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5月12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见习记者王葱郁吕谡记者王玉梅/文
沾河过界草甸森林大火蔓延到我市友好林业局后,全市军警民迅速投入到了紧张的扑火战斗中。伊春移动分公司以火为令,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通信保卫战,为保障扑火前线通信畅通无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以火为令迅速出击
4月28日,当得知沾河过界草甸森林大火蔓延到了我市友好林业局奋斗林场附近后,伊春移动分公司迅速作出了应急反应,总经理高臣深知此时的通信畅通对扑火前线指挥的重要性,他指示公司网络部:立即准备做好对距火场最近的岭峰林场基站的设备扩容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全力保障设置在这里的扑火前线指挥部的通信畅通!决不能因通信故障拖扑火战斗的后腿!接到指示后,网络部主任刘焱马上带领技术过硬的工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岭峰林场进行基站设备扩容。经过紧张有序的工作,29日中午,他们顺利地将岭峰林场基站的设备由O2扩容到了O6。
4月29日,随着火势的迅猛蔓延,大火向岭峰林场逼近。由于岭峰林场只有伊春移动分公司在此设立的1座通信基站,通信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扑火前线指挥部与外界及扑火队伍的联系指挥工作是否顺畅。4月29日下午4时30分,公司总经理高臣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召开应急通信保障工作会议,启动了《伊春移动分公司森林火灾应急通信保障预案》,成立了由总经理高臣和副总经理张路挂帅的应急通信保障组。会上,总经理高臣要求与会人员:在此次扑火战斗中,通信保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是对公司面对突发事件实施应急通信保障执行能力的一次重大检验,我们要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基础上全力以赴保障扑火前线指挥部及涉火区域内26个基站的通信畅通,确保扑火前线指挥部的通信安全。
根据会议安排,公司网络部将技术力量进行了均衡分配,成立了7个通信保障小组、5个设备发电小组和3个光缆抢修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拉得出,打得赢。同时,副总经理张路专程赶到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了解火情,并根据火情对重点区域通信保障工作进一步做了安排和部署。同时,网络部的5个通信保障小组和5个设备发电小组根据公司指令,由网络部主任刘焱带队立即启程赶赴火场,其他小组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增援。
4月30日,时刻惦记火场通信保障工作的总经理高臣带领相关人员,驱车160公里来到岭峰林场。他首先组织工作人员为扑火前线指挥部开通了EGPRS业务,并指挥工作人员对基站附近的易燃物进行了清理,打设了简易的防火隔离带。在岭峰基站已完成扩容的情况下,又新增了一个小区,为前线指挥部通信畅通做好准备。山区春季的早晚温差很大,夜里只有零度左右,没有住的地方,抢修小组的工作人员只好睡在车里。为了保证车辆油料充足,工作人员决定将车辆熄火,轮流监视火情。冷了,下车跑两圈,饿了,就啃两口面包,虽然大家都冻得手脚冰凉,但没有一个人产生畏难情绪,没有一个人有半句怨言,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岭峰基站距离火场很近,由于风向变化快,火势几次蔓延到岭峰林场边缘,火舌肆虐,浓烟滚滚,形势非常危急,扑火前线指挥部先后几次下达了撤离指令,伊春移动分公司的工作人员硬是坚持到最后一刻才撤离。待火情稍微得到控制,他们就再次回到基地,坚守阵地。
从4月28日起,伊春移动分公司的应急抢修车就一直战斗在火场一线,每天都奔波于公司、火场一线及火场区域内各个基站之间,运送参战人员、提供食品供给、运输抢修设备及后续支援物资,每名司机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司机曹德福最多一次从美溪卧龙河到红星库斯特、大平台再至友好岭峰,辗转行程1000多公里运送调配物资,一天下来,握着方向盘的双手都木了,手指伸都伸不直,一直在发抖。但曹师傅说,为了能早日将山火扑灭,这点苦不算啥。
