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图片新闻 正文
像苏宁一样去战斗
http://yichun.dbw.cn   2009-05-12 09:46:26

  东北网伊春5月12日讯林城晚报提供 杜庆川杜俊杰记者王跃东

  在扑灭沾河过界草甸森林大火中,驻哈苏宁团官兵连续奋战10昼夜,转战7个林场,全体官兵以英勇顽强、敢打硬仗、不畏艰险的战斗作风,开辟出三合林场至鸡爪河林场、永青林场间宽100米至150米不等的战略防火隔离带100公里。在岭峰、奋斗等林场完成近300平方公里的扑火清残任务,扑灭明火、暗火和烟点6000余个,清理余火延长线10多公里,出色地完成了扑救任务,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沾河过界草甸森林大火发生后,驻哈苏宁团官兵连夜奔赴火场。在这场火灾面前,有的官兵置家庭困难于不顾,有的带病带伤踏上征途,有的中断休假奔赴火场,用军人特有的忠诚,谱写了一曲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赞歌。在英雄背后,还有他们的父母、妻儿,在默默地支持着……

  在大火面前,苏宁团战士“像苏宁一样去战斗”,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火不能等我病好再救”

  “你的病拖了这么久,最近又恶化了,这次去扑火就得推迟一个月治疗,还是在家安心治病吧。”苏宁团一营教导员张森说。

  “病可以回来再治,但火不能等我病好再救,我必须去一线。”陈继宏的话语十分坚定。

  4月29日晚10时,一营长刘德龙召开全营干部赴伊春扑火救灾行动动员部署会。会上,正在住院的一营部排长陈继宏坚持到火场参战,营里的干部都劝他在家好好看病,可他坚持己见。

  大家都知道陈继宏的脾气,不让他去,还不得把他急死呀,那比病了还严重。无奈,营长嘱咐他把药物带好,同意他跟随部队一起出发。

  陈继宏是2008年毕业的国防生,在一营部任排长。半年时间里,他表现突出,带领全排出色地完成了实兵演习、冬季野外训练等急难险重任务,受到了上级表彰。去年年底,他的脸部突发肿脓性痤疮感染,先后在211医院、哈医大二院进行治疗,病情有所好转。4月中下旬,他主动请缨参加援建双城民生水利工程时,因施工地域环境恶劣,痤疮感染又发作了。施工回团刚住院不到一天,就又要参加扑火行动,战友们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在扑火现场,陈继宏不惧危险,带头冲锋一线。他的头发被火燎了,裤腿被烧着了,身上被划破的伤口鲜血直流,脸上的痤疮炎症也加重了,可他全然不顾,拿药水擦了擦,又冲到了火线前面……“扑完火,再同你度蜜月”

  4月30日是八连连长高大海到北京度蜜月的第3天,结婚不到5天,他就要离开新婚妻子奔赴沾河扑火一线。在登上飞机的那一刻,他给她发了一条短信:扑完火,再同你度蜜月!

  高大海的婚礼定在4月26日,这是两次推延婚期后定的日子。4月18日,苏宁团担负援建双城市水利施工建设任务,他带领连队奋战在清淤一线,每天任务总是抢先完成。新娘希望他这次不要失约,能够回来举行婚礼,可他却说任务很艰巨,这次可能又要拖延了,新娘虽说理解他,可心里还是很委屈。团里知道此事后,25日用专车把他送回哈尔滨举行婚礼。

  4月28日,夫妻俩乘飞机到达北京度蜜月。29日晚,他从团里的一位战友那得知,部队即将开赴沾河一线执行扑火救灾任务,他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他向新娘说出了部队将要执行扑火救火任务。看着高大海满脸的焦急,新娘主动说:“去一线吧,多注意安全,火扑灭后你再补偿我!”高连长一时无语。因飞机票紧张,高大海只买到了一张机票自己返回到哈尔滨,并于部队出发前一小时赶回了营区。“扑火才是对妈最大的安慰”

