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4月1日讯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关英玉杨佰艳/文
从2008年年末,由纽约华尔街刮起的旋风席卷全球。为全面应对危机,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各种促进就业、拉动内需的政策。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林城百姓也想出了各种应对方法。加班加点为开源
在很多市民还认为我市地处东北边陲,大型工业企业数量不多,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不会很大情况下,一些人已经开始行动,一些有一定专长的人利用业余时间做起了第二职业。在采访中,这些人给出了几乎相似的答案:国家出台的拉动内需的政策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多赚钱才有能力拉动消费。
春节期间,人们都爱走亲串门,可一向爱热闹的市民李先生却没时间参加家人、朋友的聚会,去年拿到驾照的他找了个开出租的活,专干夜班。李先生的爱人没有正式工作,干钟点工,两人平常一个月能收入2000元左右。儿子在外地读大学,每月要上千元的生活费。听在深圳读大学的儿子说很多地方的工厂关了门,李先生一想到就业形势将越来越严峻,就和妻子商量想办法增加收入。春节期间出租车活特别好,李先生每天都要到半夜12点才收车,一个月下来收入可观。
与李先生的辛苦相比,梁小姐想出的赚钱方式就潇洒了许多。她在网上开了一个店面,专门销售家乡的山特产。蘑菇、猴头、松子……网络的特殊性使梁小姐既不必支付店面费,又不用搞装修,有时一天能卖上一两百元钱。初战告捷使梁小姐信心大增,她开始琢磨着新的商品种类,准备在网上好好地搏击一回。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类似设计、加工、财务之类对办公时间和地点没有固定要求的工种,成为人们增加收入的首选。在经济危机的国际大背景下,林城人乐观面对生活,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自家的小金库收金纳银,从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翻新旧物巧赚钱
在开源的同时,人们也在想方设法“节流”,“旧物改造”成为人们追赶潮流的另一种方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服装店、修鞋店看准商机,转动脑筋搞翻新,生意很红火。
在旧物上做文章,以改衣服最为常见,也最见改造者的经济理念与审美情趣。某单位的财务小云在同事中是较早尝试改衣服的。小云每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在外地一合资企业工作的爱人工资比她要高很多,平时应付一家三口的开支还有一定的节余。小云身材高挑,人很漂亮,也舍得往自己身上花钱,她的衣服在姐妹中总能引导穿衣的典范。金融危机一来,小云先感到了危机:儿子初中就要毕业了,上高中、读大学都需要钱,如果金融危机持续时间长,不但自己和爱人的收入连年增长的态势不保,在外地工作的丈夫说不定还会被裁员。在未来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小云的第一反应就是节约。今年春节前,小云给丈夫打电话,取消了带儿子到昆明度假的原定计划,而让丈夫回家过年;小云和儿子上班上学也开始挤公交车;为应付口味刁钻的儿子,原来并不经常下厨的小云还特意买了一本菜谱,而不是领着儿子到饭店解馋…….想尽了一切节约的办法,小云也对自己下了手:她找出了一件多年不穿的衣服,拿到服装店改了款式,将衣服的腰线提高二寸,下摆加大,再缝个漂亮的蝴蝶结,成为时下比较流行的韩版短尼大衣。衣服穿到单位,受到同事的一致夸赞。受此鼓励,小云又找出了一条牛仔裤,改成了靴裤。改衣服除了让家里的旧衣服有了用武之地,也让一些服装店找到了新的财源。在市中心区一家服装店,记者看到,衣架上挂着五六件款式新颖的大衣。两位工人正踩着缝纫机忙活着将长裤改为靴裤。这家服装店店面不大,平时也就是扦个裤腿,熨个衣服什么的,虽然很忙,但收入并不高。业主王女士有裁剪手艺,做衣服的活也能拿得起来,可前些年人们穿的衣服大多都是买的成品,偶尔来一个改衣服的也是因为体形特殊改个长短、收个裤腰,拿旧衣服来改的就更少了,一般秋季时加工棉裤的活多了,才觉得生意好做一点。
王女士说,去年冬天开始,来改服装的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大多是熟客,多是工薪族女性,这些人既想穿得时髦点,又想少花钱,压箱底的衣服质量好,颜色也不落伍,改造成适合的款式穿出去一样光彩照人。王女士的小店也“转型”以改为主,改一件大衣从30元起,最高也不过六七十元。没想到这一改还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人到王女士的店里改衣服,生意相当火爆。王女士喜滋滋地说,金融危机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点影响,但其中也蕴藏着机遇,只要你用心寻找,总能找到商机。
同样受益于翻新生意的还有一些鞋店,换底、换跟、喷漆……翻新旧鞋几乎成为鞋店的主营业务。记者走访了市中心区几家修鞋店,业主们都反映,最近的生意比往年同期好了不少。
在一家修鞋店,师傅正在给一双女鞋换底。师傅介绍,来改鞋的人多为中年女性,她们拿来的鞋大多皮子不错,质量也没什么问题,但款式或是前几年的欧版长尖,或是方头鞋,与现在流行的圆头鞋相比,有些过时。还有的人是将断底的鞋拿来修补。对于改鞋的市民来说,与购买新鞋相比,只要花上三五十元就能穿上款式新颖的鞋,自然十分划算,而对于以钉掌、修拉锁为主要业务的鞋店来说,三五十元可算得上是大生意,难怪师傅们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还是乐呵呵的。网上购物乐省钱
在林城,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执行着原有的消费计划,却又节约了不少钱,他们省钱的方法说起来也简单,就是购物场所选在了网络上。
李女士在某事业单位工作,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虽然眼前的收入没受到影响,可节约一点对今后的生活肯定有帮助。李女士和爱人特意制定了支出计划,除了水电煤气及孩子的学费、人情往来等必需支出外,夫妻俩还在与朋友的交流中学会了新的消费方式——网购。大衣、小衫、围巾甚至床上用品,李女士都选择在网上购买。李女士说,同样品牌的服装从网上购买和在当地市场购买价格相差很大,自己购买的一件男款羽绒服差价达到五百多。几个月下来,自己在网上购物节约了1000多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玩网络游戏、上网聊天到网上交费,在网络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网络购物也因花钱少、东西好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同样热衷于网上购物的几个人打包邮购,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即可获得商家免邮资的优惠,又可以在价格上增加打折的幅度。有着丰富网购经验的宁宁已经有了自己的网购团队,化妆品、儿童服装、鞋帽……几个人一商量,就到网上精心挑选,然后选中一家店铺,一番侃价后,成交。宁宁自豪地说,网上购物价格上有优势,而积累了大量的网购经验,她已经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淘到的东西和市面上同等价位的商品相比质量还要好一点。采访中,很多市民都说,金融危机或多或少都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但困难肯定是暂时的,只要巧妙应对,生活一样精彩。
|