为大龄未婚男青年牵线搭桥,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他们早日成家立业。人口计生部门要发挥部门网络优势,以计生服务站(室)、人口文化大院、计生协会会员之家为载体,开展“情缘之家”活动,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开办“人口婚介”义务网站,拓宽择偶渠道,通过协会网、亲情网、邻里网、同学网等形式,架起爱心“鹊桥”。积极组织开展联姻活动,通过各种渠道,与外省市人口计生、妇联等部门联合组织联谊活动,为本地大龄青年与外地青年相互了解、沟通创造条件。通过婚姻介绍所、网络信息平台、征婚启事等载体,为未婚大龄男青年牵线搭桥,创造良机。

  友好区各部门联手开展了“千里姻缘一线牵、成家立业大家谈”活动。采取座谈与联欢的形式为大龄单身男女青年搭建真诚交往平台。24个基层单位参与了此次活动,共有103名大龄青年报名,200多人参加了联谊。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有关领导,各林场、基层妇委会主任、社区主任等也参加了活动。这一举措为大龄男青年择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仅友谊林场就有13对大龄男女青年喜结良缘。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大龄青年深刻认识到,在择偶问题上,真正的“救星”是自己,要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要敢于走出家门,扩大自己的交际面,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扩大找对象的范围,提高择偶成功率。

铁力林业局计生协会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组织广大计生协会会员开展了“爱情帮你办”婚介活动,引“凤”进山,帮助大龄青年建立幸福家庭。大龄青年赵洪军、王峰等人的婚事一直是老大难,局、场两级协会始终将他们的婚事挂在心上,先后将尚志、内蒙古等地的女青年陈东静、马相梅请来联谊,并帮助他们主持策划了婚礼,赠送厨具、棉被等礼品和宣传品,鼓励他们夫妻携手,共同发展家庭经济。卫东林场团书记邵帮河是铁力林业局招募人才时吸引来的大专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小邵埋头工作,年近30还没对象,副会长路广义就又当爹又当妈,始终为他的婚事操心,将铁力市的女青年姜红梅介绍给小邵,促成两人喜结良缘。截至目前,共为96对大龄青年联姻,成功34对。
上图为在新青区调研时情景。

  上图为新青区大龄男青年喜结良缘现场。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