  “儿呀,你不要回来,妈的病已经好多了,扑火才是对妈最大的安慰!”杨帅的母亲在手机里对杨帅这样说道。挂断电话,杨帅含着泪对指导员石云峰说:“哪里有火场,我就跟到哪!”说完,他就驾车随部队向火场进发。

  杨帅是名上等兵,一连的驾驶员,驾驶技术过硬。部队在双城援建民生工程建设任务期间,杨帅的母亲患上了哮喘病住进医院,家里人怕杨帅担心就没有告诉他。杨帅的姨妈考虑到杨家就一个儿子,况且杨帅的母亲病情不稳定,一旦出了问题不好交代,就告诉了杨帅。刚执行完援建任务回团的杨帅,还未等请假,部队又要执行扑火救灾任务,他就又随队来到了火场。

  在火场期间,杨帅总梦见母亲病危的情形,忐忑不安。可看到战友们在火场上舍生忘死的情形,他把看望母亲的愿望深深埋在心里,驾车随部队转战多个火场。5月3日,政委黄洋在巡查车辆时,看见驾驶室里心事重重的杨帅。一番交谈后,黄洋从杨帅支吾的话语中知道了其母病重的事,决定给杨帅特批6天假回去看望。就在指导员石云峰准备送杨帅前往伊春火车站时,杨帅的母亲打来了电话。

  就这样,杨帅和战友们一样,一直坚持到灭火作战的全面胜利。“我会照顾好孩子”

  “我们指导员的产假,只休了3天,他一直带领我们在火场上奋战。”三连官兵谈起指导员孙光思,脸上充满了敬佩和自豪。

  4月27日是孙广思最幸福日子,这天他当上了父亲。4月18日,全团赶赴双城市执行援建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孙光思始终坚持带头清除淤泥,处处率先垂范。团里知道他妻子还有一周就临产了,给了30天假让他回去照顾,可他却说:“她身体好,等到生产时回去就行了。”4月26日,连队的施工任务即将完成,妻子也于当日住进了哈医大二院,在团领导的催促下,孙光思这才离开施工地赶往医院。在进入产房不到一个小时,孩子出生了,是个胖小子。看着胖儿子,孙广思满心欢喜对妻子表示:这个产假好好表现,尽尽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可他刚休到第4天,听说部队准备参加扑火任务。孙光思一边打电话叫来父母照看妻子,一边收拾包裹准备回团。妻子看着就要出发的丈夫说:“多注意安全,我会看护好孩子,你不用牵挂!”孙光思强忍着眼泪走出了医院,连夜回到连队。团、营领导得知此事后,命他回去休假,可他仍坚持上了火场。“你今晚就得坐车返回”

  4月29日21时50分,一营部三级士官王慧思的妻子刚走出哈尔滨火车站出站口,王慧思就迎了上去,没有马上带她回团,而是直接进入了火车站军人候车室。

  在候车室的座椅上,王慧思歉意地说:“刚接到上级命令,夜里出发执行扑火任务,你今晚就得坐车返回。”妻子看着丈夫,眼圈刹时布满了泪水,一下扎进丈夫怀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用拳头使劲的捶打。此时,王慧思也紧紧地搂住妻子,眼睛也湿润起来……

  一个小时过去了。在送别的站台上,妻子对王慧思说:“我走了,家里你就放心吧,火场上多保重!”看着妻子上火车的身影,王慧思一阵内疚。

  原来,4月28日下午,在援建驻地民生工程一线战斗了10天的王慧思给妻子打电话说:“任务刚结束,明天你来探亲吧,正好五一带你在哈尔滨玩两天!”“这次不会像前两次一样,又有紧急任务了吧?”妻子反问道。“不会的,不会的。”王慧思肯定的回答着。临近“五一”,车票紧张,王慧思的妻子托人高价买了张卧铺票,没想到十几个小时的奔波,只与丈夫团聚了一个小时。

  当天夜里,王慧思和战友们一起赶赴火场。

上图为火场急行军。

  上图为扑火胜利了,战士露出了笑容。

  树干顶端有余火,战士爬上去用军用水壶里的水把它浇灭。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