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5月11日讯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 张恩普张增玲/文
“人民子弟兵与伊春人民心连心”、“人民子弟兵,你们辛苦了”,随着我市扑灭沾河过界草甸森林大火战役的全面胜利,支援我市的各支部队陆续返回(见图)。5月10日,几支部队在返回市中心区时,每到一处都受到我市市民的热烈欢迎。红色的条幅、胜利的锣鼓、欢快的秧歌,学生手捧花束列队,欢送扑火勇士凯旋。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华景伟,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李伟东代表市委、市政府欢迎扑火勇士凯旋,并将写有“人民卫士,扑火英雄”、“勇扑山火,心系民情”、“神兵降火魔,为民保平安”等字样的锦旗分别授予他们(见图)。
4月27日,沾河伊南河过界草甸森林大火蔓延到我市后,由于风力较大,火势迅速蔓延,直逼我市北部友好、上甘岭、红星等区(局),国家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扑火形势异常严峻。在危急时刻,省武警总队、吉林省森警总队、沈阳军区某部苏宁团和老虎团及省内外各地军警官兵火速支援我市,与我市军警官兵、航空护林站人员、各地专业扑火队员及当地群众组成了2万余人的扑火大军,扑救沾河伊南河过界草甸森林大火。
这次沾河过界草甸森林大火火线长、火点多、火场形势严峻、扑火任务重,在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人民子弟兵发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与火魔进行了殊死搏斗,成功地打响了岭峰保卫战、大平台保卫站等战役。经过11个昼夜的英勇扑救,降服火魔。
10日上午,在伊春区八一学校的欢迎仪式上,“军民鱼水情,胜似一家人”的条幅格外醒目,一幅幅标语书不尽感激情,一句句话语诉不完不舍意。校园里回荡着《咱当兵的人》歌曲。武警吉林省森林总队、内蒙古通辽支队、赤峰支队的千余名指战员列队整齐地走进校园。虽然全体官兵辛苦劳顿,但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喊着“一、二、三、四”的口号,体现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虎虎军威。师生们激动地高声喊道:“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向国家森林的勇士、人民生命财产的守护神致敬。”一时间,嘹亮的口号声和群众欢呼声响彻云霄。
据武警吉林省森林总队政委姜学师介绍:4月30日部队接到上级指令,奉命来伊春执行扑救沾河过界草甸森林大火任务,率部队607名官兵赶赴伊春,按照“前指”要求进入指定扑救地带。官兵们在灌木丛生、碎石遍地的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连续奋战多个昼夜。在全体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扑救任务,凯旋归来,得到了伊春市委、市政府及伊春人民的热烈迎接,官兵们深受感动。尤其是来到八一学校,看到全体师生对官兵们所做的一切时,感到应该为孩子们做点儿事情。因为来时任务紧急,身上没有带多少钱,全体指战员用凑的1200元帮助5个贫困学生。从总队下属部队选出的王洪义、白杨、李春林、张琦、张宇挺5位战士,代表607名指战员,将1200元钱交到了八一学校五年级贫困学生张帜吾、刘华聪、于晓峰、任哲、张莉莎手中。面对解放军叔叔们的深情厚谊,孩子们致以崇高的队礼。在操场集合完,战士们刚一踏进教室,顾不上补充已准备好的给养,纷纷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他们太累了!
9日晚上8时,伊春区八一学校接到上级通知,10日上午从火场前线胜利凯旋的武警吉林省森林总队、内蒙古自治区通辽支队、赤峰支队的千余名指战员将在学校做短暂休整。接到任务后,学校积极行动,连夜做好迎接准备。为了能让已经很疲惫的指战员们喝上一口热汤,学校从几个单位借来保温桶,10日凌晨2时许就开始给指战员们做鸡蛋柿子汤。将数间教室仔细打扫干净,迎接亲人子弟兵。
我市群众纷纷激动地说,子弟兵们不怕困苦、保护了我们的家园。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不会忘记他们。
10日下午2点多,沈阳军区某部老虎团1500余名官兵乘坐100辆军车,来到市职教中心,同样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他们虽然一身疲惫、一路风尘,但指战员们依旧精神抖擞。据了解,这支部队在该校短暂休整后,11日早踏上返程。
5月10日晚,在伊春火车站,我市群众穿起鲜艳的盛装,夹道欢送武警黑龙江省哈尔滨森警总队教导队、武警黑龙江省哈尔滨森警支队150名官兵,向这些为保护我市森林资源、人民生命财产的军警官兵致敬。
市中心区群众闻知部队要撤离,晚上5点多就聚集在火车站。“全市人民感谢你——人民子弟兵”、“最可爱的亲人解放军你们辛苦了”、“解放军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雄壮之师、胜利之师”,一幅幅标语表达着林区人民说不完的谢意。晚上7点,在一句句“你们辛苦了”的呼唤声中,一辆辆战车驶过,战士纷纷挥手致意,鸣笛不已。欢送队伍中,退休的王大妈动情地说,子弟兵们不怕困苦、不怕牺牲,保护了我们的家园。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