在此次通信保障中,伊春移动分公司共投入20辆应急抢修车参与抢险维修工作,每辆车都做到了检修及时,无故障作业,为及时进行通信抢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沾河过界草甸森林大火蔓延到我市后,引起了省移动公司的高度重视。4月30日,为支援伊春移动分公司通信保障工作,省公司派出了一辆应急通信车,并增援了3部海事卫星电话;5月1日,省公司网络部高级项目经理富强和哈电工程局维护部王善军经理,赶到伊春进行慰问和支援,带来了32个光缆接头盒和50公里8芯光缆;临近鹤岗市的线路维护公司也由经理带队赶赴伊春进行通信保障支援。抢修线路保障通信
迅猛燃烧的山火对伊春移动分公司铺设的光缆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扑火期间,通信光缆多次被烧断,又都被及时修复,确保了扑火前线指挥部的通信畅通无阻。
1日8时30分许,在绿源林场打防火隔离带时通信光缆发生损坏,造成通信中断,光缆抢修组20名成员立即进行了抢修,10时许抢修工作完成,恢复了通信。
4日晚5时,岭峰林场附近的光缆突然被烧断,接到基站报告后,总经理高臣连夜带领支援小组工作人员和设备赶到岭峰林场,现场指挥抢险修复工作。由于断点多,加之山地道路难行,车辆根本上不去,导致前期的抢修工作进展较慢。为了抢时间,支援小组的10余名工作人员硬是肩扛手提地将光缆、熔接机等器材运到了山上。当时光缆沿线还有余火燃烧,抢修人员决定采取从两头向中间推进的方式进行抢修,他们一边检查线路,一边更换光缆。5日凌晨1时20分,3公里长的光缆全部铺设完毕,恢复了通信。
5日当天,基站工作人员在巡线时,发现岭峰林场附近的通信光缆有4处外部被烧焦,工作人员马上将烧焦部分及时换下。
7日凌晨1时许,松园林场至友谊林场600米处通信光缆被烧断,抢修组成员路路等先遣队员立即赶往现场,打着手电排查线路寻找路由。由于天黑,又不熟悉地面情况,路路一时不慎掉进了淤泥中,瞬间淹到了路路的胸口,跟在后面的队员刘志军、孙守轩从没见过这样的情景,两人急忙叫路路别动,迅速找来一根树杆递到路路手中,将他从淤泥中拽出。看到路路安然无恙,大家才放下心来,长长地出了口气。找到路由,抢修工作立即展开。抢修工作刚刚结束,就接到监控机房通知,3.4公里处发现断点,抢修人员火速赶到该区域,经检测没有发现断点,抢修人员马上回头复查,在2.7公里处打开光缆接头盒进行检测,在1.2公里区域内发现了断点。抢修人员在割接的同时,派出人员向友谊方向巡查,刚走出300米远就发现了一处障碍点,抢修组立即分出人员前往抢修。
因为扑火需要,扑火前线指挥部决定在松园林场至友谊林场打设一条防火隔离带,可在两个林场的沿线铺设着伊春移动分公司的光缆,公司总经理高臣指示工作人员要无条件服从扑火大局,全力配合扑火队伍打设防火隔离带。隔离带打通后,工作人员马上对沿线的光缆进行了检测,发现从松园至友谊17公里范围内共有28处光缆被割断,且多处被割断的光缆都在过火塔头甸地带,锹铲下去根本挖不动。由于天气刚刚转暖,塔头甸下面的冰层还没有完全融化,坚硬无比,抢修人员还是用尽全身力气奋力地挖,目的只有一个,尽快将光缆接通,迅速恢复前指通信。锹把挖断了,他们就用手挖,冰冷的泥水沾到手上,刺骨的寒冷,没有人叫冷,也没有人喊疼,一个个塔头被清理开,一条条光缆从冰缝中拽出,抢修工作艰难地进行着。到抢修全部结束,时间已是下午3时30分。又冷又累又饿的抢修人员收拾好工具及抢修设备正准备返回驻地吃饭休息时,突然又接到监控机房通知,前指通讯又中断了,原来岭峰至松园9公里处光缆被余火烧断,顾不得疲惫的抢修小组立即进入战斗状态,驱车前往事故现场,17时40分许将中断电缆抢修完毕,前指通信恢复……晚7时,连续奋战了17个小时的抢修队员们才回到驻地。
在五营林业局翠北林场,共有伊春移动分公司的基站5处,承担着该地区的通信传输任务。先期到达这里的应急通信保障小组已在4月29日完成了翠北基站、翠北山基站的防火带和易燃物清理工作。30日,公司副总经理张路再次来到现场指挥通信保障工作,由于火势和风向变化很快,前指要求火场附近人员快速撤离。在大家准备撤离时,保障小组的朱剑峰、刘树峰等直接找到张路,要求让他们留下再坚持一会儿,并且再三保证一定会确保人员安全。可当大家撤出后,通信突然中断了,翠北林场被火包围,撤出人员禁止再返回,大家非常担心朱剑锋等人的安全,不停的打电话进行联系,可怎么也联系不上。半小时后,通信恢复。原来,朱剑锋、刘树峰等人返回基站后,发现基站通信中断,他们马上进行了发电恢复,保证了翠北火场周围5个基站通信保持畅通。
伊春移动分公司在红星林业局大平台水库附近共设有9个通信基站,其中霍吉河林场基站是重要的传输节点,如果这里传输业务中断将导致后面5个基站停站。为了保证大平台防火指挥部的通信畅通,公司通信保障组和发电组对霍吉河站和大平台站进行了重点保障,于4月30日完成了大平台设备扩容并开通了EGPRS业务,并设专人进行坚守。
在此次扑火战斗中,伊春移动分公司以其快速的反应机制,派出精兵强将,克服了自然条件差、维护区域广、抢险任务重等多重困难,发扬连续作战、不畏艰苦的精神,对火场区域内的基站和光缆进行重点看守和抢修,为扑火前线指挥部的通信畅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为前指各项扑火指令的迅速传达和扑火战役的全面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上图为7日,移动员工在岭峰至松园9公里处抢修中断通信光缆。
上图铺架临时架空光缆。
上图移动员工巡查光缆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